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进
核工业南京工程勘察院 江苏南京 211102
摘要: 南京某水厂新建4万m3清水池,工程单体有效容积为2万m3,建设场地为长江漫滩地貌单元,工程地基处理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本文重点介绍了CFG桩在大容积水池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中的设计、施工等内容,为以后该类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CFG桩;大容积水池;软土地基处理;复合地基
1.前言
南京某水厂新建4万m3清水池工程是城市供水扩建工程,工程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水厂的供水质量和生产成本,关系到南京千家万户居民的切身利益,所以该工程倍受政府和百姓的关注。在总结前期1#、2#、3#清水池沉降量较大的经验基础上,经各方论证,决定本工程地基处理采用CFG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现桩基施工已结束,经静载荷试验,达到了预期效果。
2.工程概况
新建的4万m3清水池工程分为4#、5#两座钢筋混凝土清水池,每座清水池的有效容积为2万m3,池体外包尺寸为67.03m×76.46m×4.77m,池顶周边有1.90m高的钢筋混凝土挡墙,池顶覆土厚度1.50m。
本工程建筑概况见表1:
.png)
该场地属长江漫滩地貌单元,地层情况见图1:
.png)
根据本工程特点,结合厂区内相同地质条件上已建1#、2#、3#清水池的地基处理经验和沉降量,经各方论证,决定采用CFG桩进行地基处理。
3.CFG桩设计
CFG桩适用于处理粘性土和已自重固结的素填土等地基,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情况和邻近场地施工经验,该工程适宜采用CFG桩进行地基处理。
经设计计算,本工程CFG桩桩直径为φ600mm,桩长为29m,超灌600mm,进入-3层2m,桩间距2400mm,桩身为水泥、粉煤灰、碎石混合料,强度C10,坍落度控制在3~5cm 。设计单桩承载力特征值389KN,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186kpa。桩顶设300mm厚1∶1级配砂石褥垫层,碎石最大粒径不大于30mm,褥垫层铺设采用静力压实法,夯填度不大于0.9。
设计要求桩位施工偏差不大于200mm,桩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沉桩振动拔管速度小于1m/min,沉桩顺序由一侧向另一侧依次推进。
4.CFG桩试桩
为了保证设计成果的切实可行,本工程先进行试桩,试桩合格后才能进行大面积施工。
为确保试桩结果的代表性,以及检测大面积沉桩产生的挤土效应和孔隙水压力对邻桩的影响,确定试桩在24m×24m的方形区域内进行,共打试桩11×11=121根。试桩检测内容包括5根桩单桩静载荷试验、5个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和121根桩小应变检测。试桩检测结果见表2:
.png)
经试桩检测,所有结果均达到设计要求,可以进行大面积施工。
5.CFG桩施工
(1)施工机械选择
本工程采用4台DZY-90型振动沉管灌注桩机施工,管径为φ426mm,采取二次复打,最终成桩直径为φ600mm。
(2)挖土清障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地1-1层杂填土中大块建筑垃圾含量较多,给本工程沉桩带来很大难度。按设计要求,桩基施工前先进行土方开挖,挖至基底标高以上0.60m,然后进行桩基施工。为保证在挖除0.60m余土时不破坏桩基,余土禁止机械开挖,在桩基达到强度后由人工挖除。但考虑到设计的第一层挖土所到土层为淤泥质粉质粘土,且在地下水位以下,桩机难以停稳,更无法移机,同时,该工程工期很紧,如果0.60m余土采用人工挖除,工作量(1.6万m3)太大。最后经过多种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分析,决定第一次土方开挖至-2m,如若在此标高还有大块石等影响成孔质量,采用挖机翻土,清除大块建筑垃圾,经平整压实后进行桩基施工。由于剩余土方厚度很大(2.95m,其中0.20m人工清土,机械挖土2.75m),机械开挖只要控制挖机抓斗不碰桩头,就不会对桩产生破坏,所以可以采用机械开挖。
