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设计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4期   作者:徐丽丽
[导读] :题目中的“产出导向法”是由我国最具特色之一的外语教授——文秋芳提出,
        徐丽丽
        青岛滨海学院 266555

        摘要:题目中的“产出导向法”是由我国最具特色之一的外语教授——文秋芳提出,这一理论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倡学、用一体学,将听、写进行结合,改善大学生听课过程中听不懂、写不出、说不清的现实问题。本文以“产出导向法”为主,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进行改善,加强英语听、说、写的力度,实现以说助听、以听助写的一个发展目标,提高大学生英语课堂的效果。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输入;输出;大学生英语;听说课设计与实践
        引言:根据教育部所发表的意见,针对大学生英语教学来说,其根本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能说、会写,为日后的工作需要做铺垫,同时,改变以为对英语的片面认知,加强语言学习的实用性。英语的发展越来越国际化,所以在现实教学中,要重输出,轻输入,让“哑巴”英语能够得到改变,满足社会需求。以本校大一、大二的学生为例,现阶段大学教育存在一个普遍现象 除了英语专业以外,许多专业对于英语的设定并不重要,只是一门考试的课程[1]。在本文中,笔者提倡输入、输出相结合的方式,有目的的去提升大学英语听说课的教学效果。
一、产出导向法的概述
        产出导向法(也称为POA)是文秋芳教授针对中、高级的英语学习者的需求,构建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理论。这一理论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为解决我国英语教学的“重学轻用”“重用轻学”等问题开辟新的道路。为改变学生学、用分离,实际应用能力不足等问题,展开分析和讨论。此理论指出,要强调产出、输出的重要性,主张产出、输出就是语言学习最有效、直接的方法。将输出与输入进行结合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产出效果。将POA应用到大学生英语教学听说课的设计和实践中,可以有效的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缓解听不懂、写不出、说不清的尴尬现状。
二、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听说教学课程设计
        本文以新视野大学生英语视听说教程的第二册第一单元Life is a Learning Curve为例,在产出导向法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实现听、说互助,出、入结合的方式来提高效果。
(一)教学目标
        清晰的目标设定才能够有效的推动进程,在大学生英语听说教学中,要设定交际、语言的双重目标。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怎么去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根据自己的经历去回应他人的问题,给予建议。语言是在交际的基础上进行的,先确定交际目标才能开展交流。这一章节的主要要求学生掌握自我经历的表达,如:I've just learned how to……并且给出相应问题的回应如:I think it's a good………等[2]。
(二)教学流程
        传统的大学生英语听说课一般都是以教材为主进行练习的,通过教材提供的相应的音频、练习题来进行听写,然后教师给答案,学生进行对照、更改。流程固定、单一,没有实际意义,效果严重不足。根据产出导向法可以把教学流程分为驱动阶段、促成阶段、评价阶段,以产出为指导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三个阶段
        第一:驱动阶段。

要呈现出实际生活的场景,通过社交活动的发展,使学生自己发现自身不足,并对不足引起重视,从而产生学习动力,开展学习目标,加深对产出的认知。第一单元内容的开展往往在开学返校之际,由分享假期生活来引入正题,在英语课堂中学生进行相互交流。第二个交际场景可以通过播放外国人学习中文的视频来进行引入,让中外学生进行交流,互相探讨学习经验,以合作的方式来呈现出交际场景。教师可以选取机组同学进行展示,加强动力。
        第二:促进阶段。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产出任务的步骤和要求,引出对材料的选择性学习,并将其运用到产出任务中。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把握重点,正确引领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写生通过尝试来发现学习方法,反复听、多联系、多交流等方式。在内容促成后,学生可以更加关注对输入材料的语言形式,要有清晰的目标,产出导向法主张的就是产出服务。因此,在这个环节可以设计练习题,帮助学生扩展,加强记忆。
        第三:评价阶段。评价的开展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给予补充性、建议性的意见。评价的产生主要在促成阶段。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进行学习,任务完成后根据其表现 教师给予评价,帮助学生继续下一步的了解[3]。
三、教学实践的反思
        产出导向法听说教学的实践是否取的成功,可以进行后期的问卷调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产出导向法后的学习状况、听说方面的进步、现阶段的学习方法、学习反馈等。
        首先,根据对学生高考英语的成绩以及上学期的英语成绩来进行评判,据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百分之三十的学生表示视听说教材中的知识需要看过文本之后才嗯能听懂,百分之九的学生认为看过之后仍有困难。就以上的调查发现,学生们就是过多的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进行学习,也正式如此菜导致效果不佳。在一学期的产出导向法的学习方式后,百分之五十的学生觉得英语听力水平得到提高,但是仍有百分之五十的学生觉得没有提高,在口语表达上,也是如此[4]。
        除此之外,学生还要加大课外的英语阅读量,仅依靠课堂来进行提高效果十分缓慢,在这一方面教师可以给予推荐,给学生推荐适合、有趣、易懂的课外阅读,这样就可以吸引其注意力和兴趣,还可以通过美剧如《老友记》、电影《怦然心动》等方式来进行口语跟读,实现自学。课下的自助学习还可以在课堂进行分享,交流经验等。
        结束语:大学生是祖国未开的先行者,在大学这一阶段就需要多多的对自身进行提升,加强各方面的修养[5]。英语听说的学习可以说是大学生学生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大部分学校还鼓励学生去参加英语四级考试、英语辩论赛等。本文也从产出导向法的角度来对大学生英语教学进行分析,指出问题,给予建议,给学生一种新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自助的进行发现和学习。
参考文献:
[1]王莹莹,杨璐璐."产出导向法"理论下的艺术类高校英语教学研究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第四单元为例[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7,(1).26-29.
[2]张文娟.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2).106-114.
[3]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547-558.
[4]张伶俐.“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有效性研究[J].现代外语,2017,(3).369-376.
[5]文秋芳.“师生合作评价”:“产出导向法”创设的新评价形式[J].外语界,2016,(5).37-43.

徐丽丽  出生年月:1974年12月 民族:汉 现在身份:副教授 研究方向:翻译 教学法
本论文为教改立项:“基于“POA(产出导向法)”英语口语课程设计有效性研究-----以青岛滨海学院英语口语课程改革为例”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