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5期   作者:刘晓红
[导读]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中,群众的日常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升,特别是饮食结构上的转变,
        刘晓红
        开江县人民医院  四川达州  636250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中,群众的日常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升,特别是饮食结构上的转变,“顿顿吃肉”已经从幻想变为了现实,尽管其满足了群众自身的口腹之欲,但也导致高血压的患病几率呈现出一种不断上升的状态。高血压作为一种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表现为人体内部血压持续提升,并且以全身小动脉所受压力提升为主的一种独立性、全身性疾病,还具有着并发症较多、致残率高以及患病几率高等明显特征。同时,心理障碍以及社会心理等隐性因素,同样会对高血压疾病带来直接影响,这也成为了高血压患病几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一、高血压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
        1.焦虑以及急躁心理。高血压患者在接受一定时间的药物治疗后,尽管其自身的血压会保持在一种较为稳定的状态,但却很容易出现急躁心理以及焦虑心理,总是想着要早日停止服用各种高血压药物、摆脱高血压疾病所带来的影响。通常情况下,高血压患者由于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一种反复的情况,稍微不注意就会导致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加重。同时,由于高血压疾病见效慢、易反复以及病程长等特点,也会加重患者自身的焦虑心理。
        2.恐惧以及紧张心理。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其在得知自己患有高血压时,通常都会出现一种恐惧心理以及紧张心理,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患者自身并没有做好相应的思想准备,再加上自身对于高血压疾病的了解相对较少,很容易使得患者担心出现并发脑血管破裂、心肌梗塞以及其他脏器损伤病症。同时,部分患者还会担心高血压会对自身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带来影响,担心家庭经济负担会因患病而加重,这种心理负担同样会引发患者出现恐惧心理以及紧张心理,导致患者身体内部的机能出现不良反应,例如内分泌失调、交感神经过于兴奋以及血管收缩等问题,这也会对后续的临床疗效产生影响,甚至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
        3.麻痹以及大意心理。患者在自身血压基本稳定的阶段中,通常都会出现病情好转以及血压平稳等现象,并且高血压疾病所带来的痛苦也会小时,这就使得患者认为自身的高血压疾病已经完全痊愈,导致其忽略了后续的定期复查以及药物治疗,也突破了自身在日常饮食以及活动量上的限制,这种麻痹大意的心理同样会对高血压疾病的治疗带来不良影响。
二、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
        1.对焦虑以及急躁心理的护理。

一旦患者出现了焦虑心理或是急躁心理,护理人员就应当在第一时间明确患者产生急躁以及焦虑心理的主要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展开心理疏导工作。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多与患者进行贪心、沟通,准确把握高血压患者在疾病治疗中所产生的心理变化,帮助患者理解在具体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反复是一种十分正常的现象,绝对不能操之过急,使得患者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工作,并按照医嘱来规范自身行为,在消除急躁心理以及焦虑心理的同时,让患者保持一种良好的情绪以及稳定的心态,提升器其战胜高血压疾病的自信心。
        2.对恐惧以及紧张心理的护理。这种恐惧心理以及紧张心理,会使得高血压患者始终处在一种高度应激的状态中,这也是影响后续治疗工作以及护理工作开展的关键阻碍。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明确患者出现恐惧心理以及紧张心理的原因所在,并积极向患者说明高血压疾病与精神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好的心理疏导工作,让患者在明确诊疗工作与护理工作重要性、安全性的同时,进一步消除自身存在的恐惧心理与紧张心理。
        3.对麻痹以及大意心理的护理。首先,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了解高血压治疗药物的持续时间、基本特点以及剂量要求,使得患者能够明确服用药物与治疗高血压以及巩固基本疗效之间的利弊关系;其次,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耐心劝导,让患者能够按时按量服用治疗药物,并对其定期展开复查工作;最后,要帮助患者养成一种良好的饮食习惯,在控制自身体重的同时,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更好的稳定血压、维持基本的健康需求,还能够帮助患者克服自身的麻痹大意心理。
        4.对抑郁心理的护理。通常情况下,高血压患者在患病时还会出现多种并发症状,特别是那些伴有肢体活动障碍以及脑疾病的患者,其就会认为自身对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了严重负担,进一步引发抑郁情绪的产生,甚至会对高血压的治疗失去信心。针对这种抑郁患者,护理人员就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来诱导患者与自己展开倾诉,并积极与患者的家庭成员加以沟通,通过这种与家属共同努力的方式,来帮助高血压患者建立起战胜疾病的自信心。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可以根据患者的自身喜好,安排一些患者较为感兴趣的活动,从而更好的缓解患者自身产生的抑郁情绪。
        5.强迫症状的护理。部分高血压患者由于自身的脑动脉硬化,导致其产生了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以及感知迟钝等问题出现,对于外界出现的各种刺激性反应过于迟缓,这也属于一种强迫性的老化现象,在促进患者自身动脉硬化的同时,导致其血压进一步升高。这时,护理人员就要及时与患者进行谈心,并尽量聊一些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帮助其尽快恢复自身的记忆力、理解能力以及注意力,而针对那些记忆力消退较为严重的患者,就可以采取实时提醒以及备忘录等方式,降低高血压对患者自身记忆力以及理解力等方面带来的影响。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