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谈水利水电工程现场安全施工管理方法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王博
[导读] 摘要:水利水电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居多,如不妥善管理则无法为人员安全提供保障,还会影响施工进度。
        陕西省泾河工程局  陕西咸阳  713800
        摘要:水利水电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居多,如不妥善管理则无法为人员安全提供保障,还会影响施工进度。本文从人员安全意识、施工安全管理难度、交叉施工现象、材料管理制度四个方面分析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顺利实施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希望能够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引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我国节水政策的有效实施,需结合机械设备、现场环境、材料管理、施工技术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系统化的分析,明确施工现场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调整安全管理对策,在施工中做好人员的安全防护,评估水利水电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保证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率。
        一、造成水利水电工程现场安全问题的原因
        第一,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在实际施工中,为行动方便,并没有配备全套的安全装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施工速度,但是无法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另外,施工现场安全警示牌的悬挂并不完善,很多危险场所并没有进行标示,施工人员可能在无意识中接近危险,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第二,现场施工安全管理难度大。水利水电施工现场环境具有多样化的特征,施工人员多为农民工,流动性较大,并没有将安全作为施工现场的核心开展后续工作。难以实施有效的安全监管。第三,多工种交叉施工现象。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工期长、范围广,需要多个工种同时作业确保施工质量,降低施工中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但这种施工方式增加了现场安全管理的难度,各部门之间如果难以协同合作,沟通效率较差,则会埋下大量安全隐患,无法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有序进行。第四,缺少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所使用的原材料和设备多种多样,如没有专业人员对其进行统计,很难强化现场材料和设备的管理。水利水电工程企业在采购材料和设备时,没有从施工强度、质量、密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过于注重在成本上的管理,对于新型施工材料、自动化设备的使用较少,无法很好的为施工现场提供安全保障。
        二、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现场安全施工管理的对策
        (一)培养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水利水电工程应从人员角度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培养施工人员安全管理意识,确保其在工作中可以遵守施工流程和规范,避免出现无防护作业的情况。
        1.培养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
        施工现场材料众多,应根据生产需求合理设置消防通道和防火标志,并向施工人员准确传达。在人员作业过程中,应保持不同区域与建筑物之间的安全防火距离,一般用火作业区的安全距离控制在>25m,仓库区、可燃材料放置处的安全距离控制在>20m,易燃易爆材料放置处的安全距离控制在>30m[1]。同时委派专业人员监督施工人员对安全距离的控制,如有不遵守的情况应勒令其停工,并接受相关安全教育考核。
        2.培养施工人员的用电安全意识
        电力的应用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不能科学合理的安排用电管理要求,可能会造成工程停工,甚至危害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需加强重视。水利水电企业在施工前应制定完善的施工用电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并要求从事电气作业的工作人员持证上岗,降低作业中的误操作率。在施工现场安装临时变压器时,应注意设置距离地面0.5m的高台,并在周围装设高度>1.7m的栅栏,于栅栏上悬挂“高压危险”的警示标志。另外,应杜绝在施工用电区域使用泡沫灭火器,选择更适合电气的灭火器材,保证一旦发生意外能够妥善解决。


        3.培养施工人员的高空作业安全防护意识
        高空作业是指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作业时距离地面超过2m,不同距离内其作业级别也各不相同,施工人员需明确高空作业标准,提升自身安全防护意识,在高空作业时佩戴保护设施,保障自身生命安全。常见的高空作业类型有:强风作业、夜间作业、带电作业、抢救作业、高温作业、暴雨作业等,不管哪一种类型,施工人员都应该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在临空边缘处设立>1.2m的防护栏杆,确保工作人员戴好安全帽、拴好安全带,控制好与带电区域的安全距离,在施工安全标准的基础下,完成高空作业,保证生命安全。
        (二)完善水利水电施工安全制度
        完善的制度可以保证企业经济建设的正常运转,水利水电工程也应该遵循这一规定,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全面化的安全管理制度,坚持安全第一的基本原则,切实发挥制度的科学性和规范化。第一,水利水电工程需制定岗位责任制度,由专业领导带领安全小组开展培训工作,帮助组内员工明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并于体系内对其行为和工作进行约束,确保每一名员工都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自身价值,强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安全性。第二,建立辅助控制体系,确保各部门在施工中的辅助作用[2]。利用体系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划,结合财务部门、监理部门、运行管理部门建立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发挥大数据技术在财务数据分析中的重要作用,准确分析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针对性调整,实现在不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压缩施工成本,保证施工安全。第三,完善施工现场的巡查工作,强化水利水电工程企业的安全检验和巡查效率,重点对施工人员的操作进行监管,确保对于机械设备、施工技术的应用符合相关规定,提升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综合效果。
        (三)科学安排各个施工环节
        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施工中设计到的环节较多,每个环节在其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彼此之间相互平衡、协同发展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应明确各部门的基本职能,根据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对施工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部分,要预先分析并制定施工计划,完善施工风险的应急预案,确保每个部门都能发挥其最大功能,避免出现交叉施工、分工不明确、施工内容重复等问题。同时,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者需要借鉴其他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优秀经验,分析目前其他工程中已经出现的施工问题,并结合自身施工内容,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风险预测,将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自动化技术融入于施工全过程中,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立在各项精准数据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实现施工资源的合理化分配,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提供长久保障。
        (四)严格把控施工现场材料设备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在开始施工前,对施工材料、机械设备有明确的规定,进出施工现场的材料和设备都需要经过严格而细致的检查,确保所使用材料的质量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施工设备的运行状况良好,降低施工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概率。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的材料或设备,要禁止其进入施工现场,并结合材料寻找对应负责人,确定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并及时调换。同时,水利水电工程企业应该委派专业人士定期对施工现场材料放置位置、材料保存情况、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监管,加强机械设备的日常检修与维护,确保材料和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安全事故,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3]。
        结束语:综上所述,人员是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顺利完成的基础组成部分,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对其生命安全的重视,创新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方法,形成科学化、全面化、系统化的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解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保证施工安全质量和人员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程新景,汪明,徐文成,等.水利水电工程现场安全施工管理方法[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49(06):80-81.
        [2]王黎.小议水利水电工程现场安全施工管理方法[J].农家参谋,2020(15):222.
        [3]吴依楚.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分析与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0,48(04):171-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