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质量检验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夏世锋
[导读] 本文选择就船舶质量检验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这一论点进行分析和研究,为了确保分析和研究的全面性,设计如下研究框架。
        夏世锋
        江苏省江阴市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江苏 江阴 214433
        摘要:本文选择就船舶质量检验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这一论点进行分析和研究,为了确保分析和研究的全面性,设计如下研究框架。首先,阐述船舶质量检验理论定义,了解船舶质量检验理论内涵,为后文的分析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分析船舶质量检验期间存在问题,了解现状。最后,立足实际,针对问题探索有效开展船舶质量检验工作方法,力求为相关企业单位以及工作人员,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船舶;质量检验;问题;应对;措施
        前言
        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船舶制造行业业务量集聚增加,各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船舶的质量对国家船舶事业未来的发展影响较大,其作为民生大事,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基于此,为了实现船舶行业长远发展目标,应进一步提升船舶质量,重视船舶制造全过程,对船舶质量进行检验,把船舶制造前以及现场检验工作结合,落实全过程质量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船舶的质量。
        1船舶质量检验理论定义
        从船舶制造的角度来说,船舶检验工作主要是由船厂的质量部门来负责,由检验工作人员来具体落实此项工作。船舶检验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该工作涉及到船舶的设计工作、原材料的采购工作以及船舶的制造工作和船舶验收工作等。
        详细来说,船舶质量检验工作,主要涵盖四个基本职能,其一,鉴别职能。其二,把关职能。其三,报告职能。其四,证明职能。
        在这四个职能中,把关工作主要是对原材料的控制以及船舶配件采购质量的控制,对船舶制造的工序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制造船舶满足质量的要求。剩余三项的职能主要是为把关工作做补充和辅助。在船舶制造期间,由于船舶减压工具有一定复杂性,影响船舶制造整个过程不同方面,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均可能影响到船舶运行的安全性以及效率。因此,检验人员应把这四项工作全面结合,这样才能确保船舶质量检验工作顺利开展。
        2船舶质量检验存在的问题
        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我国制造业以及运输业得到高速发展,进一步带动我国船舶制造业的发展,船舶质量检验的业务量急剧增加。
        目前,我国部分区域船舶检验师年检验船舶达百艘,船舶业务量的急剧增加,船舶质量检验人员在工作期间,不仅肩负着质量检验工作,也需要负责审图以及监督工作,这就导致船舶检验工作人员的任务量不断增加,检验师工作压力较大,导致在质量检验期间,出现质量问题,为船舶的安全应用带来不良影响。
        其次,部分在职质量检验工作人员的能力有限、素质低下,对各类新型船舶缺失了解,导致无法有效检验得出船舶存在的质量问题,影响船舶的质量。
        此外,船舶检验机构作为事业单位,其编制受到严格的管控,这样就导致船舶检验师的数量有限,影响船舶质量检验工作的效率和进展。
        3船舶质量检验存在的问题应对措施
        3.1做好施工前期的检验工作,明确检验重点
        首先,船舶检验机构在检验期间,应建立专门的组织以及检验小组,针对船舶开工之前的不同环节全面检查,包括开工之前的造船材料的检查、软件设备的检查以及硬件设备的检等等。此外,也要要求工作人员在硬件检查期间,重视造船场地的各个装置以及设施的检查工作,对焊接材料、试验设备等质量检验,发现材料以及施工设备存在质量问题,及时利用合理举措解决和完善。
        其次,检查人员也要依据检验规章制度以及设计图纸,结合具体审批的进度实施处理,发现审查不合格,则施工人员需重新再次修订。

在修订完毕后,直接送审直到满足船舶质量检验标准。
        此外,在船舶质量检验期间,应明确检验的终端,保证船厂、船台和陆地的耐压部分长度以及宽度和强度和即将要建设完毕船舶的相关参数的一致,确保在建造过程中不会受到船台的影响,出现变形等问题。
        3.2检验船舶的焊接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目前在焊接过程中,船舶中各个部件相互之间,主要是利用焊接的方法进行连接。因此,焊接的质量与强度,对船体整体与密度具有较大影响。为了提高船舶建造的质量,在整个船舶制造期间,检验人员需要重视船舶焊接质量的管理工作,优先检查焊接缝尺寸大小是否合理,船舶的焊接缝补给要保持大小合理,也要确保焊接缝表面的平整度,内部不可以出现孔洞。
        但是,结合实际来说,当下船舶焊接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出现焊接缺陷问题,如外形尺寸与形状二者不符合以及表面气孔以及夹渣与裂纹等问题,再如,内部出现未焊透以及裂纹以及夹渣等问题,导致对焊接质量带来影响。对于夹渣以及裂纹和尺寸大小不合理等问题,工作人员在检查期间,必须正确选择坡口的尺寸与大小,认真的清理掉坡口位置的夹渣,选择应用适合焊接电流以及速度进行焊接。在运条和摆动期间要多层焊接,注意观察坡口两侧的熔化情况,认真的清理掉焊渣。
        若是检查后发现存在未焊透问题,则要在焊接期间,控制好电流的大小,避免焊条熔化的过快。此外,若是发现未焊透问题,必须第一时间处理,及时铲除,以免影响到船体结构。
        3.3做好金属材料的检验工作
        其一,对钢材材料进行检验,待钢材材料进入现场后,对钢材材料的质量证书以及规格和数量、材料的化学性质等不同方面检修检查,确保方才材料的表面不出现裂纹以及气泡和拉裂等问题。其二,应对钢管进行检查。船舶制造中常应用无缝钢管,因此,为了确保钢管的质量,应重视对钢管质量的审查工作,利用取样检测的方法检查材料质量,确保钢材材料的质量满足船舶制造的要求。其三,对铸钢件以及锻钢件进行检查,通过热处理与力学性能的检测分析,应用超声波进行无损探伤,确保船舶制造材料以及应用元件质量,利于保证船舶整体质量。做好金属材料检验工作,利于在后续船舶制造中控制建造精度,确保船舶建设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船舶质量检验期间,由于当下船舶检验任务量不断增加,导致一些工作人员出现超负荷工作现象,这样不仅影响到船舶检验的工作水平,也影响船舶的下水安全性。此外,一些质检工作人员的能力差。素质低,对各类新型的船舶不够了解,也影响到船舶的质量。针对于此,在船舶质量检验期间,必须做好施工前期的检验工作,明确检验重点,检验船舶的焊接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金属材料与船用设备进行检验,落实责任制度,做好现场检验以及跟踪检查工作。这样利于立足实际,把船舶质量检验这项工作做到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利用合理举措解决问题,有效控制制造企业的成本支出,做好金属材料的检验工作。检查焊接缝尺寸大小是否合理,利于在后续船舶制造中控制建造精度,保证船舶制造的质量,为其带来更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景龙.加强内河船舶检验质量的几点建议[J].中国海事,2020(01):40-41.
        [2]王贵妃,胡志晓,陆义鹏.某拱涵主体结构质量检验与安全性评估[J].江苏建筑,2019(06):55-56+69.
        [3]赵代娣.船舶检验机构管理创新设计——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与绩效管理的整合[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11):102-104.
        [4]刘克亭,刘洋.试析应如何做好船舶检验质量监督管理工作[J].科技风,2020(12):151.
        [5]朱悦鑫.关于新版标准下船舶检验质量管理体系的分析[J].北方交通,2019(04):157-159.
        [6]陈献成.探究内河营运船舶检验质量提升的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9(05):63-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