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优化措施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牛妮妮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公路尤其是农村公路的规模,已经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快速缩小,部分领域已经实现超越。
        榆林市公路勘察设计院  陕西榆林  719000
        摘要:目前我国公路尤其是农村公路的规模,已经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快速缩小,部分领域已经实现超越。我国农村公路发展到了新的起点,已经具备由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的发展基础,亟需通过优化投资结构、转变增长动力、坚持绿色主导、增强融合能力,推动农村公路行业高质量发展。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优化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优化措施
        引言
        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应加大农村经济规划与建设,公路交通体系的规划与建设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充分规范农村公路设计,严格按照公路安全设施建设标准以及各省市建设要求,优化公路安全设施建设方式,发挥公路在农村经济中的促进作用。
        1 农村公路品质工程创建思路分析
        1.1重视工程的质量与安全
        品质工程是追求工程内在质量和外在品味的有机统一,重在实现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社会认可的建设目标;同时,工程质量与安全保障在整个评分标准中,也是打造品质工程最重要、最基础的一个环节。因此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即使工程质量、安全不被作为品质工程项目打造的亮点,也要作为重点工作,贯穿整个建设工期。对于农村公路而言,交通安全意识差和农村公路安全设施不完善、不合理是影响农村公路运营安全的主要原因;而耐久性提升则是保障工程质量、提高公路使用年限的重要措施。从目前建设现状来看,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格、质量通病、施工规范化程度差是影响农村公路耐久性的主要问题。基于以上考虑,在建设农村公路过程中,需要从现有质量、安全问题出发,制定符合项目特点的安全性、耐久性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农村公路交通安全事故和质量问题。
        1.2普通出行道路
        农村公路是为满足农村基本生产、生活需求而提供的公共基础设施,因此安全性、舒适性和工程质量是其考虑的重点,这也是所有道路的基本要求。1)安全性。农村公路常存在急弯、陡坡、高边坡、临河等不良路段,且缺乏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给农村公路的交通管理造成了困难,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安全出行。因此有必要针对农村公路的状况,对交通安全设施的位置、数量、材料等进行明确规定。2)舒适性。随着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行车舒适性也成为了群众的关注点。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农村公路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经济成本和工程特点对道路线形、结构和便民服务设施进行合理规划,为群众出行提供一个舒适、开阔的环境。3)工程质量。早期农村公路在建设过程中对工程质量的控制监管不够到位,导致公路建成后质量事故频发,在社会上造成负面影响。
        2 目前农村公路安全设施建设现状
        与城镇地区相比,农村公路修建过程中,在安全设施的建设方面虽然有了很大改进,已逐渐认识到安全设施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公路设施的实际建设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农村公路修建过程中存在设施不完善、设施损坏、设施设置不满足规范要求等情况。典型病害情况包括以下方面:交通标志系统不完善,标志牌缺失、标志牌设置位置有误、标志结构损坏或倾斜、标志板损坏、标志板反光膜有污渍或破损、标志牌被绿化遮挡、标志版面信息过多或不符合规范;标线缺失或模糊现象;波形护栏存在护栏缺失、损坏,护栏结构设置不当、端头反光膜缺失现象。对未设置安全设施的项目,应按照设计原则、规范要求进行安全设施设计。对已设置安全设施的路段进行检查,拆除更换不符合要求的安全设施,增加缺失的安全设施,尽量利用符合要求的安全设施。


        3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优化措施
        3.1推进公路管理创新
        一是加强路网运行监测和基础设施安全监测技术应用,包括通过基于现代通信信息技术构建路网运行监测检测体系,加强对事故多发易发路段、重点路段的动态监控,构建恶劣天气下高应变路网规划及预警体系,提高路网韧性和运行可靠性,同时不断优化、完善农村公路安全设施的设计、设置,提高路网安全水平;加强重要公路路段和桥涵基础设施技术质量状态的安全监测,特别对山地、多雨雪等敏感地,实时评估基础设施安全风险,精准发现,及时制定相应的养护和管控措施,提高路网应急处置能力。二是探索创新,在不扩建增加用地的情况下实现道路扩容,提高繁忙路段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利用智能感知、智能控制等技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实现公路智能化扩容。三是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管理,针对不同公路的区域差异性,制定不同的公路管理、实施和养护方案,提升路网运行效率。
        3.2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
        1)标志设计:完善现有标志系统,在急弯、陡坡等视距不良路段,增加各类警告、禁止标志;在村庄、学校、农耕路等重点路段,设置相应的标志和其它交通安全设施;根据最新规范完善平面交叉口指路标志等。2)标线设计:标线设计过程中要求重新施划各线路沿线模糊与缺失的标线;每15m进行断开设置排水缝,断开长度为5cm。可跨越同向车行道分界线用于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人行横道线设置于道路交叉路口和行人横过道路较为集中的路段,为白色平行粗实线(即斑马线),宽度为400cm,线宽为45cm,线间隔为60cm。3)护栏设计:完善道路路侧防护,结合公路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公路的平纵面指标以及公路建成通车后运行情况,按照交通安全设施最新规范,合理选择路侧护栏结构形式与护栏长度,并设置相应的视线诱导设施等。
        3.3制定科学的工程进度计划
        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对优化交通安全设施同样重要:①制定单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在制定工程的总体进度计划时,要细化分解整个工程项目,对每一项单项工程进行精细的时间成本计算,按照每个单项工程之间的前后顺序安排具体的作业时间,保证整个工程按照进度计划进行。②每项工作之间的协调配合。在制定每个单项工程的进度计划时,要严格按照工程总体进度计划为依据,具体可以依据总体施工方案、施工工艺、资金调拨计划、施工总设计、总进度计划等方面来制定。
        3.4工程每个阶段的质量控制
        严格的质量控制也是优化交通安全设施的重要措施:①工程的准备阶段。在农村公路工程的准备阶段,对工程的质量控制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对工程中的每个工序制定质量责任制;二是严格审核整个工程的相关资料,针对工程图纸进行会审和交底;三是制定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②工程的施工阶段。控制工程质量的重点环节是施工过程,在施工过程中要制定以下措施:在上一个工序完成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开始下一道工序;制定关于工程的质量标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制定缜密、合理的施工方案,保证在工程建设中能够顺利施工;严格遵循“三检”制度,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达到质量要求;③竣工验收阶段。在农村公路竣工验收的过程中,对工程的质量控制也同样重要。工程技术人员要整理归纳整个工程的相关资料,依据签订的合同条款来对工程进行整体验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中,运用多种优化措施,通过建立合理、科学的管理制度,能够很好地解决工程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使农村公路交通状况得到根本改善。
        参考文献:
        [1]裴树雨.农村公路管养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
        [2]庄飞.农村公路管养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9.
        [3]李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质量评价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9.
        [4]李景春.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179.
        [5]桂零.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12):186-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