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7月20期   作者:丁剑
[导读] 贯穿城市的河道通常作为一个城市景观建设及环境发展方面的重要环节,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众对身边环境的追求也就越来越高。
        丁剑
        靖江市水利局生祠水利管理站 江苏靖江214531
        摘要:贯穿城市的河道通常作为一个城市景观建设及环境发展方面的重要环节,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众对身边环境的追求也就越来越高。河道治理的好坏通常会从侧面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而良好的心态和生活质量是保证国家稳健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重视河道的全程治理几乎已经成为政府常年关注的关键点之一。而生态水利的合理运用,恰恰很好地帮助河道治理取得更好的效果。本文结合国内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浅谈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以期为将来该领域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生态水利;河道治理;应用策略
        在现有国情下,进行合理的生态水利建设,已经取得明显的环境质量改善。说明生态水利的发展方向非常正确,那么为了将生态水利建设水平进行进一步提升,应当跟进时代的步伐,汲取最新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并且分析目前现有的生态水利工程优缺点,总结出更加科学合理和具有可发展性的生态水利应用方案。总结目前现状的不足和可取之处,遵循生态水利建设的发展原则,找出对应得更加合理的针对性应用策略,从而使国家的生态水利建设更加地完善,使国民的生活幸福感大大的提高。
        1 河道治理现状及生态水利原则
        在河道治理中发现,河道环境的破坏大多是由于人为及环境两方面原因,这是导致很多处河道必须要得到有效治理。比方说一些传统的水利建设,就会对河道所涉及的环境进行破坏和改变,对河道附近的水陆生态环境都有着相当明显的影响,植被的破坏以及动物栖息环境的变差都会逐渐地显现出来。虽然从国家建设大局角度出发来看,大规模进行水利建设利大于弊,但是长期观察下来还是遗留了相对明显的河道环境问题,需要及时治理。如一些污水废水的排放,野生动物的肆意捕杀,等等行为,都会对河道产生影响。所以,从河道治理的方面来看,如果想要取得更好的生态效果,那就要按照生态优先并协调发展的原则来进行河道治理工作[1]。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一个相对更加优质的河道区域,使各种动植物并存,形成良好的生态链的同时也推动了河道环境自动优化的进程,降低水利建设等外在因素对于河道环境的影响。
        2 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参考应用策略
        2.1 河堤的生态环境营造策略
        河道治理最直观的环节就是河堤的建设,良好的河堤建设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河道治理的进程,同时也为水质的提升,为生态环境的多元化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保障[2]。具体常见的河堤生态环境建设手段诸如石笼护岸、自嵌式挡土墙、土工网垫护岸和连锁式生态砖块护岸等手段。不管采用哪种手段,都要结合河堤地实地环境因素,综合考量后选取最适合当地情况的方案,方案的核心目的就是使水质得到合理的改善,使河堤所提供的环境更加多元化发展,避免进一步的水土流失和水质变差,使河堤达到更好的植被覆盖率和观赏效果。
        2.2 河道自然化策略
        生态平衡基本上是所有人心中都向往的状态,然而随着城市化及工业化等方面的发展,很难追求全面的生态平衡,只能尽量做到局部地方的生态平衡以带动其他地方环境更好一些。在保证河道生态功能和水资源蓄积的基础上,更好的保障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一直是河道治理期望达到的效果。在河道自然化的实施过程中,要以原有的生态体系为基础,进一步加强其相关建设和补充。以生态化水网建设的角度来分析的话,这是一项充满系统性及复杂性的工作,相关人员一定不能盲目的或者是片面地进行河道建设设计,要多吸取国内相似地区的河道自然化经验,学习一些比较好的成果,再结合时下的一些新的产品技术,进行更加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的河道自然化建设[3]。
        2.3 治理退化的河岸带策略
        河道全程的河岸带管理与建设,是影响河道治理整体效果的又一重要环节。局部的生态环境完善,有时候起的作用有限。只有在整体环境相对适宜的基础下,再选取重要地段重点营造治理生态环境,以点带面,才会很好地提高整体的生态环境,吸引更多的野生动物在其中栖息,加快生态链的完善进程,同时更可以使地下水的储存变得更加的丰富[4]。治理退化河岸带一般涉及到三个方面。第一,针对当地生物习性提高河岸带对其的宜居程度。第二,对河岸带的生态空间进行进一步调节,以避免诸如突发性水灾等因素对河岸带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第三,积极提倡社会在河岸带的植树造林活动,加强对水土流失的控制,建设立体化的河岸带生态环境。
        2.4 注重其他综合性因素
        河道的自然状态不仅仅涉及到之前所提到的关键点,它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学科,还有很多细节值得平时在具体的河道治理及生态建设中进行应用发挥。比方说在规划设计阶段将河道规划为宽窄有序,丰富且立体的河道环境,然后在后期进行不断的细化补充,对于建设多维化且有长远性的河道环境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系统性的合理规划河道区域可以更高效地形成一个脉络清晰的生态网,辐射并带动周围环境进行更好的发展。
        3 结语
        以本文总结的观点综合来看,想要获得更好的河道治理效果,那么生态水利是一定不可忽视的。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是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总结,要把生态水利的理念良好的运用在河道治理当中,并同时结合最新的知识和技术,作出更加合理的改善创新。思路如图1所示,要从河堤的生态环境营造、河道的自然化、退化河岸带治理及其他综合因素这些方面细化思考,才能更加全面地将生态水利贯彻落实于河道的治理之中,获得理想的成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业。
   
        参考文献:
        [1]李少华. 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 文摘版:工程技术(建筑), 2016(3):23-23.
        [2]周松松,叶柏阳,孙益松.关于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20, 000(017):143-144.
        [3]蓉珍 吴. 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 水电水利, 2020, 4(5).
        [4]骆建军. 关于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探讨[J]. 珠江水运, 2019(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