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以某小学一年级一班为例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15期   作者:柳建跑
[导读] 就语文课程学习而言,语文课程评价应该正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
        柳建跑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月雅河小学,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就语文课程学习而言,语文课程评价应该正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评价学生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方式,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评价,多元化,一年级,语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针对一年级的学生,笔者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第一学段的课程目标,采取了合适的评价方式,提高评价效率,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评价目标多元化,助力学生个性发展
        1.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一年级学生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且要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基于此,一年级上册对于101班学生的生字书写评价笔者制定了以下规则:①书写等级为“五星”或“五星+你真棒”的学生可以得到一张“雅学卡”;②书写等级有进步的学生可以得到一张“雅学卡”;③书写等级连续3次为“五星”或“五星+你真棒”的学生可以参评当月的“书写小状元”,书写等级有进步的可以参评“书写进步之星”。
        在班级书写评价体系的作用下,笔者注重学生的每一次书写,关注他们书写等级的变化,记录学生书写的变化过程,并采用了激励性的“雅学卡”和各类荣誉称号对学生加以正面引导,最后101班在一年级的书写比赛中共有34人获得“书写小明星”的荣誉称号,获奖的人数占班级总人数的79%,获奖人数为年级之最。通过评价等级的变化以及等级的累计,从学生的日常练习入手,让进步看得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2.关注学生综合学习素养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即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基于此,结合学校举行的绿色游园活动,笔者对101班学生的语文学习提出了以下要求:期末会综合每一位学生的上课倾听程度、阅读量、学习习惯、书写等级、利用各种舞台表达展现自己的次数等维度,综合评选出班级的“语文之星”。这就要求笔者平时要注意观察,及时捕捉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要多开展活动,给予学生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要走到学生之中,和学生谈心,发现他们的问题,及时想办法帮助他们。
        一年级上册期末,结合学校的期末绿色游园评价活动中学生的综合表现和平时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观察记录,即将学生的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在学校的“文雅示范少年”等荣誉之外,101班评选出了两名 “语文之星”,给予这两名学生“语文之星”奖状和徽章。虽然最后只评选了两名“语文之星”,但在参评的漫长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语文学习不断进步,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3.关注创新评价方式
        班级举办“书写小状元”作业展评。主要集中于课上投影展评、作品专栏展示、制作照片视频播放,将作品展现给每一位学生,互相学习。“书写小状元”作业展评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书写素养的平台。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家长更方便参与班级管理,通过在家长微信群中分享优秀作品集,许多家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共同讨论,互相学习优秀学生家长的优秀经验。从家长源入手,为孩子提供充足的学习动力。


        4.关注学生二次评价
        101班学生受所处的家庭环境、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在学习上必然存在差异,有些学生必然要从长远发展看待,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的反复巩固,这些学生都能逐步达到应达到的目标,为此对101班的部分学生有二次评价的机制。
        这个机制主要落实在平时的练习当中,如为二类字标拼音练习,同样的练习会在一周内出现两次,在经过短期的复习之后再进行重新检测,学生会得到提升,获得自信和成就感,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二、评价主体多元化,助力学生自我发展
        1.教师正面激励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幼儿园到小学,因为身份上、新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作为一年级教师的笔者采取了正面反馈和激励的方式,使得学生逐渐适应小学生活。
        初入校园,课前会先静坐5-10分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个过程中会强调互相监督、互相评价、自我评价,得到多位学生表扬的学生会奖励“雅行卡”,自我评价良好的学生需要将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其他学生的评价相结合,综合得出结果,好的依旧是奖励“雅行卡”,将奖励物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向上之心,向着优秀的同学看齐,从而促进自身学习,自我反思;课上,作为教师的笔者只要看到学生某一方面做得好就通过粘贴学校的“雅学卡”给予该学生鼓励,并将其优点放大化,让班里的学生以其为榜样。课后,也会听取家长关于学生在家中的表现给予适当的奖励,让学生家长等人适当参与评价,使得学生感受到其受到多方面的关注,满足其价值感。
        2.家长积极鼓励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学生的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年级新生从幼儿园到小学,学习方式上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原来的边学边玩到现在以学为主的系统学习,学生需要进行各种基本学习技能的学习与训练,需要投入时间与精力完成学习任务,作为一年级的他们会感到不习惯,会有压力。此时,家长就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当笔者向家长反馈学生的不足之后,笔者会建议家长理解和尊重孩子,鼓励孩子踏出战胜挫折的第一步;在笔者与家长沟通学生的进步后,家长在家中还会再次肯定鼓励学生的成长,学生受到双重鼓励,增强了其自信心。
        在一年级上册期末绿色游园评价活动中,笔者邀请学生家长参与到该活动当中,由家长担任着评价老师。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家人的支持,可以减轻游考压力,另一方面是让家长参与评价体系中,知道培养学生语文基本能力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去培养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学生互相监督
        为了体现学校的教育培养理念,展现班级特色文化,101班建立了“弄潮儿评价体系”,其中包括“守纪律之星”“文明之星”等,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进行自主申报,班级会专门开展一次“弄潮儿成果汇报”,每一申报学生进行竞选演讲,学生和老师进行投票选举。
        针对学生的竞选演讲,台下的学生还会进行评价,从平常的学习生活入手,赞同的积极投票支持,不赞同的会推荐其认为更适合该荣誉称号的学生。一个荣誉称号的获得,融合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其他学生的互相评价和教师的评价,突出了班级文化特色,让更多的学生在班级凸显个性,绽放光芒。
        在期末的成果汇报中,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加强对其他同学的了解,加强自身对其他同学的监督,评选不是一蹴而就,更多的是学生和教师对日常学习生活的细心观察。
三、小结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笔者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多元、全面发展。恰当运用多元评价方式评价学生,全面反映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水平。在多元评价体系的作用下,101班学生塑造自信、激发潜在能力,综合素养得到提升,促进了每一位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柳建跑(1997.06-),汉,男,浙江温州,本科,年级组长,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