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是怎么形成的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2期   作者:甘立毅
[导读] 鼻炎现已是人们常见且高发的一种鼻腔炎症性疾病,主要是受病毒、细菌等感染、抗原物质、遗传等因素引发的鼻腔黏膜炎症,对该疾病的认知多半停留在鼻塞、流鼻涕、头晕等症状

        甘立毅
        四川省邻水县第二人民医院,638512
        鼻炎现已是人们常见且高发的一种鼻腔炎症性疾病,主要是受病毒、细菌等感染、抗原物质、遗传等因素引发的鼻腔黏膜炎症,对该疾病的认知多半停留在鼻塞、流鼻涕、头晕等症状,且因发病诱因不同,患鼻炎的类型也不同,因而后期的治疗及预防也都不同。临床中对鼻炎的类型大致可分为急性鼻炎、慢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 干燥性鼻炎等,因而,只有充分了解并认识鼻炎到底是如何形成,才能在后期对症下药,有效缓解并改善病情。

一、鼻炎产生因素
        1.全身因素:①病毒感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病毒感染是诱发鼻炎的首要病因,而继发性细菌感染也可导致鼻炎形成,患者常见为鼻病毒,其次可由流感、冠状病毒、柯萨奇病毒等,主要通过呼吸道、污染体或是食物等方式侵入。②免疫能力低下。受凉、 劳累、 营养不良或是存在各种全身慢性疾病等,会降低患者自身机体抵抗力。
        2.遗传因素:有变态反应家族史者易患此病,但也仅为特应性个体,其体内产生IgE抗体的能力高于正常人。
        3.抗原物质因素
        临床中,将刺激机体诱发IgE抗体的抗原物被称为变应原。变应原物质若再进入鼻黏膜,会同相关IgE结合进而引发变态反应。具体可分为吸入性和食物性两大类。
        (1)吸入性:①环境或是职业因素。长期接触粉尘、化学物质或是刺激性气体等物质,且因环境温度或是温度过高是引起常年性鼻炎的常见变应原之一。②花粉主要是指粉量大、面积广、变应原性强等,依靠风进行花粉传播这一途径,继而有可能成为变应原。由于植被品种的差异,不同地区具有变应原性的花粉也不同。真菌感染。自然界分布中,多见于土壤和腐败的有机物中。其中以菌丝和孢子具有变应原性,孢子较强。③屋尘螨。主要寄生于室内各角落、床单、被褥、枕头、沙发等处,成虫一般大小在300~500μm。④动物皮屑。属于最强变应原之一。长期同相关动物接触可被致敏。一旦致敏后再接触相关皮屑,可激发出鼻部症状。
        (2)食入性:具体指指经消化道进入人体后引发的鼻炎症状的变应原物质,主要作用在鼻黏膜的方式较为复杂,尚未明确。但主要为接触过敏原后(如食入牛奶、蛋类、鱼虾、肉类、水果、豆类等),甚至某种蔬菜都可导致鼻炎发生。
        4.鼻黏膜易感性因素
        易感性是源于抗原物质刺激所致,但具体易感程度则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数量及释放的化学介质能力有关。


二、鼻炎类型
        鼻炎症状不同,其类型也大不相同,大致包含如下几种:
        (1)慢性鼻炎:属于一种间歇性或是交替性,早期鼻腔分泌物较多,多呈粘性或脓性为主,后期粘涕减少,但伴有嗅觉若、耳鸣、头痛脑胀、咽干咽痛等症状。其中,过敏性鼻炎则多半为阵发性流涕、鼻子堵塞、打喷嚏等,并伴有咽痒、咳嗽。
        (2)急性鼻炎:主要指伤风、感冒,发病率较高,各个年龄段均可出现,幼儿发病率最高。①初期是指发病的1~2天。患者会出现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不振、头晕等;鼻腔及鼻咽部伴有干燥、灼热、发痒感,且打喷嚏次数频繁。②急性则是指2~5天。其临床症状加重,成人体温会在38度左右,而小儿体温高达39度以上,呕吐、腹泻、昏迷情况加重,严重可出现抽搐。该病主要受鼻病毒、腺病毒等病毒侵入上呼吸道感染所致,通常可在1~2周内自行缓解,若合并细菌感染,病情迁延不愈,严重可发展为慢性鼻炎。
        (3)药物性鼻炎:长期使用鼻炎药物、进行激光手术等方式,加重鼻腔鼻塞,流鼻血次数频繁。
        (4)萎缩性鼻炎:患者的呼吸伴有恶臭,鼻腔内的分泌物呈块状、管筒状脓痂,不易脱出,若用力抠可带有鼻血。
三、鼻炎治疗
        (1)普通感冒引起的鼻炎:这一类病症主要在于对症预防,应该多喝热水,注意饮食清淡,保持充足的睡眠;可适当服用退烧药、感冒药等改善症状,局部可选用麻黄素液或等减充血剂药物。
        (2)慢性鼻炎:根本治疗原则在于清除致病因。可积极予以全身疾病治疗,矫鼻腔畸形,如鼻中隔偏曲等,局部使用减充血剂或是糖皮质激素鼻喷剂(如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丙酸氟替卡松等)进行治疗。此外,使用激素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并选用海盐水冲洗鼻腔,减少刺激。
        (3)过敏性鼻炎:针对此类病症需尽量避免过敏原的基础,若过敏原种类较多可采取免疫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则存在一定特殊性,治疗原则可同成人一致,但药物使用需适当进行调整,年幼儿童应减少使用口服或是肌肉注射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鼻内采取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等)对患儿生长发育并未有任何影响。免疫治疗效果更好且更有意义。
        (4)干燥性鼻炎多半采用滴液治疗方式,选用复方薄荷滴鼻剂保湿,患者可每日使用海盐水进行冲洗,另外加以口服桃金娘油稀释黏液,加粗鼻腔内纤毛运动。少量症状严重患者可采取手术治疗,同时可配以药物治疗。
四、小结
        鼻炎作为多发且常见的一种疾病,人们常常会忽视其问题的重要性,任其发展,处理不当进而加重病情,诱发多种并发症,对自身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如鼻炎长期迁延不愈,随着时间和病情的发展,逐渐病变为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甚至是哮喘等。因此,尽早治疗对缓解和预防鼻炎症状有着积极作用,同时,培养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有利于减少病情发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