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树种在生态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叶际库
[导读] 摘要:近年来,城市生态园林绿化越来越被政府重视和城市居民关注,这在生态园林绿化中苗木种类选择和园林绿化景观效果上越发凸显。
        温州生态园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浙江省温州市  325000
        摘要:近年来,城市生态园林绿化越来越被政府重视和城市居民关注,这在生态园林绿化中苗木种类选择和园林绿化景观效果上越发凸显。越来越多的外来树种在城市绿化中占据重要位置,致使乡土树种逐步丧失了其应有的地位。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各有所长,如何选择树种颇有争议。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乡土树种在生态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关键词:乡土树种;生态园林;绿化
        1、引言
        乡土树种的生长期更长,尤其是自然分布的树种,已经在当地自然环境中得到了磨练,经受住了各种各样的自然气候的考验,可以说是身经百战,已经与当地的气候、水文和土壤环境融为一体,成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对于一些本身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更是如此。因此,乡土树种在漫长的时间内,做出了对自然环境的最优选择,能够更加稳定地在当地自然环境中生长、繁殖,在人工林项目或者园林绿化项目中的种植成活率也更有保障。
        2、乡土树种的含义
        乡土树种是指本地区天然分布的树种或者已引种多年且在当地一直表现良好的外来树种、经过漫长的自然淘汰与环境选择,与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土壤环境相适应而自然传播稳定。乡土树种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抗逆性、多样性、观赏性、珍贵性、经济性,是构建当地森林群落不可替代的主体,在美化环境中应该扮演主角。乡土树种在担负着美化功能防护功能以及生态功能的同时,在建设山水园林城镇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总体而言存在认识不够,推广不力,应用不广,成效不显、特色不亮等问题,开发利用任重而道远。我们有必要采取系列举措,建立长效机制,强化开发应用,充分发挥乡土树种的优势与功能。
        3、影响生态园林绿化中乡土树种应用的主要因素
        3.1、树种因素
        部分乡土树种自身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导致其无法大规模应用于园林绿化之中。一是美学价值不高,缺乏较良好的观赏性;二是成材较晚,生产速度极慢;三是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很难实施快速、有效的防治措施。
        3.2、人为因素
        部分园林管理部门在选择绿化树种时,对植物不能进行科学的分类。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园林工作者单纯地认为外来树种才最有档次、最具观赏性和借鉴性,受个人主观意愿影响,单方面认为乡土树种档次低、观赏性差且缺乏特色。
        3.3、市场因素
        引进树种使得外部树种市场发展越来越好,进而导致乡土树种无法形成规模化市场,采购时苗源极少,树种推广率极低。
        4、乡土树种在生态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4.1、创新园林绿化工程
        实现园林绿化工程概念创新,要想体现乡土树种的应用价值,相关政府和部门必须引导提高园林绿化部门当地乡土树种的认知和重视,实现园林绿化工程概念的创新,并且提供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有效应用所需的基础帮助。因此,地方相关林业部门需要大力宣传当地乡土树种,相关政府部门通过组织当地园林工程单位开展专题讲座的方法宣传乡土树种,从而帮助园林工程单位正确认识当地树种,实现对当地园林绿化项目发展的巨大效益,使各园林工程单位的职工能够从根本上认识当地的树种。为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4.2、研究好乡土树种发展
        乡土树种的研究与开发也是提高乡土树种在园林景观生态工程中应用效果的重要举措。我国园林绿化单位在重新认知乡土树种重要价值的原则上,经过乡土树种与景观工程设计与建设的完美结合,以及乡土树种与其他树苗、树种的合理科学配置,充分运用乡土树种在我国园林生态绿化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与创新方法,通过科学合理的配置和设计,乡土树种散发出在园林生态绿化工程中的光和热。如今,国内花卉植物的种类已经突破25万种的大关,可被罗列于植物园内的还不足五千,这显然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不相符合,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国内还没能充分发掘出自然赋予的财富,对生态的保护力度也极为薄弱,很多木种都在荒废中,有待开发。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尽早制定成熟、系统的政令,起到引导与规范的效果,推动研发进程,让更多乡土树种得到培育、优化,对比各类职务,认识到他们的价值所在。早在21世纪初,上海就走在了前列,率先在这条道路上进行了摸索与尝试,并斩获了可观的成效,给绿化行业新增了180种选择,为绿化事业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助力。事实上,目前还有很多野生的树种,蕴含着巨大的价值有待去开发,这就离不开系统、严谨的战略部署。
        4.3、政府部门发挥作用
        以政府部门充分发挥的宏观调控作用为前提,进一步提高了当地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的效果,并且为当地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应用营造了良好的条件。其具体实施措施,可以通过确定园林绿化项目中乡土树种的优选,提高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应用概率。
        4.4、建设规模性的乡土树种产业
        建立当地树种的大规模产业化开发,同时也是促进当地树种在园林绿化工程中使用效果的关键举措。因此,在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本地树种产业化的同时,政府部门也必须对其进行调控,进而起到控制当地乡土树种市场价格的作用,防止在科学规划不全面的基础上,导致短期内乡土树种植树火爆,但因持久性不佳,这种火爆的局面稍纵即逝。基于此,我国地方林业部门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为当地乡土树种产业提供技术和财政支持,从而达成地方乡土树种规模化产业发展的目标。
        4.5、对乡土树种进行品种改良,获得更多潜在价值
        植物不仅仅具有绿化的作用,在城市建设中,应当在发现乡土树种的绿化价值的同时挖掘更多的潜在价值,比如,观赏价值,品尝价值等等。这些也可以适当的在城市绿化中体现,在实现绿化作用的同时,增加更多的潜在价值。
        4.6、提高乡土树种种植率的措施
        一方面,提高乡土树种的重视力度,加大乡土树种的研究投入力度。政府部门可对乡土树种苗木给予优惠和支持政策,鼓励林业企业加大乡土树种的投入力度,改善乡土树种苗木紧缺的现状。对于一些乡土树种繁育过程中的问题,林业部门应构建资源整合的渠道,整合社会上的人才、资金、技术、设备以及市场中介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乡土树种各种难题攻克提供更多的途径。
        另一方面,注重乡土树种的保护和利用。乡土树种的保护主要抓住 2 个方面:一方面是政府机构和林业部门的法律法规和监督管理作用。制定和完善乡土树种的法规和措施,警醒社会民众,约束和制裁社会民众破坏乡土树种的不良行为。另一方面继续加大对社会民众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广大民众保护乡土树种的思想意识。乡土树种的利用要从规划和设计环节入手,从生态性、美观性和经济性方面综合考虑,优化树种配置,注重季节景观变化,为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贡献更多的力量。
        5、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也逐步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乡土树种,即在一个地区种植了很长一段时间,能够生长繁殖良好,并完全适应当地的生态和气候环境的树种植物。假设能将这些乡土树种应用于生态园林绿化工作中,可以大幅度提高其适应能力和性能。当前阶段,我国还没有认识到这一层面,在建设理念上还相对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园林工程建设的发展。生态园林建设可以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有利于人们的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张楚涵,田飞,王振宇.乡土树种在生态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07):126-127.
        [2]韦春凤,黄莹.桂林市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造景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7(02):130-131.
        [3]刘秀梅.乡土树种在节约型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6(18):127.
        [4]徐红,顾军.乡土树种在生态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讨[J].南方农业,2015,9(33):56+58.
        [5]铁筱睿,李建.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浅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5(10):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