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450
摘要:建筑工程是一项贯穿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活动,通过对以往建筑工程质量风险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可以明确建筑工程质量风险事故规律,避免重蹈覆辙。因此,本文在调查建筑工程质量风险事故及原因的基础上,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策略进行了针对性分析,以期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高效开展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监督;问题;措施
引言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始终是工程施工的重点,造成建筑工程安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施工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不到位,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较差,安全生产资金未落实到位导致安全设施较差等。因此需要建筑施工企业积极的担负起安全生产的主要责任,积极的将安全生产资金落实到位,改善现场安全施工设施和工作环境,建立健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监督,从而有效的预防事故的发生。
1建筑工程安全监督存在的问题
1.1安全监督法律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法律是一切行为的准绳,是建设工程安全的保护伞,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行使管理职能的重要依据。近年来,我国建设工程安全事故未随工程项目的增长而增多均得益于安全保障性法律的不断完善。然而,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日新月异。但受限于法律法规起草修订需较长流程与时间,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速度远落后于技术的发展,这些新技术出现后存在很长一段时间的真空期,缺乏相应的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的保障,造成了大量法律漏洞。
1.2安全防护设施投入力度偏低
根据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分析,安全防护设施投入力度偏低,也是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问题。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的增加,有效推动了建筑业及其相关业务的发展。不过,建筑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2]。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特意在工程招标时压低报价。中标成功后,在现场施工中,通常会以降低安全设施资金投入力度的方式,获得更多的利润和效益。安全防护设施投入力度的偏低,直接导致施工作业中,施工人员没有足够的安全防护用具,甚至部分防护用具的质量并不过关。此种现象,导致施工安全没有保障,极大程度上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1.3建筑工程市场混乱,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目前建筑工程行业市场混乱,许多建筑工程项目在被施工单位承包后,多次违规分包给不具施工资质的小承包商或包工头,这些承包商往往没有正规的劳务公司,其施工人员流动性大,基本素质低,安全生产意识淡薄,不熟悉建筑安全法规,也没有缴纳正规的保险,在发生安全事故后无法得到应有的经济补偿。建筑施工是高负荷的体力劳动,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经常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工人们容易产生疲劳,这样会进一步引发安全生产隐患。同时,部分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资金没有做到专款专用,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缺乏或落后,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不足等,均会引起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
2建筑工程安全监督问题的解决措施
2.1明确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责任
建筑工程建设中,强化安全监督与管理工作时,要明确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责任。建筑施工期间,建筑企业与政府相关部门,都要加强对施工各环节的重视,从整体上做好对建筑施工的监管。建筑施工地区的政府相关部门,要完善安全监督与管理制度,优化安全监督与管理的流程,通过规范性的管理制度,确保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尤其是建筑工程中的管理人员,在开展管理工作时要严格遵照政府相关部门所出台的制度。同时,政府也要对建筑施工单位的责任加以规定,以考核的方式明确建筑施工的安全意识。
通过加强宣传的方式,使建筑工程各部门人员,包括管理者、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都可以清楚自身职责、责任,对自己在施工中的工作负责。
2.2重视防护设施及现场防护工作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其防护工作的开展与防护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充足的防护设施。因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要加强对防护设施的重视。在施工现场,从资金方面提高对安全防护设施的重视,投入大量资金,采购足够数量、质量过关的安全防护设备,从根本上保障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性。在此期间,施工单位要从本质上,提高安全生产意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此外,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人员,要熟悉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等,掌握各个施工生产环节中,对于施工人员安全防护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施工人员的实际需求,采购针对性的安全防护设施、用具等。
2.3加强成品质量缺陷治理
建筑工程成品质量缺陷治理是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及时发现并得到解决的关键。因此,质量安全监督人员应以建筑工程设计成品、施工成品为重点,强化日常排查。对建设场地内成品进行全方位检查,如与国家标准相符程度、试验报告等,保证建筑工程成品质量安全,规范建筑工程开展秩序。同时进一步加大现场扬尘监督检查力度,严格依据建筑施工现场扬尘防治管理办法,解决建筑工程现场扬尘污染问题,改善施工场地大气质量。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自检、互检、交检制度落实的前提下,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人员应进一步贯彻落实质量否决制度。严禁不合格施工工序转入下道程序施工,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将不合格品推倒返工。严格坚持施工规范及标准规程,依据正确的施工程序,形成有机统筹的良性循环,克服操作随意、管理随意的情况,在保障总体质量的同时对细部处理进行完善,保证建筑工程成品观感效果良好。有条件的情况下,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人员可以依据安全生产制度,跟踪检查安全事故隐患,跟班巡回,边查边改,及时制止一线操作人员违反规章、违反纪律行为,从源头上消除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隐患。
2.4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
管理人员是建筑工程安全监督各项工作的基础,较高综合素质的管理人员可显著提高各项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因此,加强对监督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公平为每一位监督管理人员提供切实、丰富的知识培训、道德素质教育,努力提高相关人员的基本素质、管理素养、专业知识、法律知识水平是依法行政、科学管理的基石。实际建筑工程监督工作中应进一步落实持证上岗制度,积极引导建筑工程监督管理人员树立正确价值观,形成各尽其能、各司其职,提高管理水平的良好氛围。
2.5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加强群众监督
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也是减少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有效手段,规范建筑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对不具安全生产资质和坚决不执行安全生产管理的企业,将其退出建筑工程市场并严肃追责;杜绝多次分包等违法行为,净化行业环境,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力度;加强建筑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安全生产信息平台,对不符合安全生产的企业向社会通报批评,将安全管理与市场准入、企业资质升级、项目投标等因素结合管理,以加强施工企业的责任意识;同时,有必要加强群众参与监督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政府监管部门的疏漏,以达到改善现场施工环境,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目的。
结语
在现代社会中,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强化,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在安全监督管理期间,参与建设施工的各方都要积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落实各自责任的同时,完善安全监督管理制度、生产责任体系等。本文通过对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方法。期望在本次研究下,可以为日后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提供建议。
参考文献:
[1]辛清军,马德仲.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分析[J].名城绘,2019(6):8.
[2]赵远航.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8(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