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国土空间规划中地理信息大数据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张中喜
[导读] 摘要:数据是国土空间规划研究的重要基础,是分析国土空间发展现状、问题与特征的基本素材,更是解释国土空间发展机制、科学规划国土空间增长的重要依据。
        济宁市勘测院  山东济宁  272000
        摘要:数据是国土空间规划研究的重要基础,是分析国土空间发展现状、问题与特征的基本素材,更是解释国土空间发展机制、科学规划国土空间增长的重要依据。基于大数据基础的国土空间规划,是充分运用云计算、GIS等技术和科学化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整合各类国土空间要素信息及数据,开展大数据的分析与挖掘,并对国土空间分布特征、规划进行综合分析、动态发展和可视化表达,进行数据资源服务体系的统一规划。
        关键词:地理信息大数据;国土空间规划;应用
        引言: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规划是当前国家快速合理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近些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相关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国土空间的开发利用等方面逐渐引入了相关的地理信息大数据技术,而地理信息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相关的经济和空间规划策略也随之进行了调整,这些调整在地理信息大数据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地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与稳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更是促进绿色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开发利用方式。
        一、大数据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的优势
        国土空间大数据具有几个方面的特征和应用优势:一是类型多样,数据资源齐全。其中,既包含结构化文本信息和非结构化的网络日志、地理位置、图片、视频及音频等数据,也包含城乡建设、区域布局规划、交通、国土资源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各类业务信息资源。二是利用价值高,数据实时性特征明显。国土空间大数据能够实时进行测量、获取和传递,借助国土空间大数据,能够对我国国土空间内的国土空间要素资源进行全面感知、分析和动态变化观测,从而可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有效的价值导向。三是国土空间大数据可衔接性强,数据格式标准相对较为统一,目前我国各地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国土空间大数据资源平台,通过关联规则可对这些大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和存储,并实现信息共享,从而能够为构建合理的信息资源库体系奠定良好基础。四是数据保密性强。国土空间大数据体系内包含了重要的居民个人信息和地形图等,在互联网时代,我国国土空间规划要求越来越高,伴随着相关数据的公开和共享,对于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技术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为了防止黑客攻击和恶意用户窃取数据,国土空间大数据保密性防护措施逐渐升级,从而能够为这些信息资源的安全保存和管理提供防护伞,也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安全保障。
        二、国土空间规划中地理信息大数据的应用分析
        1、提供实时的基础数据
        地理信息大数据管理平台一直处于运转状态,时刻进行地理空间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信息管理平台具备数据清理功能,能够有效处理时刻变化的信息数据,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其所需的实时地理信息数据,实时信息大数据处理系统能够在信息处理过程中,根据某区域地理形态的实际变化情况从信息数据库中或缺对应数据实施分析,然后实现数据库的内容更新。这样一来,其提供的实时数据能够更好的反映出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其为国土空间规划中对于国土开发、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国土利用的分析中提供有力参考,做出突出贡献。利用地理信息实时数据,能够预测出可能出现的地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和地质灾害等,准确判断相应的发展趋势,做出综合评价和有效控制决策。在综合评价过程中,实施信息数据系统还能够为权重选择提供相应的数据分析参考支持,给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编排提供有效帮助。在进行规划分区工作的时候,地理信息大数据平台提供的实时数据能够为空间分区规划提供强有力的数据依据,根据信息平台的数据分析结果,能够明确住宅区域的位置分析、商业区域的划分以及交通系统的合理设置等。数据平台所提供的交通数据还能够实现跨区域交通体系建设。


        2、实现“规划”的协调衔接
        地理信息大数据平台能够给国土空间规划的利益规划决策提供有效参考,实现规划工作的协调衔接。其能够建立以宏观经济数据、地理信息数据、搭建人口以及产业类别等多种数据元素为基础的空间规划管理系统,实现国土空间管理业务的扩展目标。该系统具有全面性、集约性以及精准性特征,对于空间规划期限、数据统计以及数据口径等能够进行充分协调,保证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联动性和统一性,将其中存在的重点规划问题列为主要发展方向,以满足地方需求目标。国土控价规划管理系统在空间规划方面能够保证工程管线敷设以及工程建设工作的协调开发,在管理方面能够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设为管理重点,在项目审批过程中保证各规划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解决过去国土控价规划工作中存在的处理标准不统一、工作交叉等冲突问题,实现国土空间资源的统筹配置目标,显著优化国土规划工作的整体效率,大大压缩项目审批所用时间。
        3、保证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
        借助地理信息大数据可以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平台,在这一平台中可以涉及规划建设、环保、国土、交通等有关部门的规划信息。该数据管理平台可以对这些部门已编制或者正处于编制过程的国土规划进行科学的筛选与分析,之后再传输到有关单位以及监督管理人员,提高他们与功能定位的有效结合,可以实现及时更新规划信息。例如依据大数据所反馈出的信息,有关单位可以及时修正规划之间衔接不到位的地方;对于规划管理人员,可以采取相关的监督机制,也就是有关办公人员无论在什么时间、身在何处处理和业务有关的各种事宜,只需要借助手机或者是移动信息软件,实现手机和PC的互通,能够让办公不再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工作信息能够随意畅通无阻地实现互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升实施规划以及监督规划有关工作人员的办公效率与管理水平,也确保国土空间规划、或是在其指导之下开展的规划,无论是从编制开始还是在实施管理阶段都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保证规划可以严格实施。
        4、扩大公众参与范围
        国土空间规划需要以预约的方式在城市空间内部进行需求协调,这样不但能够使各个群体利益得到保障,同时也能够使社会大众利益得到保证。共同参与能够使社会了解公共属性,目前我国公众参与机制不够合理,公众参与被局限在规划示范等主要环节内部,而公共的反馈意见传播渠道不多,无法有效实现公众参与也降低了公众参与的有效性与积极性。另外,相关国土空间规划部门无法了解公众真实想法,阻碍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交互效率。在这时会使一些新出台的规划政策无法得到大众的认可,降低大众满意指数。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借助目前一些网络平台为公众和政府之间搭建信息桥梁,这时政府部门就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来公开空间规划信息,使公众能够发挥其知情权,还可以在网络平台中收集公众想法,并落实到空间规划中去,提升国土空间规划的合理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国土空间领域规划不仅对我国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而且也为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在地理信息大数据技术充分发展并且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应将地理信息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国土空间领域规划工作中,利用地理信息大数据技术提高全民对国土空间领域规划工作的参与度、并完善空间领域规划体系、实现动态化监管,以此促进国家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司劲松.构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若干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18(12).
        [2]蔡玉梅,王国力,陆颖,等.国际空间规划体系的模式及启示[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8(6).
        [3]徐延华.测绘地理大数据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乡村科技,2018(11):127-128.
        [4]潘俊钳,马星.测绘地理信息大数据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应用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经纬天地,2019(2):31-33+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