(3)排水
本工程地下水为孔隙潜水,粘性土的渗透系数小(10-7cm/s),在桩基沉桩时,会产生超孔隙水压力,地下水会渗流到地面。所以本工程在桩基施工阶段,采取明沟和盲沟结合排水。沿基坑周边挖400mm×400mm排水沟,每隔20m设置1个积水坑,场地内每间隔10m设200mm×200mm纵横向盲沟,内填碎石,积水坑内水由水泵抽出经沉淀池过滤后排入地下管网。
(4)已有管线保护
基坑北侧4m处有一根直径1.6m的水管,对其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具体做法为:
①水管上部和两侧分别开挖,开挖宽度为水管两边各1m,深度挖至管底,但禁止扰动水管下地基,开挖完成后用砂填实,表层覆盖粘土,使振动沉管时机械产生的激振力对水管的影响减少到最低。
②距离最外排边桩1.50m之外开挖减振沟,减振沟深1m,宽0.8m左右,以降低桩基施工时产生的挤土效应对北侧现有建筑和水管的破环。
(5)CFG桩施工
CFG桩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工程测量定位放线 → 桩位标识 → 验收桩位 → 材料复检、场地高程测量 → 配制沉管、沉管验收 → 验收材料按配合比计量 → 桩机就位 → 开机沉管至设计标高 → 投入部分混料、灌混料边补料边拔管 → 复打。
钻机就位
每根桩就位前应核对图纸与桩位,确保就位符合设计要求,桩机必须铺垫平稳,确保机身平整,机架垂直稳定牢固,对准桩位安放平稳,沉管头对准预制桩尖,沉管前需验证好水平和垂直度,垂直度允许误差为1%,垂直度调节由两端斜拉丝杆进行调节,确保桩管四面垂直。
沉管
启动振动锤,同时放松滑轮,沉入桩管至15米,空中加料1.5米,以防地下水进入,再沉至设计标高后,停止振动器的振动。
灌注拔管
沉管至设计标高后,立即灌注桩体材料,尽量减少间隔时间;灌注桩体材料之前,必须检查桩管内有无吞进泥、进水。桩身材料必须连续浇灌,管内桩体材料灌入后,先振动5~10s后再开始拔管,边振边拔,严禁拔管速度过快,拔管速率严格控制在1m/min之内,每拔一米停拔振动5~10s,如此反复直至桩管全部拔出。
复打
沉管拔出地面后,再在桩位放置一个预制桩尖,沉管头对准预制桩尖,启动振动锤,同时放松滑轮,沉入桩管至设计标高后,停止振动器的振动。沉管至设计标高后,立即灌注桩体材料,管内桩体材料灌入后,先振动5~10s后再开始拔管,边振边拔,严禁拔管速度过快,拔管速率严格控制在1m/min之内,每拔一米停拔振动5~10s,如此反复直至桩管全部拔出。
(6)注意事项
复打时桩位、沉管保持同心。
不断测量充盈系数,确保单桩充盈系数>1.0,要严格控制混合料质量,定期检查坍落度,按规定做好试块及进行养护。
严格控制拔管速度,拔管速度为1m/min。
未到龄期的桩严禁被重物辗压,空沉管后的桩孔应立即回填养护,28d龄期后方可全面开挖。
确保沉管密封性的同时,沉入桩管至15m,空中加料1.5m,以防止管内涌水。
在软弱交界处、於泥质软土等地质条件差的地方,为防止断桩和缩颈现象,把拔管速度控制在0.8m/min以内,必要时停拔振动5~10s,直至反插。
桩管内灌满混合料后,先振动5~10s,再开始拔管,应边振边拔,边加料,每拔0.5m~1.0m停拔振动5~10s,如此反复直至桩管全部拔出,拔管速度控制在1m/min以内。
土方开挖时派专人跟班看护,严禁挖机直接挖桩或碰桩。
6.结束语
CFG桩施工结束后,共进行20个点的静载荷试验,承载力和变形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CFG桩充分利用了振动沉管对土的挤密作用,经处理后形成的复合地基比强夯地基和深层搅拌桩可靠,比预制桩和灌注桩节约成本。CFG桩在本工程中的成功应用,为同类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