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调查规划院 内蒙古 01002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城市规划管理提出了全新发展要求。在过去,城市规划大部分都采用CAD技术,缺少空间数据属性,导致空间规划查询、管理不方便。利用GIS技术可以将空间位置与有关属性紧密结合,确保整个城市空间规划实现立体化、可视化的表达,保证空间规划的整体要求更加完善,运用GIS对城市地块开发力度、建筑面积、人口密度、容积率等相关指标分析,确保数据管理更加准确,而且还能够生成各种规划图表,保证数据信息利用效率大幅度提升。
关键词:GIS技术;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合理性评价
引言
土地利用规划必须要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确保地方政府的土地规划利用水平达到最佳。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地区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资源节约合理利用相去甚远,尤其是在规划编制与管理时,对土地利用结构缺陷没有及时调整,缺乏公正、客观的评判标准,造成土地空间利用效果不佳。运用GIS技术可以对土地利用规划空间的整体布局建立可视化模型,通过定量计算的方式对布局的合理性全面分析,能够提高土地规划利用的整体效果,加强对土地利用规划的管理质量。
1土地利用规划布局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1评价的对象和目标
在对土地空间利用合理规划评价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土地利用的主要功能分析,结合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的差异性以及土地利用的方向判断,确保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类型保持一致。在土地规划利用时,核心内容必须要以土地评价为指标,不仅针对自然质量合理化评价,更应该根据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深入检验,确保整个评价系统真实客观。在土地利用功能规划分区合理性构建时,要保证自然经济的适应性和系统要素的协调性。
1.2评价指标与方法
评价指标应该根据适宜性指标,协调性指标和合理性指标判断,通过适宜性指数能够增强对土地功能分区适宜度和协调度的判断合理性则要保证适宜性指数与协调性指数相互统一,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所以在土地利用规划布局合理性评价体系构建时,必须采用经验指数法以及GIS空间模型。在经验指数法应用时,需要对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适宜性指数、协调性指数和理性指数构建数据模型,相对值越高,则表明布局合理。利用GIS空间模型对土地利用规划合理性分析时,需要利用ARCGIS软件平台,确保构建可视化模型。
2空间布局评价指标的选取
2.1农业功能用地
对土地利用而言,空间规划指标体系评价应按照农业功能、建设功能和生态功能三个不同的功能分区进行。一般而言,农业功能用地主要包括民用牧地农地,因为这些不同的农地对自然条件十分敏感,权重不同。
在针对土地规划利用管理时,必须要根据当地的实际特点分析,采取相对完善的解决策略,确保功能分区划分稳定高效。在指标量化时,还应该参考农用地分级等级标准,确保农业用地的功能分区更加合理。土地规划是城市规划改造的重中之重,对城市内部区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生态环保的理念下,要积极针对土地周边实现绿化作业,营造美观的生态环境,确保区域整体运行的质量水平全面提高。根据不同区域规划的环境改造要求,制定不同的标准,严格按照勘察结果,选定切实可行的绿化景观改造方案,保证土地规划发展模式有序提升。土地规划利用方案能够对土地资源进行高效利用,但与此同时又会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当传统的农耕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不仅会导致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量显著增加,而且还会造成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受到影响,导致农村生物多样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2.2建设功能用地
建设功能用地包括城镇发展区域和工矿区域等,必须要以城市发展经济为目标,所以对经济因素非常敏感。通过对道路交通生态敏感,分析选择恰当的区域功能定位。在社会经济发展时还应该以乡镇GDP人口固定投资等经济指标作为重要判断权重。增加交通类用地能够方便人们出行,但是大量的公路和铁路也会占用原本的生态体系,甚至会阻碍动物迁徙。
2.3生态功能分区评价指标
生态功能分区主要包括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和生态安全控制区,目前生态安全控制区大多数自然保护区,因为这些区域具有非常独特的生态环境特点,对自然生态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必须要保证生态,自然保护区管理更加高效,此外在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中,还要尽可能增强生态功能,提高生态管理的整体效果。在土地利用规划空间适宜性评价时,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面积比例权重确认,根据可视化模型将整个土地的适宜性划分,包括生态安全控制和生态规划管理。在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协调性评价中,必须要根据城市中心和外围农业用地之间的关系判断,提高协调性的整体指数,促进城市规划发展的整体效果。
结语
在新时期,必须要通过对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合理性城市规划,积极运用GIS技术对空间计量分析,建立完善的标准,确保整个GIS评价体系与当地的特点紧密结合。构建完善的评价指标,为城市规划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通过GIS在城市规划空间中的应用,可以全面增强空间规划布局的合理性,真实反映出城市开发的现状,根据可视化模型判断不合理规划区域的主要原因,改进城市土地利用不足。
参考文献:
[1]田丽亚,王文杰.浅析GIS在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合理性评价中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20(15):157-158.
[2]蒋国航,程继陶.基于GIS的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合理性评价研究[J].居舍,2019(02):171.
[3]李建春,张军连,周杨,李宪文,肖霖,袁雪红.基于GIS的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合理性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13,27(12):32-38.
[4]鲁成树. 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浙江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