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术后疼痛怎么办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5期   作者:徐晓华
[导读] 小儿手术后疼痛会直接影响孩子机体康复效率,延长康复进度同时增加各种并发症感染
        徐晓华
        开江县人民医院  四川达州  636250
        小儿手术后疼痛会直接影响孩子机体康复效率,延长康复进度同时增加各种并发症感染风险;尤其在小儿术后疼痛表现十分明显,在应对防治工作没有做到位的情况下,大概率会为孩子留下严重的心理阴影,使之后续身心健康成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本文将对小儿手术后疼痛的防治应对举措进行全面科普。
1、小儿手术后疼痛应对模式
        现阶段对于小儿手术后疼痛的应对,主要是以多方联合镇痛的模式来体现,即对人体疼痛传导通路做针对性药物或其他方法联合缓解,以达到止痛并防范患儿术后出现各种不良反应目的。该模式常用镇痛药有口服和静脉注射两种,比如曲马多、可待因、强效阿片类药物、右美托咪定等;所用镇痛方法有区域阻滞、硬膜外镇痛、静脉镇痛、安抚镇痛、蔗糖、音乐舒缓等。
2、小儿手术后疼痛的非药物镇痛方法
2.1减低疼痛刺激
        针对小儿手术后疼痛的镇痛,具体实践期间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酌情选择最佳镇痛方式。比如通过减低疼痛刺激,来为患儿营构舒适安逸的环境,术后患儿居住区域必须防控强光、噪音等不良因素,时刻保护患儿皮肤完整性;患儿清醒后时刻观察其是否有渐进性疼痛反应,比如肢体受压、输液渗透、肿胀等,第一时间做好相应处理工作,以降低甚至规避小儿手术后发生疼痛的风险。
2.2饮食糖水镇痛
        对于年纪较小的手术患儿,可通过饮食糖水来为其镇痛,因为甜味刺激可激活人体内源性阿片样物质释放效率,尤其像足月或者稍大月龄的婴幼儿,以及部分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征象新生儿都可在术后引导其饮些蔗糖水,以起到舒缓镇痛的效果。
2.3环抱及安慰治疗
        母亲可做袋鼠式环保的方式,按照温和皮肤接触原理,刺激患儿触觉、前庭、运动系统调节,减低其应激反应,最终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除此之外,也可为术后患儿提供安慰奶嘴,使其通过吮吸奶嘴来逐渐归于平静状态,这种刺激患儿口腔处决提高其疼痛耐受度的方式,也有助于减轻小儿手术后的疼痛症状。
2.4配方奶水吮吸镇痛
        部分体重低且胎龄小的新生儿,由于本身吮吸能力比较有限,母乳喂养困难度较高,且自身所表现出痛感反应比较明显的,便可采取配方奶水并引导其吮吸饮下的方式,来缓解患儿疼痛。


2.5其他镇痛方法
        轻抚安慰患儿,对术后患儿在观察护理期间,任何动作都必须轻柔舒缓,任何可能致痛操作,在正式开始前先要轻抚安慰,以减轻患儿疼痛。针对婴幼儿群体,比如襁褓中患儿可轻轻摇晃、引导其听些轻音乐等都可起到有效缓解患儿术后疼痛的效果。
3、认知干预缓解小儿手术后疼痛
3.1良好的儿童诊疗氛围
        幼儿与成人不同,本身处于发育期,心智、情绪、思维表达并未完全成熟,利用认知干预亦可起到缓解小儿手术后疼痛的效果。比如为患儿营造宽松、自由的诊疗环境,家长时刻陪伴在旁,尽可能减少患儿各种焦虑、恐惧情绪,通过良好的诊疗氛围,使患儿手术后疼痛症状得到有效改善。
3.2为患儿做正向情绪调节
        家长如果未与患儿做实时交流,便会存在加剧其手术后疼痛反应,所以家长必须充分了解学习疼痛相关知识,根据实际情况在术后为患儿做正向情绪调节,比如像患儿传达鼓励、支持、表扬等情绪,使之可以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后续工作,降低患儿手术后疼痛感。
3.3温柔和蔼的治疗护理服务
        医护人员必须温柔和蔼的为患儿施行治疗护理服务,与患儿交流时半蹲、平视,语气轻柔的让患儿精神能够得到全面放松,以此减轻术后患儿疼痛感。
4、自控及医护控制药物镇痛措施
4.1自控药物镇痛
        借助微机功能,按照患儿实际情况设定镇痛药剂量参数,保障镇痛效果完全发挥同时,患儿机体不会出现任何副作用;考虑到幼儿年龄,自控给药需由家长或医护人员操作。比如硬膜外自控药物镇痛,即经骶管裂空或棘突间隙,在患儿硬膜外间隙留置导管做持续给药,一般向腹部或下肢手术的患儿,术后常有中重度疼痛表现症状时便可采取此类方法进行镇痛。而静脉自控镇痛即通过静脉注射镇痛药物,该方法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佳的特点,有利于患儿术后管理,普适性较高,任何全身部位手术患儿,术后疼痛都可使用该方法镇痛,但其应用剂量较大,临床实践期间必须合理控制给药量。患儿皮下有留置针且保护膜固定效果有保障的,可选取皮下自控镇痛,该方法适用于术后疼痛明显,但静脉置管又比较困难的患儿群体。除此之外还有区域阻滞镇痛,即利用可固定导管,将局部麻醉药与镇痛药做PCA泵持续送输至患儿相应神经区域以阻滞疼痛传导,达到长期镇痛的效果,该方法对于医疗人员操作要求极高,必须由临床经验丰富医务人员,按照标准规章正确操作,才可充分缓解小儿术后疼痛的症状。
4.2医护人员控制镇痛
        医护人员可根据患儿疼痛性质、程度合理判定是否为其进行追加镇痛药来止痛,切忌随意追加用药,因为盲目适用镇痛药,很可能导致患儿出现呼吸抑制、恶心 、尿潴留、低血压、神经损伤等不良反应。临床实践期间可依据超声引导神经阻滞,精准定位患儿外周神经、硬膜外间隙、蛛网膜下腔等区域,观察其局麻药物扩散情况,以此来为术后有疼痛症状患儿的镇痛护理提供有利参考依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