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预制柱吊装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7月20期   作者:崔星1 喻西保2
[导读] 现如今,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还是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从人力、物力、财力这几方面考虑,对装配式混凝土叠合结构构造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混凝土预制空心柱的施工工艺与设计工艺也应运而生。
        崔星1    喻西保2
        1身份证号:61022119790902****,陕西省
        2身份证号:61242319900420****,陕西省
        摘要:现如今,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还是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从人力、物力、财力这几方面考虑,对装配式混凝土叠合结构构造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混凝土预制空心柱的施工工艺与设计工艺也应运而生。本文主要探究在实施装配式预制桩吊装工程中的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要点,首先分析装配式建筑在建筑行业中的优势,其次归纳技术实施的难点,最后探究预制桩吊装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装配式;吊装;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引言
        如今建筑的形式较为多样,建筑的设计也日新月异,包括功能性和安全性也做出了很大的提升,建筑项目施工技术也越发的复杂,预制柱的吊装施工是装配式建筑的重要施工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稳定性和使用质量以及使用安全,必须要制定科学的施工流程和采取先进合理的施工技术来进行。
        1.预制柱吊装技术的施工流程概述
        目前所采用的预制柱吊装技术的施工流程需要依据对施工现场和施工设计进行详细的勘查和合理的设计,标准的施工流程多是按照以下的流程进行设计和施工。而预制柱从进场到吊装完毕的流程为:在预制构件由厂房运输到施工现场后首先要进行施工现场的勘测和测量数据的收集,并放样、弹线,然后进行钢筋定位格栅的预先设埋,并将结合面进行仔细的清理,安放垫片等施工准备工作。对于预制柱的运输进场要做好严格验收,采取随机抽检的方式进行质量的控制和检验。施工开始要进行预制柱的斜撑安装,对平面位置进行准确校正以及检查预制柱的垂直度是否达到施工标准,在吊装到位后进行灌浆施工,灌浆施工要注意材料质量的检测,质量验收后进行预制梁的吊装并再次进行钢筋定格续接的预设,再进行浇筑叠合层混凝土并在完工后再次进行核验测量,直至建筑整体完[1]。
        2.预制柱吊装技术的施工问题阐述
        在进行预制柱吊装施工时要考虑预制柱构件的质量和实际的情况,一般预制柱构件的高度和自重都较大,在进行设计和生产以及实际的施工吊装过程中也需要将这两个因素考虑进去。特别是要预先安排构件的吊装过程中所容易发生的构件开裂,自重过大失衡、吊件发生断裂等问题的处理方案。要科学地进行受力状态分析,并且还要注意预制柱构件运输、安装过程中较为容易损坏的部分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一般预制柱构件多为混凝土材料生产,如果混凝土强度没有达到标准极为容易因强度不够而发生构件的开裂或无法做到合理的加固,而且在吊装施工时如果缺乏加固措施也容易导致构件发生损坏导致吊点的失衡。此外在进行吊装施工时也要注意对构件的吊装固定。在进行吊装施工中也容易出现吊装位置移位或连接不稳等情况,对此,相关施工单位必须要预先进行预制柱构件的质量控制,并在吊装施工前做好施工准备,对预制柱的荷载做好精确的计算,确保吊装过程中不会出现失衡或因自重过大而发生吊装不稳或无法达到指定位置等问题和安全事故。
        3.施工流程及技术难点
        装配式预制柱的吊装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预制构件质量、构件荷载的准确计算、连接施工技术、吊装施工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设计与质量控制,并且还要考虑吊装次应力的影响以及吊装角度的问题,有效利用合理的施工技术手段进行吊装施工,以此来提高建筑项目的质量和稳定性与安全性。
        3.1装配式预制柱吊装
        常规的非装配式预制柱,也就是混凝土预制柱在厂里生产时就会在柱子顶端预留一个吊装的点位,在施工现场施工时,只需要将钢丝绳拴住或勾住预留的吊装点位就可以进行安装施工。但装配式预制柱由于生产工艺的限制,柱子中间是空心柱,并且生产时需要采用离心法来制作,无法提前就预留吊装点位或预留吊筋,这导致现场吊装时难度加大。
        3.2工装前的准备
