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智萍
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交通运输局路政大队 云南红河州 662400
摘要:道路建设可以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便利,促进经济发展,但同时也会重塑原始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态效应及区域生态安全。本文从道路建设本身特征与产生的生态效应着眼,就道路建设的生态效应及对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作系统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道路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效应
道路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之一,具有分布范围广和发展速度快的显著特点。道路建设涉及的内容和流程较为丰富,尤其是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等方面更为关键,可以直接对道路建设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要保证公路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且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效应的影响,开展更加全面的生态效应与区域安全研究,掌握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尤为重要。
1.道路建设的生态效应
道路是由点、线、面构成的空间体系,具有明确的等级结构,与水网一样均是生态网络的空间体现。就道路建设和路网的多尺度特征来说,不同类型的道路本身均具有特定的功能,可以从单一的道路段或者系统类型上升至复杂的路网与区域格局特征,会直接对生态环境和生态景观造成格局上的改变。从宏观角度来说,道路建设的规模和形态也会受到区域生态格局的影响或限制,地貌类型可以直接决定道路路网的分布,比如平原地带的路网系统往往趋于直线,山区地带的路网则往往因为地质地形的影响会存在较大的弯曲度,呈现出枝晶结构。另外,土地利用格局和环境条件也会影响道路网的区域分布,居民点和农田会同时对区域景观建设和道路网络分布造成影响,环境条件中的地貌、敏感点及河流等限制性因子会直接决定道路网络的网格大小[1]。因此,总的来说,道路建设和路网的多尺度特征十分丰富且复杂,往往会涉及到道路规划、自然保护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工作,导致道路建设与区域生态安全之间存在紧密的相互作用。
道路建设的生态效应包括两大类,即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指水土流失、植被减少、环境污染和物种减少等,当破坏力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生态失衡;对社会环境的破坏是指文化环境、社会经济与经济发展,这种影响往往不会一瞬间显现,有动态和慢性发展的特点。按照影响程度和类别可以将道路建设的生态效应分为三类,即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累积影响。直接影响是道路建设工程本身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比如土地占用、植被破坏。间接影响是道路建设工程建设完成后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无法准确计算,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会对区域生态安全有较大的影响。累积影响是道路建设整个内容和环节最终对生态效应的影响,其影响和破坏作用往往涉及到一个或多个生态系统。
比如道路对土地的影响可以直接反映在土壤上,土壤肥力下降、土壤产出功能丧失等均是最直接的表现,虽然看上去道路建设的狭长和线性特征并未对土地造成太大的损失,但如果用其长度和宽度之积来分析则可以看出对土地的破坏是巨大的。再比如道路对水文状况的影响和破坏可以直接体现在地表与地下径流的改变方面,当地表径流受到破坏时会引发渠道改造、洪涝灾害和土壤侵蚀,当地下径流受到破坏时会引发地下水存量减少、植被减少、土壤侵蚀和农业用水流失[2]。因此,可以说,道路建设的发展水平直接提升了对生态效应影响的深度与广度。
2.道路建设对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
2.1区域土地利用格局所受到的影响
作为地球表面最突出的景观,土地利用会直接受到道路建设的影响,且长期的影响作用下会导致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发生较大的变化,比如道理建设的开发与利用会造就土地利用斑块数目的增加,景观多样性随之增加。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说,道路建设对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效应均是通过“点-轴”或“网络”直接体现的,这与我国经济开发中的点轴开发思维相对应。道路建设对土地利用变化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道路建设工程可以从根本上对土地利用格局形成改变,另一方面是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有效改善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带动区域经济的更好发展[3]。由此可以看出,道路建设和土地利用的影响是相互的,且有利有弊,因而在开展道路建设对区域生态安全分析工作时,需要重点对土地利用/覆被与道路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2.2道路建设与区域生态安全的关系
道路建设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影响着区域生态环境,因而产生了较多的区域生态安全问题。道路建设对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即生态效应的累积和生态效应的潜在性,主要体现在水土流失、土壤侵蚀、地面塌陷、细沟状面蚀等方面。如果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来看待,则大量的道路建设会为外来物种和种子提供条件,促进传播,同时也会阻碍动物之间的交流,导致区域物种的迁移性行为和遗传多样性受到影响。诸多的研究均指出,道路建设项目的增多和道路影响域的不断扩大,已经对区域生态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道路网格大小与区域生态安全可以负相关关系,当道路建设密度越小,区域生态安全越高。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道路建设对区域生态的影响往往会使得当地系统功能直接发生变化,且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良好的自我恢复。
3.结语
道路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近年来我国无论是公路建设还是铁路建设均投入了较大的力度,道路多用途性、无限拓展性等相关性特点也日益鲜明,但其对生态平衡也造成了较大的破坏,且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这种影响逐渐扩大化和动态化。因此,在开展道路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区域生态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作详细全面的考量,确保道路规划方案的客观性与科学性,增强对区域潜在影响的考量,以此实现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雪利.关于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生态效益的思考[J].绿色环保建材,2020,158(04):250-253.
[2]杨桦楠,李金路,高柳威,等.基于生态效益定量分析的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经济评价[J].中国水土保持,2020,456(03):71-73.
[3]沈思建.生态理念的市政道路设计探讨[J].低碳世界,2020,201(03):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