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市青云街道办事处青云路831号1号楼2单元101室 山东新泰 271200
摘要: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对企业业务开展、经营活动起到支持、保障的作用,具有真实性、客观性、完整性及准确性的特点。为保持和提升企业整体经营效益,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应以会计核算为核心,加强成本管控,同时需对财务和会计风险进行合理评估,保证会计操作的合规性和规范性,推动企业稳步健康发展。
关键词:企业管理;会计核算;规划化;措施分析
1 会计核算体系建立中面临的问题
1.1 对成本核算与管控理念缺乏足够重视
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管理者们没有意识到会计成本核算与管控的重要性,也缺少相应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知识。受传统的经营思维模式的限制,大多数管理者更重视生产、倾向销售,一味地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而相关的成本核算工作一般都交由财务人员进行处理,管理者过问甚少。成本核算及管控工作是贯穿企业生产销售运营等各个环节,是需要企业所有部门共同配合,而正是由于管理者对成本管控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员工认为这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从而对核算与管控工作未能提供相应支持,使成本核算与管控无法发挥其优势。
1.2 体系不健全与专业人才缺失
目前许多企业并没有完备的会计成本核算与管控体系,或是没有根据企业的发展调整相应的核算制度,同时缺乏相应配套的管理与监督体系,使得成本核算与管控工作无法有效开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对成本核算及管控工作缺乏有效地监督,企业没有明确的内控制度来约束财务人员的行为,导致企业核算的规范性较差;二是成本核算与管控的硬件设施有待提高,核算人员专业水平与素质参差不齐,成本管控人才匮乏,以致企业会计核算与管控人员能力达不到实际工作的要求,进而影响核算的准确性,降低财务资源的利用效率。
1.3 对会计核算规范性重视不足,核算理念认知不够
企业管理层按照自身的管理权限参与企业重大的经营决策,其综合能力和认识高度影响着企业整体的运营和发展。然而,当前阶段,部分企业的管理层对会计核算规范性重视程度不足,对会计核算的理念和模式认知仍局限于传统的会计记账模式,对于会计信息电子化、大数据处理等现代化核算理念接受度不高,因而延缓了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进程。
1.4 会计电算化实现效果不理想
会计核算的电算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会计工作的实效性。目前,尽管企业已逐步将会计电算化应用在实际业务中,但电算化基础建设投入后劲不足、专业人才保障缺失、系统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影响着会计信息的处理时效和会计核算的及时性。
2 实现企业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的措施
2.1 明确划分会计主体
实现会计核算体系的规范化发展,首先要明确划分会计核算主体,对内建立清晰的公司组织架构,按照职能建立成本中心,明确成本中心的负责人和职责,为会计各种费用的核算及管理提供清晰的承担主体;对外明晰企业资产和投资者个人资产之间的界限,减少因为会计界限划分不明确带来的问题,方便会计核算人员更好地开展工作。
2.2 完善会计核算考核管理机制
随着企业经营范围的扩大,会计核算考核管理机制应不断完善,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提升企业内部会计核算的质量,确保会计核算考核机制的统一性。企业应根据实际状况,确保会计管理规章制度能够适用于各部门,减少因为经济业务差异产生权责不明的状况,提高会计核算数据的准确性,减少信息失真的状况。企业管理者应重视会计核算考核管理机制的落实,确保考核内容与会计核算有机统一。
2.3 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应定期对会计人员开展培训,特别是对准则变动、税法变动等内容及时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鼓励会计人员通过职称考试和参加CPA考试等方式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培养建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企业应提高会计人员的福利待遇,建立分层次的薪酬体系结构,让具有过硬知识的会计人员从事重要岗位,减少高素质会计人员的流失;企业应尽量保持财务团队的稳定性,减少对兼职会计人员的聘用,提升企业会计工作的专业性,提升企业会计核算水平。
2.4 加强对企业会计核算的监督
企业应建立明确的会计核算监督机制,对日常的经营管理进行必要的监督,对于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票据和凭证等进行严格的整理和记录,从而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会计资源的利用率,合理控制成本;在开展财务活动时,为了更好地实现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应同时两个人审批,从而避免一人权力过大,出现违规违法操作,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监督力度,有效地控制企业财务风险,更好地保护企业资产,实现对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全过程监督,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奠定基础。企业应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对企业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的监督,对于会计活动进行适当的审计,及时发现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明确经济责任,更好地促进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发展。
2.5 创新会计管理模式
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很多企业都将会计管理模式的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关键。会计部门所提供的财务数据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参考信息,因此,企业应构建高效的信息数据系统,建立专业的数据库,将财务系统、业务系统与数据库进行对接,每天自动将数据进行上传,通过财务数据、业务数据的集成,构建适合企业需要的BI体系,提高财务信息的实效性,更好更快地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在数据库中为会计人员开设特定的权限,使其能够快速查询到销售、产量、能源消耗等业务信息,将业务信息与财务数据相互印证,及时发现企业核算中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使财务分析与业务融合在一起,促进业务财务一体化。
2.6 利用新技术优化财务核算体系
目前,新技术和新工具在财务领域不断应用,使得构建业财一体化的财务核算体系成为可能,对提高财务准确性和规范化起到推动作用。长期以来基层部门的财务数据统计起来比较困难,没有良好的渠道和方式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通过业财一体化的管理系统,使大量的财务数据直接由业务数据直接生成,保证了数据准确性,同时无误数据与财务数据无缝连接,提高了财务的工作效率。由于数据保存在专业的数据库中,可以极大地减少篡改数据发生的可能性,每年只需要财务人员定期检查数据的取数逻辑性和勾稽关系,就可以保证财务核算体系的稳定运行。
2.7 开展财务报告专题会议,定期审视核算体系
财务报告是会计核算的最终成果,财务报告的思路清晰与否、数据真实准确与否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报告使用者的决策,因而会计核算的规范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开展专项财务会议的形式,对报告期内的财务报告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对报告中呈现出的不确定性问题可以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以便及时发现隐蔽性的财务问题,并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通过专题会议,也可以使决策层和管理层重新审视当前的会计核算体系,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结合企业当前内外部环境等因素,综合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最大限度的规避财务风险,保证企业稳步健康发展。对于报告中显示出的异常数据、偏离度过大的会计信息应进行重点关注,寻求原因,制定专业化的解决方案,不断完善和规范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为企业经营发展保驾护航。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部分企业的会计核算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只要深入分析企业的状况,明确会计核算主体,规范会计核算程序,加强对会计核算的监督,逐渐形成规范化的企业会计核算体系,建立健全会计核算管理制度,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景艳英.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06):261.
[2]唐桂英.探讨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方法[J].现代经济信息,2018(21):162+164.
[3]张炫炜.企业财务会计核算规范化的实现策略分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04):198.
[4]王建峰.关于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的研究[J].经贸实践,2019,000(024):76,78.
作者简介:李珊珊,女,山东省新泰市.工作单位:北京同益中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泰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