        完成楼板以及底板的混凝土浇筑工作以后,并且将其强度控制到合适的标准,便可以展开实施安装预制空心柱的操作。在实施工程之前,需要详细阅读施工图纸,将施工方案完成编制。

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和工程人员,要联合审核图纸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待获得批准以后再次展开编号,标注详细的位置以便于安装工作顺利展开[2]。
        3.3预制空心柱安装施工技术
        3.3.1首先测放预制空心柱的边线
        预制空心柱外边线需要依据轴线来确定,同时还应有外控制线,外控制线距离预制空心柱不应小于20厘米。
        3.3.2将柱链接的纵筋位置校正
        核验链接纵筋的位置需要根据预制空进驻的钢筋定位来判定,钢筋定位之间的间距与预制空心柱底面纵筋间距误差应当小于 5 毫米,这是为了方便可调节的直螺纹套筒进行安装施工。
        3.3.3柱底连接纵筋安装焊接箍筋网片
        施工前会提前在楼板或层板预留2个点位,这位置是用来防止预留空心柱链接纵筋所用,在预留空心柱底面纵筋上放置2片焊接箍筋的网片后,扎紧,箍筋网片之间的距离需要满足预制空心柱加密的相关设计需求。
        3.3.4灌浆施工技术
        制备灌浆料时要合理地匹配灌浆料和灌浆套筒。通过利用前须作为接头型式检验。通过应用专用的搅拌机对灌浆料做出搅拌,适当地添加用水,合理地调整搅拌时间,严格地按照说明书完成灌浆料的投料工作。在制备完成灌浆料以后,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使用,倘若是搅拌完成的灌浆料未能完全使用,那么应该将其作为废弃的物料进行处理,不得进行二次搅拌。严格禁止将任何外掺剂和外加剂加入灌浆料之中。工程中所使用的所用灌浆.在灌浆工程展开实施之前,必须要充分的确保所使用的灌浆原材料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超过保质期的原材料是不能够使用的,原材料验收通过后,还必须将套筒中的建筑废料和空心柱地段的杂物清理干净,以便之后的灌浆顺利进行。工程中所使用的所用班灌浆,在正式使用之前,必须要按照相应的标准完成流动度检验。对流度的试验环完成检验,试验流度试验环,为上端内径 70mm,下端内径 100mm,高 60mm,搅拌后倒入测定。流度需 ≥ 30cm,确定流度符合要求才能灌浆。且施工用水需检验氯离子含量是否超标,符合施工标准的水质才可以使用。灌浆作业要在浆料封存完成的24小时之后展开,在组织实施灌浆的时候需要严格地控制外部环境高于5℃,同时不能超出35℃,在灌浆活动开始之前,要对抽浆孔和灌浆孔做出详细检查,保证每个孔路都畅通无阻。
        3.3.5质量控制
        首先,装配式预制柱或其他装配式预制构件必须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包括建筑行业内的设计规程和要求,进场时应核对出场证明文件及质量标示是否国家规定的,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构件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规定。相关的工程质量也验收标准应严格依照《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技术规程》(JGJ 224—2010)、《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2016)、《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014)等相关规程和标准执行。最后,灌浆施工完工后,当灌浆材料的强度大于35兆帕时,才可以将预制柱周围的临时支撑物去除,否则会对工人及周围环境造成安全隐患[3]。
        4.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的每一个零部件都是提前预制完成,检验合格后现场拼接、施工即可,大大降低了建筑资源的耗费,在提升工程效率的同时也为绿色环保的施工提供了保障。与以往的混凝土建筑结构相比较,装配式预制柱提高了建筑行业的劳动力生产水平,施工速度加快,模板已经很少被使用,并且装配式建筑构件施工时不会产生大量粉尘,为城市减少了粉尘污染,完成节能减排、节约消耗的目标,为将来装配式建筑的一体化奠定了基础,具有长远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亚萍,陈国平.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型钢梁-柱节点技术研究现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7(6):67~69.
        [2] 余斯杰,吕西林,李检保等.预制装配式框架柱典型拼装节点精细分析[J].结构工程师,2017(4):32~39.
        [3] 江冠煌.装配式预制往吊装施工技术初探[J].安徽建筑,2019(9):80~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