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秀湖点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下促使我国城市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将为城市居民构建更加方便、舒适的宜居环境,更好地提升城市生活的幸福指数。作者在本文中研究如何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提升我国城市治理能力,实现城市治理的现代化,为我国城镇化高质量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引言
智慧城市是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智慧城城市可使城市运行体系高效运转,各类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各类主体积极、主动、顺畅地协同创造。因此,研究智慧城市及其提升地方政府治理效能具有时代的意义,也将是未来城市建设的重要研究方向。
1智慧城市的内涵和功能
智慧城市主要是指通过利用以大数据等为核心的新技术来改变社会主体之间的交互方式,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和智能水平,对于城市生态、公共安全、公共服务、社会活动等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迅速而智能的反应,进而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建立一个低碳、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通过技术的创新应用来驱动实现,而智慧城市作为数字城市的高级阶段,其对信息化和数据化的要求更高。在这个阶段上,数字城市与物理城市相互交融,从而形成了一个虚实合一的空间。在此空间中,现实世界的人与物将被实时感知与发现,进行相应的数据化及大数据分析,从而能够为人类生存、发展、社交和文化这四大类职能提供的相应的社会公共服务。城市还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解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落实智慧城市建设。从功能角度看,智慧城市体系可以分感知层、网络层、服务层和应用层,感知层主要为RFID标签、摄像头、读卡器等一系列感知工具,通过更为快速地获取城市动态信息并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社会动态数据,从而辅助做出应对措施与长期规划。网络层主要为与互联网相联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等,通过数据进行连接、交互,实现数据多方共享,便于对城市动态进行实时监控,有助于从全局角度分析形势,协调多方力量,助力城市发展。服务层主要指注册服务,数据服务,计算服务,功能服务。服务层是智慧城市发展的数据结合层,服务层通过服务框架,把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合,并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后,传递给应用层。应用层是智慧城市的集中表现层,其主要表现为智慧政务、智慧平台、智慧家居等,大量数据通过应用层直观地展现给用户,各类用户都可以通过应用层的相关应用,方便地获取工作、出行、医疗、教育、饮食等相关信息,从而进一步方便使用者的生活与工作。以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例,北京市正是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数据碰撞等方式,从而准确定位并明确相关人员活动轨迹,绘制人群关系谱,快速明确隔离对象,使得疫情处于可控的范围内。
2加强智慧城市建设 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2.1对城市新的发展模式进行理解
第一,以智慧城市建设来对城市数据信息库进行完善。高新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的高质量发展。高新技术和社会发展两者在相互融合过程中,网络信息数据增长态势将很猛,将对城市治理的现代化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持。在城市现代化治理过程中构建比较完善的城市数据信息库,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以高效化的手段和方式来监督和管理城市运行情况,以数据分析来对经济市场的发展变化进行切实了解,对其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预测从而提出针对性、有效性的解决举措,最终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第二,以智慧城市建设来对城市管理办法进行调整和完善。对当前新型的智慧城市管理模式展开深入分析和探讨,这样实现城市治理的有效化和科学化水平提升。将以建设智慧城市管理模式为中心,将城市治理过程中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信息实施手机和整理,有效监督城市治理运行情况,对城市管理方式进行统一,来提升当前城市管理的质量。
第三,以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改变。城市现代化治理中要对信息技术的优势和特点要充分地利用,促使城市发展中各个产业都向着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在城市商品生产和销售中要积极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促使城市经济生产管理模式的转型发展,推动城市治理向着精细化管理方向发展,构建完善的、科学化的城市经济产业发展体系,这样实现城市产业发展能力和质量的提升,促进城市产业发展结构的完善。
2.2城市更智慧,治理更精准高效
城市是一个综合、复杂、动态的生命体,城市治理面临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问题,没有任何一个要素、事件可以独立存在,需要统筹多方力量。面对这一课题,城市智慧化建设是一剂“良药”,运用系统思维的方法论,借助技术升级和治理升级,不仅能降低管理成本,还能提高治理精度。打造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收集、分析和整理多个专业领域、数亿条城市数据,实时感知城市运行态势;电力部门推出“一区一行一指数”复工复产全景图谱,对全市经济运行情况进行精准“画像”;利用智慧交通对信号灯进行优化配时,减少高峰时段道路拥堵⋯⋯当一项项城市治理难题通过智能科技被“解锁”时,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也随之升级。
2.3全面精确提供和展示城市的资源信息
智慧城市数据中心的海量“数据池”积聚了城市各行业、各领域的所有信息,可以随时精确调取(根据授权使用权限)城市的任何所需信息数据,通过智慧城市构建的实景三维模型,可以直观立体精确地展示地下的各种管网和地上的各种设施。我国一些城市在这方面已取得重要成果,如安徽蚌埠市智慧城市涵盖220km2的实时实景三维模型,可随时展示城市任何地域的设施,分辨率达到3cm。信息量也极其丰富,比如点开一个下水管道,可以直接看到管道铺设情况和目前的运行信息。这种高度信息化的技术,使城市的资源和运行状况一目了然,为实现城市治理的现代化和为市政、市民提供精准管理和服务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4统一力量
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以整体思维,做到协调进行,避免造成资源浪费。首先,要设立统一的数据标准。数据收集标准不一,会导致数据在使用是出现处理困难,浪费时间多的情况。在数据收集时,要对数据标准进行规范化,制定切实可行的数据转化和加工标准,统一各部门数据统计标准和录入方式,实现部门数据录入统一,提高数据收集效率。其次要建立共同平台。将较为分散、各自为战的数据平台进行统一,实现数据与信息的沟通交流,构建起能够满足智慧城市运行需要的智慧平台,并确保多主体合作的顺利实现。对相关信息进行分类、分析、分级,做到信息处理有条不紊,为处理各类问题提供智力支持,实现社会治理的信息化。最后要推动部门协调化。探索建立主要领导小组和领导部门,打破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理清单位之间的权责关系,制定主要的工作计划,加速数据流动,现相互联通、相互整合、相互协作,提高智慧城市运作效率。
结语
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模式,是城市治理和社会发展的新形态,要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城市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这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应用,应不断建设和完善,满足城市发展的迫切需求,从而推动城市建设的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尹丽英,张超.中国智慧城市理论研究综述与实践进展[J].电子政务,2019(1):111-121.
[2]李德仁,邵振峰.论物理城市、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J].地理信息空间,2018(9):1-4.
[3]刘全海,冉慧敏,郭云嫣.对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的思考[J].城市勘测,2016(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