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方法与措施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翚富丽
[导读]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工程的造价管理及工程的质量控制逐步成为工程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
        身份证号码:45080219850711XXXX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工程的造价管理及工程的质量控制逐步成为工程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加强对工程的造价管理及控制,进一步提升整体工程质量的同时,降低工程成本,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但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机制仍存在部分问题,主要问题为造价人员的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管理机制存在漏洞,职权划分不清;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应对以上问题进行完善,建立良好的工程造价管理机制,实施全过程的造价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监督管理
        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能力的提升,使得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应对建筑工程项目实现全过程的造价管理,通过对各个阶段的成本控制,企业可进一步实现对建筑成本的控制。监督管理部门应对现场的人力、资源、机械等资源利用进行管控,避免资源的浪费,降低工程施工成本。
        1 建筑工程造价的意义
        在建筑工程准备阶段,建筑工程造价影响投资方的经济利益;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工程建设成本直接影响到承建者经济利益。所以为促进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应实现对建筑工程項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尽可能实现投资方与承建方的经济利益最大化,推进整个行业的经济发展。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应协调各个部门间进行沟通、合作,使得管控过程具有合理性。施工单位应在施工过程中对于资金进行相应的分配,制定施工成本控制计划,确保工程造价监管质量。
        2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造价人才的欠缺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项目的种类不断增多,对于建筑行业人才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但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造价方面人才培养速度较为缓慢,逐步出现专业人才紧缺的现象。由于专业人员的缺失,且工程造价行业待遇优厚,进而引发了近年来的考证热潮。致使部分造价工程师只有执业证书,却无造价管理经验。另外,我国建筑行业种类较多,不同建筑项目对于造价管理人才的要求也不尽相同。部分造价人员仅对建筑行业中一到两类工程项目熟悉,较难对建设项目总造价进行管控。部分造价人员对理论知识了解较多,但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使得造价管理过程不够完善,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2 管理机制存在问题
        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部门较多,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时,需对多个部门间进行相互协调,协调过程中会存在相关的问题。其次,部分企业对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放在结算阶段,忽略了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控,使得成本控制质量不高。企业在制定管理机制时,没有实现管理制度的统一性,以及对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进而对整个造价管理过程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2.3 监督机制的缺失
        企业应加强对工程造价管理流程的监督管理工作,从而控制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建筑成本。部分企业由于缺乏相关的监督管理及时,使得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漏洞未被及时发现,施工现场出现资源利用不充分,环境污染较严重,构件质量不符合规范等现象。
        3 加强工程造价的管理措施
        3.1 建立高素质的造价管理组织
        企业应针对建筑项目特征,建立高素质的造价管理组织,结合造价人员的职业素养,进行分门别类,使得造价人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于项目造价管理过程进行严格把控。企业应定期进行相关的造价管理培训,并对造价人员实行定期考核制度,以确保造价人员的素质,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专业性。此外,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还应具备财务管理知识,施工工艺以及建筑市场的发展趋势。企业应着重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升造价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使得施工过程中造价管理问题发现及时,降低项目存在的风险,提升企业整体经济利益。
        3.2 实施全过程造价管理制度
        应对整体建筑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造价管理,重点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进行动态管理。首先,在建筑设计阶段,应重视设计方案的编制,原材料的选取。设计方案编制时,应结合施工现场踏勘报告,重视施工现场温度、湿度等自然环境,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在原材料选取上,应考虑材料的性价比以及材料是否易选取,重视材料的运输费用,降低施工成本。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控工作十分重要,造价管理人员应在施工前制定成本使用计划,施工技术人员应根据成本使用计划制定施工方案,确保资金合理周转的同时确保施工工期。施工技术人员应根据成本使用计划对现场的人力、材料、机械等资源进行相应的分配工作,并派专人进行监督,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此外,还应加强对工程变更管理,发生变更时,应先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确保变更的合理性,收集相关材料以及变更审批手续,为后期结算打好基础。竣工验收阶段时,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对整个工程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对施工过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处理。企业应重视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将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
        3.3 完善监督机制
        企业应加强对造价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工程造价管理的合理性。企业应制定相关的管控机制,并进行相应的落实工作,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在制定管理机制时,应对整个施工项目进行专业性分析,全方位调查,提升管理机制的合理性。在进行监督管理时,应重点核实材料的使用量,消耗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相关的资金统计,确保资金利用率。在施工前期,应对造价人员制定的资金使用计划、施工人员制定的施工组织设计等技术资料进行重点审核,确保施工过程中资金链与施工步骤的匹配程度,降低整体项目施工工期延后风险。
        结语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工程造价管理起到关键性作用。为保证企业经济利益,应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降低施工成本。企业应加强对工程造价的人才培养,建立职业素养高的造价管理团队,充分利用造价管理人员的优势,保证工程造价管理质量。企业还应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对于建筑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对造价监督管理制度进行落实。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更好的监督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为整个建筑行业的工程造价监管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整体建筑行业的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