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探析

发表时间:2020/12/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7月20期   作者:夏朝云
[导读] 近些年,随着城镇化的持续发展,建筑数量不断增多,高层建筑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夏朝云
        身份证号:45020419771028****
        摘要:近些年,随着城镇化的持续发展,建筑数量不断增多,高层建筑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高层建筑的施工特征在于楼层高,因而水平、垂直荷载也相对较高,借助有效的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可实现建筑施工安全性与稳定性的提升。文章就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进行全面分析,进一步提出处理方法,以此,提高建设质量,保证施工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引言
        深基坑的开挖与支护施工工程涉及的质量影响因素非常多,例如施工期间的项目结构、工程地质条件和施工中的材料以及施工工艺等。通过技术实施,能够对建筑地基实现合理稳固,起到支撑和阻挡作用,整体效果非常明显。建筑深基坑也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通过上层建筑物的结构与体量,全面扩展地下结构,通过工程施工逐渐加大基坑深度,为上层建设打牢基础。
        1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分析
        1.1钢板桩
        钢板桩支护施工技术应用较为简便,实际应用时,整体操作并不复杂,全部的工序少,只需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就能够全面完成施工,事前可以准备好热轧钢板,通过现场不同部位的设计与规划,形成整体性连接,就能够形成相应钢板墙,对周边环境起到支护效果。稳定性安全性取决于钢板的强度,主要依靠自身强度,就能够对墙体起到基坑稳定的作用,钢板支护效果良好,外界因素影响不大,不容易出现土层坍塌和地下水渗透的现象。当前,这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钢板墙施工模式包括U形、Z形等截面,对于深基坑软土地基支护起到了良好的保护效果[1]。
        1.2土层锚杆
        土层锚杆施工技术也是使用较广泛的技术,为了提高施工效果,则需要掌握好相关的技术,一般要施工技术人员采用锚杆钻机对现场进行施工,通过测量保证位置的精准度,在合理位置放置钻机,通过直接钻孔的方式,对地下进行灌注泥浆,起到支护作用。最后,再对重点区域进行补浆及锁定,保证整体稳定性,有效为施工周边提供稳定的支护,确保了基础的安全。为了提高施工质量,需要把握好成熟的技术,一般来说,施工人员需要做好如下几项作业:一是对现场进行了解,提前进入施工的区域,对施工场地做好精准的测量,保证相关钻孔位合理,通过科学的分析与判断,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在确保符合规范的同时,对锚杆深度和标高数据做好技术性调整;二是锚杆应用要科学得当,对锚杆外表面进行检查,不能有杂物,影响进入速度,同时,还需要对应用功能做好合理检查,这样,才能在进行钻孔操作中,保证顺利施工。三是做好孔洞监测,边施工边测量,保证钻孔深度符合施工规范整体要求。
        1.3地下连续墙
        地下连续墙支护施工技术在施工中使用较多,主要能够起到挡水的作用,对建筑稳定性来讲,非常适用。进行工程施工建设时,要对环境做好监测,对于砂土、软黏、地下水丰富、水位高的地质环境,这项技术有着良好的效果。为了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则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做好导墙施工,这样,就可以根据不同的标段,做好泥浆配置,保证符合施工质量要求[2]。
        1.4土钉墙
        土钉墙支护施工技术施工原理就是用土钉打入深基坑支护施工作业面,对周边的环境起到支护作用,通过作用力实现周边土体加固处理的效果,避免出现墙体塌方及土层滑坡,进一步提高了土体自身抗拉强度。为了保证整体效果,需要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调研,利用土钉墙施工支护技术时,一定要做好测量、钻孔和灌浆,要对材料性能做好试验,保证配合比,提高整体施工质量,维护建筑安全稳定。施工过程中,需要全面做好土钉拉拔试验,对土钉置入后拉伸力做好监测,如果拉伸力不符要求,则需要重新进行定位。


        2深基坑支护要点
        2.1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期间需要保障沉降的稳定性与速率平衡性,确保后续深基坑支护桩施工的综合效益。在支护桩施工期间,需要做好成孔与清孔的施工准备工作,在钢筋笼的制作、安装以及浇筑等施工环节都需要严格落实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保障支护桩的成桩效果。在支护桩施工期间,可以采用SMW工法施工,期间可以插入H型钢以完成水泥搅拌施工;在搅拌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搅拌的均匀性,在搅拌施工开始之前需要保障水泥泥浆的水灰比和水泥产量的比值;在深基坑支护施工期间需要做好施工技术的针对性控制,按照实际的情况落实针对性的施工调整措施,按照施工现场落实施工质量的控制,保障施工综合效益[3]。
        2.2预防碰撞问题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需要预防挖土设备的碰撞性问题,保障支撑的稳定性。为了进一步保障基坑内部的起吊作业水平,每一根钢管的支撑与钢围梁都应当采用钢丝绳进行固定处理,在支护桩与冠梁连接期间需要预防碰撞问题。在施工期间必须加强变形监测以及压力检测工作,如果单侧的压力出现异常,就会导致钢管支撑轴力的改变,此时需要落实变形测量与控制工作,及时发现横向与纵向的支撑结构改变问题,保障支护施工综合效益,提高深基坑的施工安全性与稳定性。
        2.3注重内支撑布点控制
        混凝土的内支护施工技术因为具有较高的刚度的特征,节点施工可以应用混凝土浇筑方式,所以不存在任何节点松动而引发的基坑位移问题。混凝土的内支撑施工布置主要是应用正交的对称性布置形式,这种布置形式对于支撑系统的支撑刚性要求相对较高,传力比较直接、受力点也比较清晰,在多种变形控制方面的要求相对较高。钢支撑施工结构主要是由中间段、固定段、活动段构成,钢支撑的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同时安装施工的要求也比较高[4]。
        2.4合理设计支撑参数
        钢管的支撑设计应当保持合理性,原则上钢管的支撑施工需要以分段方式进行。在轴力设计方面,在钢支撑施工安装完成后,应当及时应用吊机将液压千斤顶放置在活动端并实现定位处理,按照设计的相关要求做好预应力的施加。在施工中可以通过特制千斤顶做好活动端的60%预应力施加,在取下千斤顶之后发挥时空效应,钢支撑的安装施工普遍在16h左右完成。在钢支撑施工期间,可能会出现松动而引发应力损失的现象,此时需要及时施加预应力,并进行压力检测,应用人工检查的方式保障施工质量水平。
        2.5现场施工管理
        在深基坑开挖与支护施工期间,需要高度重视施工安全、质量问题,在施工期间必须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例如,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后,施工人员、监理人员必须佩戴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具,并保障所有施工人员均持证上岗。施工人员不能存在疲劳或酒后作业现象。对于机械设备需要做好专人配备与管理,基于相关的规定以及要求做好针对性检修以及维护,并保障机械设备可以维持正确且稳定运行,规避安全施工风险问题[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较为复杂,技术难度大,要想全面实现稳定安全施工,则需要把握好技术要点,按照实际施工状况对建筑工程进行研究分析,对现场要做好调研,通过数据的对比与分析,做好现场的监测,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提升建筑工程深基坑实际施工技术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姚俊.论述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52):5-6.
        [2]徐华斌.探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52):35.
        [3]侯平.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6):38.
        [4]蒲雪松.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16):215-216.
        [5]朱建.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51):4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