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分析 吴百成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   作者:李双莲
[导读] 情境教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教师也普遍开始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部分教师未能深刻认识到情境创设的重要作用,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这样的教学设计只能使课堂表面上看起来比较热闹,而实际的教学效果却不够理想。基于此,本文就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进行探究,希望对广大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李双莲    会泽实验高级中学校  654200
【摘要】情境教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教师也普遍开始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部分教师未能深刻认识到情境创设的重要作用,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这样的教学设计只能使课堂表面上看起来比较热闹,而实际的教学效果却不够理想。基于此,本文就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进行探究,希望对广大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1-066-01

        引言:新课改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大力开展探究教学。在此背景下,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引导学生体会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思想与探究精神。
        一、结合生活实践创设情境
        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通过物理实验,能够直观呈现物理现象与相关原理,有助于学生学科品质的提升。同时实验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的演示以及学生的动手操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探究物理知识,掌握物理基本方法,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能力。物理概念是自然现象的高度抽象与概括,与现实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应结合生活实践创设情境,使经验再现。以“机械守恒定律”方便知识的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应用悬挂在铁架台上的小球让学生感受机械能守恒。选择两名同学参与实验,一名同学站在小球一侧不动,另一名同学站在小球另一侧,确保两名同学与小球的距离相等。然后一名同学拉动小球至鼻尖处,松开小球,让小球在两名同学之间摆动。此时,学生们会惊讶的发现小球只会在两名同学的鼻尖处来回摆动,并不会触碰到两名同学。这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进而积极投入到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探究之中。再比如教师讲解摩擦力方面知识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在班级中开展夹球比赛,准备多个乒乓球,同时准备一双不锈钢筷子和一双打磨粗糙的筷子。让两名学生分别应用不同的筷子夹球,比一比谁夹的球多。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可以体验摩擦力,并且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与摩擦力相关的因素。



        二、应用物理史实创设情境
        物理史实可以反映出物理学发展的曲折历程,应用物理史实创设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乐学情绪,也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学知识的价值,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电磁感应方面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安培在1822年所做过的实验,并且通过实验已经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但是安培并未给予重视,进而错过了发现电磁感应的机会。到了1831年法拉第通过实验,才发现电磁感应现象。通过向学生介绍这一物理学史实,既能使学生对电磁感应产生深刻的印象,也能使学生明白学习与探究需要摆脱思维定势的影响,积极探索,勇于创兴。物理知识的探究,只有把各个阶段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并且抓住各个细节,才能找出隐藏在现象中的物理规律和物理现象。再比如,教师在讲解完电流的磁场这方面内容后,可以向学生讲解法拉第“磁生电”实验发现的事实。法拉第在电流磁效应的基础上,应用逆向思维大胆设想,认为电能生成磁,那么磁也应用能生成电,于是便进行积极的探索,并且在1831年完成了由磁向电转化的实验,同时创建了相关的理论。通过法拉第的故事,可以让学生明白探究应大胆设想,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这样才能发现新的物理规律。
        三、应用影像资料创设情境
        物理属于一门实验性学科,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很多实验都无法向学生演示,导致学生对实验的步骤、实验的过程以及实验的结果等难以产生直观的认识。例如分子的热运动、重核的链式反应等,这些实验涉及到微观领域的粒子运动,难以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演示。这会导致学生的学习会感觉比较抽象,影响学生对相关规律以及相关概念的理解。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应用影像创设情境。多媒体近年来在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来模拟实验过程,并通过多媒体呈现给学生,学生可以通过直接观察物理现象,加深对相关规律和相关概念的理解。例如,针对重核裂变现象,教师可以利用flash软件来制作多媒体软件,将这一现象通过动画、视频以及图像和声音等形式展现出来,产生强烈的震撼效果,促使学生加深印象。再比如,在讲解加速度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赛车比赛的视频,并且向学生提供赛车相关的资料,引导学生探究加速度方面的知识。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的探究热情较高,进而可以取得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
        结束语: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要任务,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俞冬健.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研究与实践[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02):36.
[2]赵永兴. 精心预设情境,促使课堂高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情境预设策略例谈[J]. 技术物理教学,2012,20(04):134-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