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顺
徐州机电技师学院 江苏省徐州市 221131
【摘要】建筑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建筑测量专业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为此行业提供强有力的后备力量。然而,当前中职建筑测量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建筑测量人才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建筑测量 教学对策 中职测量
在中职院校中,《建筑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运营管理、勘察设计、施工等阶段都需要开展测量工作,因此做好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学生毕业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在《建筑工程测量》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通法等进行充分地理解,并且良好地掌握,从而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测量方面素质。通过对《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当前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效果[2]。
1 中职工程测量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1.1 缺少课堂氛围,学生互动性不强
通过对中职建筑测量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学生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学生学习状态不积极,上课玩手机、走神的问题比较常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多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教学,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而不注重和学生的交流,导致课堂氛围比较差,学生学习状态不积极,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测量》教学的效果。
1.2教学仪器不够先进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中职《建筑工程测量》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仪器都比较落后,与建筑行业的发展相脱节,不能够满足学生实验的需求,很多时候数量也不足,仪器的短缺和落后导致学生缺乏有效的实践,对老师的教学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由于教学仪器比较落后,导致课堂实践无法和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学生不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果。此外,由于仪器设备落后,在使用过程中实验结果经常出现误差,这不仅极大的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让实验课程难以达到其真正的目的。
1.3 课程设置不合理
全站仪和自动安平水准仪器在建筑工程测量中有重要的应用,由于其具有的精确、高效等特点,使其成为在建筑工程测量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3]。因此,先进仪器教学在《建筑工程测量》教学过程中也非常重要,但是在当前的在《建筑工程测量》教学过程中,有部分学校还没有将全站仪引入到课程教学中,课程的设置也不多,学生在学习完相关的理论知识之后,并没有条件进行实践,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后不能够迅速的掌握其的使用,影响了公司的发展。
1.4 教材内容陈旧
调查发现,当前中职在《建筑工程测量》教学过程中,教材比较传统,缺乏创新,这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而且也不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传统的教学中知识较为陈旧,缺乏前沿的理论知识,这对于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是不利的,这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差,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如果教师想要应用现代化的实例,而课本上却没有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则会增加教师讲解的难度,限制教师的讲解[4]。
1.5 教学方式落后
《建筑工程测量》这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工作,要求比较高,而学生在学习完相关的理论知识之后,需要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理论的了解,同时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而当前中职院校在教授《建筑工程测量》这一门课程时,重理论而轻实践,学生普遍缺乏实践经验,这导致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不能够快速适应工作需求,无法保证工程的质量。因此,对当前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2 建筑测量课程教学改进对策
2.1 开展互动教学,改善课堂氛围
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下,学生才能够更好地融入课堂,积极主动的进行《建筑工程测量》的学习。在课堂上,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应主动地和学生进行交流,从而达到改善课堂氛围的目的,教师应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增加向学生提问的次数,让学生更深入的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端正学习态度,并且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对于实验方法以及实验中的注意事项也要重点讲解,使学生可以更好的进行相关实验,提高实践效果。
2.2 改进教学方式
在《建筑工程测量》教学过程中,应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并用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教师应设置一些新颖的问题,让学生可以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改进教学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通过新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融入到课堂学习中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教师可以采用模型来开展教学,通过模型教学可以带给学生更深层次的记忆,加强学生记忆知识以及合理地运用知识。
2.3 及时修订教材
当前,《建筑工程测量》教材陈旧的问题比较严重,由于内容陈旧,其中很多内容落后于建筑行业的发展,不再适用于当前的建筑工程测量教学的开展,甚至一些教材内容存在一些缺漏、错误等。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如果教材存在问题,那么必然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应对教材进行及时地修订,保证教材的先进性和准确性,从而为《建筑工程测量》教学奠定一个比较好的基础。对于一些师资力量比较好,资金比较充足的院校,可以以教研组的形式,集中优秀教师资源进行讨论和研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建筑工程测量发展实际,对建筑工程测量教材进行补充修订,使之成为一本独具特色且满足教学实践要求的优秀教材。
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为了保证教材的先进性,在编制教材时最好和专业、资深的测绘人员进行沟通,让其提供建议,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充分结合,使教材可以与时俱进;在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添加插图的方式来提高教材的生动性,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学习;最后,要保证教材直瞄现状,使其充分的表现当前测绘技术以及仪器的现状。
2.4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建筑工程测量》作为一门理论和实际结合比较紧密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课程中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从而使学生同时具备良好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在课程的设置过程中,首先要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工作,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整合学生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在理论知识教授完成之后,再以实践的手段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过程中,要以学生正确操作视为基本理念,重点观察学生的操作技术。教师应着重观察学生行为的准确性,对于不正确的行为要及时进行更正,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技能操作的精确度。
2.5 校企合作增加学生就业机会
中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技能,方便其步入社会之后的发展。学生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学习的比较多,而很难有机会进行实际的工程实践,由于缺乏仪器等原因,学生难以进行充足的实验,在这样的条件下,学校可以选择和企业合作,通过建立良好的校企关系,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从而使学生可以熟练的操作仪器,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
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行业需要不断的发展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了实现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需要学校为建筑行业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建筑测量作为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人才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学校应改革当前《建筑工程测量》的教学方式,通过营造良好氛围,合理改编教材,加快教学改革,开展校企合作等,为社会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吴佳鑫. 论中职建筑测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教育现代化, 2018, v.5(31):324-325.
[2]袁继勇. 中职建筑测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职业, 2019, 000(001):88-89.
[3]张明月. 论中职工程测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3):94-94.
[4]肖利. 中职建筑工程测量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解析[J]. 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 2016, 000(018):165-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