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音乐学科线上教学实践例谈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1期   作者:孙贝贝
[导读] 中学生正处在赋予想象的年龄,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认识社会。

孙贝贝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石马镇中心学校  255208
【摘要】中学生正处在赋予想象的年龄,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认识社会。
【关键词】农村;音乐;课堂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244-01

        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如何有效开展音乐学科“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活动,保障学生健康成长,这对于习惯了站在讲台上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美好的自己,又挖掘了一项新本领,成为了一名“线上音乐主播”。
        只要心中有春意,何处不风景。线上教学并没有打乱正常的上课节奏,学生们的适应能力更是让这个特殊的课堂充满了欢声和笑语。面对满屏的班级群,手忙脚乱的自己也努力调整好状态,制定好教学计划,编制特色课程内容,按照课程表安排,开始了7-9三个年级的线上音乐课堂之旅。
        未雨绸缪,考虑农村学生居家学习的客观性和音乐学科的特殊性,为提高线上音乐课的教学效率,提前做好了三方面的准备:一是知识回顾,课程内容的设计要特别强调知识回顾,要在每堂课程结束前留出5-10分钟的时间进行本堂课内容的回顾;二是教学速度,在教学过程中速度要格外注意,由于学生的反应不能直观观察和反馈,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突出重点,内容上注意连贯性,尽可能的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注意力的集中;三是明确课程宗旨,课程知识强调学生的兴趣,在提升学生兴趣的同时,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将课程内容的知识化作音乐的力量通过网络搭起的空间传送给每一位学生。
        案例1 :《春江花月夜》,突出听觉体验
        音乐的魅力在于给人们一个想象的空间。中学生正处在赋予想象的年龄,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认识社会。每个人经历不同,文化素质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会不尽相同,一首乐曲带给他们的想象不会是单一的,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因此,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要用自己的心去感受音乐带来的震撼,进而唤起无尽的遐想。
        在学习民族管弦乐队演奏的《春江花月夜》时,听过全区,启发学生:“琵琶模拟鼓声,箫和筝则奏出轻微的波音,描绘出夕阳映江面,熏风拂涟漪的景色。然后,乐队齐奏出优美如歌的主题,乐句间同音相连,委婉平静;大鼓轻声滚奏,意境深远。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全曲就象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请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表达出你对乐曲的感想。


”学生通过在对话框中打字进行交流,从最开始尴尬的宁静到后来大家用优美的文字描出许多优美的画面,有的学生用古文诗句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有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现乐曲带给他的美妙时刻,还有的学生抒发自己的所想所得,踊跃的参与到对音乐的感悟和理解中。学生们在乐曲声中,用自己的情感编织出绚丽的画卷,心灵得到了陶冶,智慧得到了启迪。能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能够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达到利于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案例2:《二泉映月》和《百鸟朝凤》,培养思维的多样性
        每个人的领悟和情感不同,对音乐的创造也会不尽相同。教师创设一个环境,把每个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创造充分表现出来,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多样性,这也是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给学生们播放乐曲的时候,没有将乐曲的名字展示出来,让学生们各抒己见,给听到的乐曲取名字。如在播放了《二泉映月》和《百鸟朝凤》两首作品给大家听后,“哀叹”、“诉说”、“鸟语”“百鸟争鸣”等名字诞生了。特别引起我注意的是“孤寂的心灵”,通过连麦的方式让这位学生与大家分享,他说的很简单:“缓慢悠扬的旋律,仅仅用一个乐器——二胡,这个声音一直揪着我的心,让我感受到了音乐中的孤单和悲泣,很容易就被音乐带入了这种氛围。”这是一个不太爱说话的学生,让他来分享也是不太情愿的,但是当他在说这一段话的时候,学生们的点赞数在疯涨,学生们通过这样的方式鼓励他,让他更大胆的表达,我们也通过这次音乐的聆听得以走进他的内心,拉近了师生距离。
        案例3:传统民族音乐,激发民族自豪感
        在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音乐,是增强民族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的需要,也是传承发展传统音乐文化的需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遗产,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支柱。
        在讲授戏曲京剧这部分内容时,选择了对传统京剧作出巨大影响和贡献的王佩瑜,通过他的影响力来带动教学节奏。学生们在这次课上表现出很高的兴致,课堂参与度也变高了。在讲授民族管弦乐队和华夏古韵这一部分时,学生们积极踊跃的发言和一次一次的点赞,更是肯定了课程内容的编排和讲解。通过传统民族音乐内容的普及到不同国家、不同时代音乐作品的欣赏,让学生们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不断增加知识储备和开拓视野,让学生们在音乐课上有着丰富而精彩的体验,师生共同成长和进步。
        线上教学打破了农村学校传统音乐课堂的局限性,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性的光辉。线上教学让课堂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学生们对音乐的理解力和感悟力有了更大的进步。
        对教师而言,线上音乐教学虽然存在着许多次差强人意的表达和展示,但乐学无止境,人生不设限,给自己一个不设限的人生,在不断学习中不断成长,努力践行,终生受益!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