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家教育考试诚信现状及措施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5期   作者:彭周琼
[导读] 国家教育考试是选拔人才的重要形式,通过考试可以划分出学生学习上的差距,实现公平人才选拔
       彭周琼
       衡阳市教育考试院  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国家教育考试是选拔人才的重要形式,通过考试可以划分出学生学习上的差距,实现公平人才选拔。本文首先界定了国家教育考试的概念,其次分析了国家教育考试诚信失范的类型,指出其包含了应试者失信、管理者失信和监督不力三种情况,最后分析了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保障诚信的策略,以期推动国家教育考试公平、公正、诚信、有序开展。
       关键词: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措施
       国家教育考试的类型众多,但是都必须要绝对保障公平、公开、公正,国家教育考试作为人生台阶的一个重要杠杆,考生都十分重视,其中不免在考试中出现失信问题。诚信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落实在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保持诚信非常必要。
一、国家教育考试概述
        2012 年 1 月 5 日《教育部关于修改〈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决定》第二条指出本办法所称国家教育考试是指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实施,由经批准的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承办,面向社会公开、统一举行,其结果作为招收学历教育学生或者取得国家承认学历、学位证书依据的测试活动。由此可见,国家教育考试的侧重点在入学资格考试。
二、国家教育考试诚信失范的类型
(一)应试者失信
        由于考试往往带有一定的竞争性与选拔性,其结果与个人利益相关,往往决定个体的职业选择或个人前途事业,因而应试者冒险赌注,其失信行为具有非常强的目的性,大多数不属于临时起意,而是事先做准备,考试前早谋划,考中见机遂行,考后追踪结果。其行为表现为:考前打通关系、购置作弊器材、抄袭资料,考中接收答案、抄袭内容、偷看他人试卷或交换试卷,考后继续打通关系,通过他人改分、改卷。完全将个人信用置于脑后,诚信意识淡化,只求成功的结果而不讲公平公正的竞争。
(二)管理者失信
        受经济利益关系的影响,部分考试管理者在考试命题、试卷印刷、试卷运送、试卷交接、试卷保管、试卷分发及回收、考试组织实施与考场监管、考生试卷评阅、登分、成绩生成、录取环节实施作弊,与考生沆瀣一气,内外勾结,完全将考试管理者的责任抛于脑后,诚信意识荡然无存。其行为表现为: 考前篡改数据信息或图像、为他人提供冒名顶替方便、考前泄题、中暗示或掩护、考后改分或提分、改变评分标准,或授意评阅卷人员给予特殊关照。另有部分考试机构工作人员或监考人员或阅卷人员责任心不强,错发试卷或错统、漏统分数,或有命题不严谨,引起岐义,造成考试突发事件,严重影响考试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三)监督不力
        一是对监考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监督不够。考试过程中,监考老师的暗示或掩护行为难于发现,基本靠监考老师的自觉,偶有现场巡考或网上巡考也难于发现。二是管理人员相互监督不够。部分管理人员放松警惕,轻易相信同组管理人员,需要分开的不分开,需要同行的不同行,需要相互检查的不相互检查,过分相信他人,甚至造成考试事件。三是考试网络环境清理与整顿不够。

网上出现铺天盖天的助考信息、改分信息、出售答案等信息,相关部门没有及时清理,网络环境净化措施不力,网络环境清理缺乏有效的监管。四是信息资源各部门共享程度不高,监管协同不够。五是质量监控标准不一。各类考试归属不一,条块分割,没有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要求。
三、维护国家教育考试诚信的措施
(一)加强落实诚信教育
        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陶行知前辈也对诚信有独到的见解,“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可见从古至今,诚信教育在我国的重要地位,这也是我国教育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学校是进行教育的主要环境,要充分发挥教师言行的示范性。教师应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与党的教育方针,与学校的教学工作保持一致,切实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应言行统一,表里如一,不失信于学生。
(二)加大对考试违规行为的防范与打击力度
1.加强对现代高科技反作弊工具的应用
        每个考场都配备有现代高科技防作弊工具,如金属探测仪、手机屏蔽仪、身份证识别仪等。检查考场监控是否是无死角视频监控。考试过程中,利用考场周围的无线电信号全波段信号检测,有效阻断非法作弊信号;无线电检测车检测、跟踪和抑制考点周围的无线作弊信号,并联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非法作弊行为,有效地防止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利用现代通信工具进行作弊。
2.加强对试卷印制等考务工作的管理
       近年来,国家加大力度保证试卷的安全性,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确保试卷的安全性。实现试卷的封装、装箱、交接、运送、保管等过程的跟踪、识别和控制;在试卷整理、存放和分发进行全方位和无死角视频监控,确保试卷从印制到阅卷结束的安全性。
3.加强随身物品的严查
       考试期间,禁止考生佩戴和携带违禁物品等入场。同时,为了防止考生在检查过程中借上厕所作弊,安排专人清理厕所,管理好书籍和其他物品。考生在上厕所后返回考场,监考人员应在视频监控下使用金属探测仪来重新检查被检者。在安全检查确认没有违禁物品后,考生方可进场继续考试。
(三)加强考务人员的责任监查
       考务人员是国家教育考试中最密切相关的人员之一。每年,国家教育考试都需要大量的考务人员参加,以确保考试的顺利进行。考务人员包括监考员、流动监考、系统管理员、试卷的存放和运输人员、试卷验收人员等等。据近年已披露的国家教育考试舞弊的案例,大量的与考试相关的工作人员卷入了舞弊违纪的活动中,这严重影响了国家教育考试的公平和公正性,也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因此,对相关的考试工作人员的职责规范至关重要,在明确考务人员的权力的同时,更应该明确其应尽的考务职责。对在考试期间存在违规行为的涉考人员,坚决依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对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四、总结
       综上所述,国家教育考试不仅是教育制度公平建设的内容,也是中国现代国家民主法制社会建设的范畴。以法律形式建立的国家教育考试具有法律的权威性,公正性和严肃性。任何打算通过作弊来达到考试结果的人都将被视对道德和法律的不尊重。在国家教育考试中防止舞弊是一项长期项目,也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应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赛斌,姬广礼.国家教育考试诚信失范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4):210-212.
[2]朱建.强化诚信考试教育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49.
作者简介:彭周琼(1980—),女(汉族),湖南衡阳,衡阳市教育考试院,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教育考试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