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华
四川省荣县人民医院 643100
能够引发阑尾炎的细菌并不是固定的细菌,一般情况下,阑尾腔内能够找到大肠杆菌、链球菌等,同时阑尾炎还可能是由于寄生虫或粪石等所造成的机械性阴性损塞。除此之外,阑尾炎还可能是由于各种刺激所导致的阑尾痉挛,从而导致阑尾壁的血液循环出现障碍,直接对黏膜造成损坏。现阶段,临床上进行阑尾炎治疗是通过抗生素,例如青霉素、庆大霉素等都有较好的疗效。常见的阑尾炎分为三种类型,本文对主要的治疗护理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1.急性阑尾炎的三种形式
1.1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这种阑尾炎是阑尾炎的早期形式,通常病变只局限于阑尾粘膜和粘膜的下层结构,肉眼可见,阑尾出现轻度肿胀,浆膜充血失去了原有的光泽,在镜视下,黏膜上出现一个或多个破损。通常情况下,没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纤维素渗出,黏膜下也存在炎性水肿。
1.2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
这种阑尾炎是由单纯性阑尾炎发展形成的,肉眼可见阑尾出现肿胀,浆膜出现严重充血,表面有纤维素渗出物。镜视下,能够看见炎性病变由扇形演变,从浅表层向深层扩延,最终直达肌层和浆膜层。阑尾壁各层中会有中性离子细胞浸润,并出现炎性水肿以及纤维素渗出。阑尾浆膜会被纤维素和中性粒细胞组成的薄膜所覆盖,从而表现为局限性腹膜炎或阑尾周围炎等。
1.3 急性坏疽性阑尾炎
这是一种重症阑尾炎,阑尾内墙腔受到了阻塞,出现积脓、腔内压力不断增高,静脉可能会受到炎症的波及从而引发血栓心静脉炎等疾病。这些原因都有可能会引起阑尾壁血液循环障碍,最终导致阑尾壁坏死。镜像下的阑尾呈现为暗红色或黑色,通常出现穿孔,从而引起弥漫性腹膜炎或阑尾周围区域的脓肿等。
2.阑尾炎的并发症
急性阑尾炎可以通过外科治疗得到缓解,只有少数病例可能会由于治疗不及时或机体的抵抗能力过低,从而出现并发症并转变为慢性阑尾炎。常见的阑尾炎并发症表现为因阑尾穿孔所导致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或阑尾周围的脓肿。一般情况下,由病菌或脱落的含有病菌的血栓通过循门静脉进入血液,从而流入肝脏形成转移性肝脓肿。如果是阑尾的近端出现阻塞,远端会出现高度的膨胀从而形成囊肿,其内部物主要是脓液或黏液。这些黏液进入腹腔,则会形成假黏液瘤。
而慢性阑尾炎通常是由急性阑尾炎所引起,阑尾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并出现了慢性炎细胞浸润等。临床上表现为右下腹部疼痛。
3.常规养护方法
急性阑尾炎是可以消退的,但是患者的复发比例为4:1,现阶段,手术治疗是最佳的治疗方式,绝大多数的手术治疗效果都比较好。而非手术治疗主要是进行抗感染,也就是人家常说的消炎。患者应当做好随时进行住院治疗的准备,有效避免由于病情拖延从而造成更严重的并发症。
3.1 阑尾炎的家庭用药
对于阑尾炎的治疗来说,越早用药越好,这样能够对炎症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控制住病情避免发展为腹膜炎。可以选用以下的药物:1)青霉素:通常采用肌肉注射,每六小时一次,一次八十万单位。需要注意的是在注射前要进行过敏试验;2)链霉素:十二小时一次肌肉注射,每次0.5克,应该与青霉素进行同时使用;3)先锋四号每日四次口服,每次0.5克;4)庆大霉素:八小时一次肌肉注射,每次八万单位;6)螺旋霉素:每日四至六次口服,每次0.2克;7)使用阿奇霉素应当谨遵医嘱。
3.2阑尾炎手术的护理
3.2.1 术前护理
阑尾炎手术前,应当对患者的腹痛情况以及大便、心率和体温进行监控,让患者好好休息、如果已经合并有腹膜炎的患者应当采用半坐位,(即患者坐在床上,后背靠在被子上)并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对腹部疼痛的位置进行热敷,可以有效促进炎症的吸收。
3.2.2 术后护理
由于阑尾炎手术后胃肠的活动会存在短暂性停止,这样就要求胃肠中不能进入食物和水,在胃内部可能会引起腹胀,因此手术后不能进食。应当等到胃肠活动恢复正常后才能够进食。胃肠活动的标准是听到腹部内有肠鸣声,即咕噜声。或出现肛门排气,即“放屁”。术后的肠管不活动,很容易会造成黏连,因此应当鼓励患者多下床运动,有效避免肠粘连,还能够促进胃肠运动的恢复。可以使用止咳的药剂避免术后咳嗽。这样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护理人员应当通过对患者的协助,在患者咳嗽时,将双手放在腹部的切口两侧,向中间用力,这样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咳嗽时所带来的疼痛。要想避免出现并发症,要对患者的腹部疼痛状态等进行观察,如果患者在手术三天内出现体温升高,肛门不排气或伤口出血等现象,应当及时与医生联系进行下步治疗。如医生嘱咐患者需要半坐位进行休息,陪护人要积极配合医嘱,让患者能够坚持半坐位。阑尾炎术后直至出院后半月内,患者要注意不能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参与剧烈运动,如挑水、打篮球等。
以上是对阑尾炎治疗的方法以及饮食方面进行的调整,患者加强对阑尾炎的认识能够加强对疾病的治疗效果,这样才能够让人们的身体健康得到保障,避免阑尾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