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尤更
广西来宾市长梅小学,来宾市 546100
摘要:小学是我国教育开端,是后期所有教育阶段的铺垫,而由于学生在该阶段的心智发展不成熟,对世界的认识还不到位,所以在小学时期班主任十分重要,其需要管理数十名小学生,并尽力与所有的学生建立起更加和谐和友好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们在该阶段能够茁壮成长,逐渐发展心智。但是目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常常会被一些事情所影响,与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所以本文针对于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产生的矛盾进行汇总,并探讨两者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策略。
关键字: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小学生;和谐关系
1、前言
老师能否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小学教学任务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心智发育不成熟,所以班主任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可能会对小学生产生影响,所以在小学阶段的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后续发展,甚至是终生发展,这也就引出了关于小学教学中,班主任与小学生相处的问题,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即以此为核心来展开叙述。
2、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小学生的年纪大多在6-13岁之间,而该阶段也是人体的发育阶段,其性格特点大多都表现为思维活跃、个性独特、承受能力不足等,且与其成长的环境和家庭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当前时代具有高度信息化的特征,小学生们都生活在一个信息密度非常大的社会中,所以每时每刻都接收着网络中来自各个层面的信息,换句话说网络已经成为了小学生们认识世界、改变思维的主要来源,而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相较于以往也稍有提前,这使得该阶段的孩子更加具有自己的思想,对事物的看法也更加独特和独立。另一方面则是现阶段,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孩子都处于家长工作忙或者外出打工,只能与爷爷奶奶等亲人生活在一起,受到的家庭教育不完全。也存在有大量的孩子由于是家庭中的独生子而备受宠爱,基本上是有求必应,所以导致了孩子的受挫能力较差。这些家庭因素也可能会导致孩子的性格偏激,不喜欢被管束[1]。
3、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发生的矛盾
3.1沟通问题
小学生的身心发育过程中,思想变化的浮动程度较大,情绪变化比较激烈,并且在这个关键时期,小学生们往往都具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其想法也大多都比较天真,一方面其很有可能会因为逞强而导致在遇到问题的过程中不去向老师请教,在自己默默承受的过程中会出现心理问题。而另一方面即使学生们向老师请教问题,也有一部分老师会缺乏足够的耐心去认真的回答问题,甚至有老师一旦发现学生在某方面有错误的理解和判断,其第一反应并不是去纠正和安慰,而是去严肃的批评或者责备,这就使得学生们的自尊心体系进一步受挫,久而久之学生们也就不再会去寻求老师的解答和帮助,不再愿意去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师生之间的沟通进一步减少,班级管理工作也就受到阻碍,导致班级管理无法积极的发挥作用[2]。
3.2管理与制度问题
在进行班级的管理工作中,实际上需要以平等的方式来开展,但是很多班主任在实际情况中习惯性将自己置身于主导者的位置,这会让学生们觉得不公平和不友好,老师也无法与学生们建立起更加公平的师生关系。在主导者的形象上,学生们会逐渐形成权威感和惧怕感,这样反倒会使其与老师之间的隔阂进一步增大,就算生活和学习上出现问题也不会及时的告诉老师。而老师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制度方面的缺失,很多事情都没有办法有效落实,大多数工作都是亲力亲为,虽然这样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但是学生们却会逐渐产生依赖感,无法形成自我管理的习惯,这不仅对于当时学生的身心发展不理,对于后续的个人发展也都有不好的影响,综合能力无法得到提高。
3.3观念片面
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很多老师都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成绩较好的同学一定的优待,而对于成绩不好的同时则冷眼相待。实际上,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特长,在此身心发育的阶段如果没有受到公平的对待就会导致学生们心中的不满,这不利于班级管理,也会使得这一部分学生自暴自弃,甚至对学习和老师产生厌恶感,极大的影响了老师与学生的和谐关系。
4、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建立和谐关系的措施
4.1加强沟通
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较小,眼界也不足,所以这就需要班主任能够做到换位思考,以小学生的角度来看问题,了解现阶段学生的思维,这也是构建起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基础所在。当然,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耐心,即使现阶段孩子们的想法稚嫩,也需要耐心的进行沟通,将工作的重心放在学生们现阶段的学习和发展中,深入到班级,了解学生们现阶段所有的思想动态以及其生活环境,适当的给予帮助,并提出其问题的解决方案。其次,老师必须要有高素养,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自身的言论和行为,要用自己的行为来为学生们树立榜样,而正处于好奇心强、学习能力强这一时期的小学生们也会主动地去学习老师。最后则是需要老师能够尽可能的鼓励学生,减少责备和批评,要帮助学生们建立起自信心,从而建立起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3]。
4.2情感教育
师生之间不只是存在传道受业解惑,更多的还是需要在班级中渲染温情,建立起公平、呵护、和谐的学习与管理气氛,使得学生们能够充分的感知到自己的重要性以及老师对自己的关爱。一方面,无论学习好坏,老师都必须要一视同仁,并且以困难作为标准,困难较多的孩子需要的是更多的帮助,特别是学困生这一群体,由于家庭环境、学习资源的问题,其学习可能并不是太好,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建立起这些学生的自信心体系,将爱的理念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另一方面,老师也需要注重劳逸结合以及奖惩结合,树立起道德和行为底线,鼓励行为固然重要,但是不能盲目鼓励和表扬,要讲严格和博爱结合起来,进行合理的指导。
4.3管理制度
老师不能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对任何事情都亲力亲为,这样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所以为了能够发挥班主任的作用,老师必须要能够建立起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要明确自身所扮演的角色。树立班规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与学校的管理制度相结合,并选拔优秀且有责任心的学生来担任班长,或者直接通过竞选,让学生们自行选择班长等管理职位。老师要积极鼓励学生们去主动参与到班级事务的处理中,建立起学生们的团队感和集体感。最后则是需要老师能够建立起健全的奖惩制度,对于一些表现较为优秀的学生则予以更多的奖励,而对于一些在班级破坏学习气氛,影响他人学习的人则要给予惩罚。在探索奖惩办法的过程中,老师还是需要避免过度体罚等问题,因为小学生毕竟身体比较娇弱,所以在发生问题之后,老师要能够与学生们共同商议,探索大家觉得最好的解决办法,这样才能够提高问题的解决效率[4]。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学生们的身心发展不足,为了能够加强班级管理,班主任必须要能够制定好班级管理制度,以平等的态度来与学生们一起进步和成长,构建起更加和谐的班级环境和更加高效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们的实际心理需求,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海强.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科技资讯,2020,18(08):95-96.
[2]李钦梅.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3):20.
[3]高国花.浅析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10):47-48.
[4]白学军. 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成都会场)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