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小学数学课新途径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徐小军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实施,小学数学教学途径也有新的改进和突破
        徐小军
        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兴隆乡石牛回族小学 475101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实施,小学数学教学途径也有新的改进和突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本文介绍了如何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教学中构建轻松愉快师生和谐的双边教学;帮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以及抓住学生闪光点多表扬奖励等上好小学数学课的新途径,期待和广大数学教师共同探讨学习。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如何上好数学课,是数学课灵动起来呢?
        一、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乐意接受。也可以让学生列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疑问心、爱美心强和活泼好动的特点,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乐中学,在学中乐。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运用事先准备好的漂亮的图片创设情境,用讲故事引入:夏季的一天,一只美丽的小蜻蜓在草地上飞来飞去捉蚊子,忽然飞来了一只美丽的小蝴蝶,绕着小蜻蜓飞来飞去。小蜻蜓生气了,小蝴蝶却笑着说它们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带着小蜻蜓去找他们家族的成员。他们找到了树叶,小红蝶说,在图形王国里,他们三个是一家人。同学们,为什么小蝴蝶要这样说呢?这样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主动去探究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
        二、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根据沸莱登塔尔的观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精神。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弱,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观察各种图形或物体,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实践,同时交给学生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验等操作实践,激发思维去思考,从中自我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动手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三角形认识”的教学,是一节比较枯燥的概念课,但我事先让学生准备了长短不同的木条,围成各种不同的三角形。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发现三角形是用三条线段围成的。另外,老师又展现出一个虽用了三条线段、但首尾不相交的图形,这样的图形不是三角形。定义从直观的观察之中升华出来了:“用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但必须要首尾相交)”。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

加强操作活动,让学中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顺应他们好奇好动的特点,而且能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及创新精神。
三、在教学中构建轻松愉快、师生和谐的双边教学
        在课堂上,师生的双边互动轻松和谐,师生们展示的是真实的自我。课堂上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小声讨论,时而高声辩论,时而啧啧称赞。同学们争相发言,有的居高临下,提纲挈领,有的引经据典,细致缜密。针对同学们独具个性的发言,老师不时点头赞许;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则以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自然敢于讲真话,讲实话,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如教学一年级数学“分类”一课时,在教学生明确什么是分类知识之后,我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主动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30多只不同颜色、不同长短、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的铅笔打乱放在一起,让学生去分类,看谁分的合理。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去分类:有按颜色分类的,有按长短分类的,有按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分类的,也有胡乱分的。再找学生说明这样分的理由,对讲不清理由的学生予以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实践。教师还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产生一种想学、爱学、乐学、会学的态度。
        四、帮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我班一位女生,数学基础差,学习态度不明确,但很要面子。别人帮助她学习,她还不愿意,认为很没面子。问他懂了吗,都是说懂了,作业又往往都是错的。看得出,做作业时很急躁。我从写字开始,要求他把字写端正,允许作业少做,要求做一题对一题,不会做的重新做,做对了继续。让他她认识到她也能做正确,慢慢地树立学习的信心。发现优点及时大力地表扬,使她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且认识到学习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可能有任何虚假的行为。渐渐的地她对数学有些信心了,字写端正了,成绩也提高了。
        五、抓住闪光点多表扬奖励,是上好数学课的优先举措
        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机会,尤其要“偏爱”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善于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畏难心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补以适当的表扬。激励性的评价、表扬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学生的创新火花才能迸发。如在练习时,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奖励“小红旗”给学困生,有时还主动与他们说上几句悄悄话。学生得到老师的奖励,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提高了,就会更进一步地去发现问题,发挥前所未有的想象力,从而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爱学乐学的境界,最大限度地拓展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总之,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激励性的问题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动手实践中,学生能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在民主教学中,学生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数学的方法,而且能体验到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习自信心。
        参考文献:
        ⑴王光明 范文贵.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数学[M].2012.7
        ⑵邓永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教育学(期刊).2018(12):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