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问题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7月20期   作者:张君岭 申加加
[导读] 水利工程自古以来作为利国利民的国家基础设施,在国家基础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张君岭     申加加
        焦作黄河河务局博爱沁河河务局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    454450
        摘要:水利工程自古以来作为利国利民的国家基础设施,在国家基础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传统农业种植方式也有了大改变,国家对水利工程建设也不断加大投入中。由于水利工程项目投资越来越大,要求使用期限也不断加强,工程施工技术也就显得至关重要。作为现代民生工程,水利工程施工需要高强度的专业性和规范性,才能确保现场施工顺利开展,为人们提供良好水利资源服务,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就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进行浅要分析,探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养护
        引言
        水利工程是我国的基础社会工程,对我国的电力供应、预防洪涝灾害以及农业灌溉等方面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对保证工程质量非常重要,因此,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和相关单位也逐渐开始重视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以此促进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但是,就目前我国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基本现状来看,其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需要继续优化。
        1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问题
        1.1基础设施不完善
        由于我国复杂多变的地理形势,在不同的地区建设水利工程,对建设过程的要求也就会有差异,需要因地制宜。但是,在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很多情况下因为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不仅导致建设的过程变得更加艰难,还使得水利工程的设计质量达不到相应的标准要求,甚至使得一些水利工程在完工后存在质量问题,给后续的使用埋下了不可预测的安全隐患,影响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
        1.2水利工程的管理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整体意识相对薄弱,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不严谨,严重影响着水利工程管理的整体效率,且工程管理过程中的相关制度不够完善,无法有效地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质量。同时,在水利工程项目运行和管护过程中,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意识极易受到管理体系的影响,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严谨的管理规范,才能够有效地提升水利工程项目的整体效率。
        1.3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经验不足
        在水利工程施工和技术管理工作中,丰富的经验是其施工和技术管理工作的基础。但是,目前我国部分单位的施工技术经验还有待加强,从而在实际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出现所选择的施工技术不适合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且在引入新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时,没有对其进行验证,难以保证其和水利工程的建设要求相适应。另外,部分施工人员的经验也有待丰富,进而导致其在实际的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施工技术操作不规范或者施工技术执行不彻底的现象,最终影响水利工程的整体施工水平。
        1.4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专业水平不高
        当前很多水利建筑工程都属于分包制,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一方面没有树立“安全第一”的生产理念,为追求工程完成速度,降低成本,施工没有按照标准规定来执行,存在抢干早干现象。第二,施工人员专业技术培训不够重视,很多工作人员没有经过施工技术专业培训,对水利工程施工环节没有科学监管控制,影响水利工程质量。
        2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措施
        2.1对紧急情况制订应对方案
        水利工程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常出现一些紧急的突发情况,比较常见的有地表塌陷、泥石流、溶洞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水利工程的施工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且会严重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相关单位需要加强对各种紧急情况的分析,结合常见的紧急情况提前制订应对方案。

对于此水利工程项目,在斜墙处应和下游反滤料以及坝壳平起填筑,也可以滞后于坝体填筑,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预留斜墙施工场地,在紧靠斜墙地坝体处,必须削坡至合格面以后,方可进行填筑施工。这些都需要在紧急预案中进行体现,避免出现施工问题。另外,单位需要对众多的突发情况进行分类,不断提高分类的细化程度,根据突发情况的不同类型进行应对措施的制定,对于影响较为严重的突发情况,需要设置为红色预警;中等程度的则设置为橙色预警;低级程度的设置为黄色预警,以此对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警示,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情况所带来的危害。
        2.2提升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
        首先,加大水利工程运行控制自动化、决策智能化建设力度,推动水利工程硬件设备创新和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水利工程管护和运行管理系统,实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资源的共享,还需要完善水利工程自动监控系统,提升远程视频监视功能和协调管理能力。其次,建设完善的江河湖库管理信息系统,利用遥感监测技术,实时监测骨干河道、重点堤防、湖泊和关键水利工程。最后,建设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完善水利工程基础信息在线查询、统计分析功能,布设基层管理单位和管理前站的网络,提高信息网络的覆盖率。
        2.3健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我国在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方面的制度相对来说是比较欠缺的,在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是最重要的,毕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需要好好保护。要想让施工人员更加放心、安心地进行工作,健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必不可少,有了更好的制度,不仅能够让施工人员提高对工作的积极性,还能让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提升。
        2.4积极推行管养分离制度
        在现代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将维护人员和养护人员进行分离,细化各个人员的岗位职责,还需要建立专业的养护小组,实行招标择优录取方式,简化水利工程管理机构,提高水利工程项目的养护效率,降低不必要的管理成本。同时,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大力推行水利工程管养分离工作,将维修养护业务从水利工程管理中进行剥离,组建专业的养护企业,确保维修养护资金到位,进一步规范维修养护市场环境。
        2.5科学合理优化施工设计方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合适优化设计方案是整个工程得以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一是要做好科学合理造价管理。充分了解市场供应价,对整个工程预算做好科学合理造价管理,确保成本控制合理,保障工程使用资金安全,避免为节约成本,出现偷工减料等现象。二是严格做好水利工程施工前相关勘测勘察工作。在设计施工方案前期,要做好相关施工勘察工作,如地形地貌地址勘测、水利管道走向、渠道开挖前期评估等。施工设计方案设计人员通过地形地质及工程施工环境等情况进行精密勘测后,才能进行设计。在对涉及渠道、管沟开挖环节,要协同相关部门来对开挖施工进行评估,对可能影响施工因素进行全面考量,做出相配套应对措施和策略。对于特殊设施,如地下通信光纤电缆缆这类国家重要设施,不得随意破坏更改,必须做好相关保护措施,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才能做出科学合理设计方案,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2.6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需要有很多人员参与,最庞大的应该是施工队伍,他们工作在一线,面临的风险最多,有些施工人员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这就使得他们在进行施工时,出现危险的概率增加了。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组织相关的宣传讲座,进行安全意识的宣传,同时,还需要依据实际的工作情况,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规范他们的操作。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利工程长效维护和运行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相关管理部门需要提供更多支持,针对这些问题制订相应的优化措施,提高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体水平,为人民群众用水的便利性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申海波.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研究[J].江西建材,2018(1):100.
        [2]郑帮贤.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0):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