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芬
江油市第四人民医院 四川 绵阳 621702
儿童用药对象可以根据年龄分为新生儿、婴儿、幼儿、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几个阶段。总体上看,儿童的生长发育正处在关键期,新陈代谢旺盛,对于药物的吸收和代谢与成人有较大差异,同时对于某些药物也比较敏感,因此在用药过程中需要谨慎。儿童患病时普遍病情较急,特别是婴幼儿容易烦燥和哭闹。家长会十分焦急和担心,容易出现滥用药物的问题,不仅无法起到治病的作用,反而会造成用药不良事件。所以需要家长朋友需要掌握一定的儿童用药知识,合理用药、安全用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一、儿童用药的特殊性
儿童一般指的是年龄在14岁以下的人群,用药依从性较差,用药剂量不容易掌握,并且对药物作用较为敏感。用药过程中容易出现皮疹、呕吐、腹泻、过敏等药物不良反应。新生儿(出生后28天内)以及婴幼儿(28天至3岁以内)的生理和代谢过程变化迅速,生长发育较快,自身器官功能和生理功能发育在逐渐完善。与成人用药相比不仅存在药物减量或不能使用的情况,在药物选择上也有一定的特殊性。如在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中,患儿呼吸道相对成人狭窄,在炎症情况下粘膜肿胀、分泌物增多,所以在使用呼吸道镇咳袪痰治疗药物时,要以祛痰为主,保持呼吸道畅通,要避免使用中枢性镇咳药物,以免阻塞气道,使得喘憋加重。另外,婴幼儿如果发生腹泻时,不能过早使用止泻剂,以免增加肠道毒素吸收,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二、儿童用药安全知识
在儿童用药安全方面,需要家长朋友给予高度的重视,一定要正确认识儿童用药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结合儿童身体构造特点和发育情况,在医生的医嘱下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儿童用药安全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六点。
1、遵医嘱、使用儿童专科药或儿童剂量。
很多家长在给儿童服药的时候,会将其当做成人的缩小版,自主减少药量或给予成人的一半药量,这种做法不恰当的。因为儿童的肝肾发育尚未完全,药物的吸收和代谢与成人不同,对于药物敏感度要远远高于成人,在无医师指导下盲目给药或减少药量可能会造成治疗失败或药物过量导致用药不良事件发生。所以,在给儿童用药时,首先建议遵医嘱,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重优先使用有儿童剂量包装的药品或儿童剂量的普通药品,并且在服药前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不得根据病情自行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
2、不能联合重复使用退烧药
在日常生活中,感冒发烧为儿童常见疾病,患儿常常出现哭闹不止或精神不好甚至抽搐等情况,家长朋友也万分焦急。常常刚喂了感冒药或退烧药,未到4-6个小时的服药间隔时间又再次加用退烧药物,或两种退烧药同时服用。临床上常用的儿童退热药物有两种,对乙酰氨基酚颗粒/滴剂或布洛芬颗粒/滴剂,二者同属非甾体抗炎药,作用机制相同。目前各国儿童退热药使用指南均不推荐两药联合或交替重复用于退热治疗,因为较单药使用没有显著的降温效果且增加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更有可能导致儿童肝肾功能损害。如果在按医嘱使用药物后退热不明显,建议可加用物理退热的方式以及给患儿适量多饮水,如果仍未退烧,建议即时就医。
3、切忌使用糖水、果汁等送药。
很多药物是很苦的,儿童在服药时会产生十分严重的抵触心理,喂药的过程十分艰难,尤其是一些还不会说话的婴幼儿,他们只能通过肢体动作去做出抵抗,家长的言语沟通往往起不到作用。为了让儿童可以顺利的服药,有些家长会使用糖水、果汁或者牛奶等味道甘甜的液体进行送药,这些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因为糖分会抑制一些药物的吸收,影响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在肠道中的吸收效率,同时可能与药物中的部分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有毒物质。再比如牛奶中含有的蛋白质和脂肪酸等成分,会在一些药物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影响其正常吸收。
4、不能强行喂药。
在给儿童用药的时候,一定不能在儿童哭闹的过程中进行喂药,容易使得药物呛入气管,可以造成儿童呼吸道堵塞,严重的可以导致儿童窒息死亡。还有一部分家长会选在在儿童睡觉的时候喂药,这样操作也是不安全的,因为药液会对儿童舌、喉等部位神经的产生突然刺激,从而引起喉部痉挛。所以,在对儿童进行喂药的时候,如果是婴幼儿,需要在其吃饱、情绪好的时候喂药,而年龄稍大一些的儿童,家长在喂药之前可以与其进行沟通,说明吃药的必要性,商量着让其主动吃药,增加用药依从性。
5、抗菌药需要慎用。
在儿童服药的问题上,很多家长都存在自行服用抗菌药的行为,容易造成抗菌药物滥用和不必要的药物不良反应。实际上,抗菌药的使用需要具有一定的指征,需要严格用药、规范用药。儿童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药物吸收和排泄功能均不完善,如果滥用抗菌药不仅会导致细菌耐药还会加重儿童肝肾负担以及可能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在普通感冒的治疗过程中,90%的感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是完全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的。如果患儿在服药后仍未好转或病情加重,建议及时就医,在医师指导下合理规范用药,切忌家长自行购买抗菌药物。
6、不能将药品和糖果弄混淆,防止儿童误服药物
在对儿童进行用药的时候,一定不能将药物和糖果弄混淆,用糖果哄骗幼儿,说药物是糖果,哄着儿童吃药。这样一来,儿童容易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药物就是糖果,在没事的时候就拿药物当糖果吃,尤其是一些水果味道的药物等,导致过量服药容易造成儿童肝肾功能受到损害。所以,在给儿童服药的时候,一定要如实告诉他们为什么要服药,并且在服药后将药物保存好,放在儿童够不到的地方,或者是儿童打不开的抽屉里。如果发生药物误服情况,应保存好误服药物种类或包装,第一时间送医,由医务人员采取措施及时救治。
三、结语
儿童用药安全知识是每一个儿童家长和监护人都应该掌握的医学知识和常识,需要牢记于心,在平时的生活中合理地指导儿童用药,确保药物的正确使用。另外,家长在给儿童用药之前,需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对药品的主要成分有一定了解,同时需要对药物的使用禁忌、不良反应等有一定认知,才能做到科学用药,保障儿童用药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