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山东济南 271100
关键词:基层单位;档案工作;监督和指导;措施
引言
基层档案管理工作对基层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所以要高度重视基层档案管理工作。对于管理中的不足要加以改正,使其规范化、科学化运行,确保基层档案管理工作平稳有序地推进,为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好服务。
1、基层单位档案工作规范化的意义
1.1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主要工作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档案工作的职责是为档案信息提供安全保障。有四个原则分别是:没有损失,没有损害,没有混乱,没有分散。档案工作人员应该小心谨慎的管理档案。档案工作者应当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保密意识,才能保证手中信息的绝对安全。
1.2档案工作规范化
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一个工作,需要大的人员和财力的注入,加强档案管理创新,是为了更简单、更快捷的发展。档案管理存在于各行各业,而对于管理档案的人员,却不能确保每个管理人员都是专业的,常见的档案管理有企业档案管理、学校档案管理、部门档案管理等,在这些管理上,就需要有创新的思路,来对管理进行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以及安全化,通过档案管理规范化工作的创设与实施,能够大幅提升基层单位档案工作的水平与质量。
2、基层单位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基层档案管理意识薄弱
过去基层地方政府以改革发展为中心,重视地方的经济建设,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有些管理人员认为基层档案管理工作只是一些简单的记录工作,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没有作用。甚至有一些领导也存在这种心态,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处于无人重视的境地,工作流程混乱。
2.2基层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我国基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主要原因在于基层档案室的人员配置随意,相关人员大部分都是兼职的,导致档案室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技能,无法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而且档案室人员流动过于频繁。当新进人员刚熟悉了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又给他们分配其他的岗位,使得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稳定的管理人员,不利于管理工作的进行。
3、基层单位档案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措施
3.1加强依法治档意识
为促使基层单位档案工作监督和指导工作的有序进行,要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依法治档意识。基于此,要通过加强依法治档意识,促使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在强化依法治档意识中,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第一,档案监督指导工作人员,要对不同相关法律法规有正确认识,了解法律法规内容,这样才能确保在各项工作的开展中,能够在法律允许范围下进行。与此同时,能够严格按照相应法律法规,展开相应监督工作与指导工作。能够利用法律的武器,对于违法行为加大打击力度,对执法文书等进行规范,为我国档案事业的更好发展打下基础。第二,针对档案监督指导立法工作要积极推进,加强制度改革工作与创新工作。确保立法以及法律法规,能够与当今档案管理工作相匹配。确保相关档案部门,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避免违法行为的出现。
3.2加强事前监督与指导
(1)对沟通交流渠道进行完善,促使各个工作人员之间的有效交流与沟通,这样工作人员能够对档案实体情况以及档案工作变化情况有正确认识,将动态监管工作更好落实。(2)对基层单位要做好相应梳理工作,这样才能形成相应的档案监督指导网络,市区以及县区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档案工作调研情况要定期进行,可以每年进行一次。从而对本地区实际档案情况有正确认识,同时对基层单位档案工作台账进行完善。(3)对于事前监督和指导对象,要及时对其进行划分。针对不同类型的档案,工作人员可以对管理内容做出优化,促使每一类档案内容都能够有专门工作人员负责,使得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可以得到障。(4)对档案监督指导工作的展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年度规划工作,明确工作对象、明确工作范围、明确工作内容并且明确工作重点。做到对各方面工作的明确,才能将管理工作更好落实。
3.3完善基层档案管理制度
基层单位应该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依靠制度推动档案工作规范开展,按照《档案法》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要求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制度。加强制度建设,使各项工作流程更加完善和优化,确保进行标准化管理。为了解决档案管理中各类档案引起的混乱问题,应采取分类管理措施以方便使用和检索。为了解决文件的安全问题,有必要对保密的重要文件进行处理,针对不同的层次采取不同的措施。强化监督作用,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不仅要确保团队合作,还要相互监督,严格落实档案管理各项制度,确保档案的安全。
3.4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档案人员要精通管理流程和方法,对档案收集、整理、统计等步骤熟练掌握,了如指掌,在此基础上掌握档案管理的方法,在当前档案种类不断丰富的情况下,善于探索、大胆创新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技巧和技能;档案人员要加强专业档案知识的学习,熟悉理论档案学和应用档案学,还应通过各种渠道听讲座、参加研讨会,获取最新的、最前沿的研究动态,提高科研能力;档案人员还应具备过硬的实践技能,具有独立运用相关档案管理软件的能力,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才能实现信息化建设和对电子文件的管理。单位领导多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学习机会,通过集体培训、外出学习、激励个人自学等多种途径,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管理能力,使他们胜任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也可以适当引进研究生、博士等高学历、年轻的专业人员,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3.5完善信息化档案管理体系
基层档案的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新时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将其放在事关新时期各项工作平稳发展的高度,保障档案管理信息技术建设的尽早实施。基层档案管理中为确保档案信息化的建设进程,应首先赋权档案管理部门,提升部门的地位来推动档案管理的成效。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在基层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前期,应建立完善的纸质档案转化管理办法,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推行实现对这一海量资源的数字存档。这不仅关系到基层档案管理效力的延续,更关乎未来档案资源开发的集成。
结束语
信息时代,档案信息化,便于开展社会保障工作,更好地实现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交流,基层单位要充分认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大基层档案监督、指导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才能不断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窦兴春.管档守史为民服务谱写新时代档案事业发展新华章[J].档案与建设,2019(11):63-65+69.
[2]王子肖.对基层单位档案工作监督和指导的几点认识[J].科技档案,2019(04):33-37.
[3]贾传凤.谈基层单位档案工作的监督和指导[J].科技与企业,2019(12):79-80.
[4]王子肖.谈基层单位档案工作的监督和指导[J].档案天地,2019(12):51-52.
[5]赵丽萍.加强监督指导 提高基层单位档案工作质量[J].北京档案,2019(03):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