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鑫悦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 401304
摘要:在新时期背景下,随着综合经济实力的提升,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工程建设数量越来越多,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钢筋混凝土是比较重要的内容。该技术的应用是否科学、合理会对钢筋混凝土的施工以及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具有比较重要的影响。对此,做好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工作对于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具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前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让人们对于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建筑工程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这对于推动工程建设的施工技术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为保证工程建设实际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耐久性强、稳定性高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就被各施工企业喜爱并应用。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工程承建企业应当高度重视目前工程建设领域钢筋混凝土施工的常见质量通病,通过对一些具体措施的应用,确定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和有关的注意事项,强化对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
1.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的主要优势
混凝土是由矿物掺和料、集料、外加剂以及水泥等各种建筑原材料混合而成的。这些原材料种类比较多,经济性很高、施工工艺也不复杂,因此在工程建设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混凝土虽然有很好的承载能力和很强的抗压能力,不过抗拉强度比较低。如果受到比较强的外力作用,整个结构就很容易被摧毁。目前,建筑的主体结构很多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这是一种把纤维或者钢板、钢筋网加入混凝土中组建成的复合材料,可以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质进行调整,让钢筋混凝土的整体性、稳定性以及耐久性更加优良。具体而言,钢筋混凝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1提升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性能
钢筋和混凝土在房屋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都是使用频率很高的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能够让这两种材料实现融合应用,在整个工程的整体质量上表现出各自的优势,而且也让混凝土材料能够保持着很好的承载能力和优良的抗压能力。当然,钢筋材料也有很强的抗拉性能。通过科学适宜的方式完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设工作,能够表现出承载力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好、抗拉伸强度高的具体优势,能够有效确保房屋建筑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1.2有效改善建筑本身的结构性能
在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不断发展的推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逐渐代替以往的混凝土结构,也让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很好的抗震性能,而且保温隔热性能、防水防潮能力也比较好,让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有大幅的改善,给人们提供更加安心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1.3有效提升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与以往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相比而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技术流程更加简单,而且还能提高施工效率,让施工企业可以更快的完成房屋的建设工作。
2.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的常见质量通病
2.1外观缺陷
在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如果局部的砂浆比较软而且少、鹅卵石偏多,就容易形成蜂窝般的小凹槽或者裂缝,表面就表现得比较粗糙。除此之外,如果发证模板的定位不准确、模板的表面有一些硬性物质、搅拌混凝土的时候时间不够、骨料的配比不恰当等情况,也会造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发生麻面、裂缝或者表层脱落等缺陷问题,这些不良现象会对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造成不良影响。
2.2钢筋缺陷
在钢筋混凝土的设计方案中,如果钢筋和铸件之间的距离太远,就会造成钢筋和模具之间的距离比较近,如果没有充分的混凝土保护层或者混凝土的配合比不恰当,就会造成钢筋因为人工振动发生变形或者位移的情况,进而导致钢筋外露的质量问题。除此之外,在焊接钢筋的时候,常常会发生砂眼或者缺焊的情况。在绑扎钢筋的时候,比较容易发生的问题就是绑扎稳定性不够、弯曲筋的数量不足或者位置不准确、锚固长度不达标等。
2.3构件开裂
在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构件开裂是比较严重的一种质量通病。主要是振捣不密实、强度等级不达标、搅拌不充分、骨料质量不合格等因素引发的。在混凝土完成浇筑工作后的两到三个月内,结构表面可能就会出现垂直裂纹、斜裂纹以及沿钢筋分布的裂缝,或者大体积的混凝土温度裂缝等现象。
3.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
3.1原材料质量标准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想实现更好的建设质量,首先应当强化对原材料的质量管理。明确钢筋、骨料以及水泥等材料的具体采购标准。在采购原材料的时候,应当选择信誉比较好、资质比较过硬的生产厂家的材料。对于购置回来的材料也应当检查是否有破损、变形或者质变的情况。在材料入场、入库之前,都应当对材料的性能和质量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测,防止质量不达标的材料进入到工程建设现场。
3.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在工程建设的前期阶段,应当由专门的测试机构对建设现场开展地质勘测活动,进而得出混凝土坍落度的配合比参数。根据粗骨料的规格,参照混凝土耐久性的强度,进而确定水灰比。然后以填充石块之间的空间过剩为基本原则,确定骨料的沙量。也应当对含沙量、水灰比以及耗水量等要素严格把控,为有效避免发生裂缝情况,可以采用热硅酸盐水泥。另外,在混凝土中加入矿灰或者粉煤灰,也可以很好的降低钢筋混凝土水热化现象。
3.3模板搭建
在钢筋混凝土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模板主要承担的是定形的作用。模板可以直接决定结构定型之后的外观、形象以及大小。因此,一定要在搭建模板的时候控制质量。在前期阶段中应当对模板的质量进行审核,如果模板存在表面不平整或者有漏洞的情况,就应当舍弃。当然也应当对模板的刚度进行检查,如果不达标,就不能用于工程建设。如果检查模板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才可以根据预先制定的技术组装计划和技术规范实施组装工作。同时按照顺序以此搭建底模、密模、侧模。要对顶撑的高度、模板之间的宽差和拼缝高差进行严格把控,然后再通过对钢管脚手架,以及顶脱支撑等的应用完成模板的固定工作。
3.4钢筋加工及绑扎
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中,钢筋承担着骨架的功能,它直接决定着建筑的整体承重性能。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当强化对钢筋绑扎的管理,确保钢筋的成品质量符合工程建设要求。首先就应当对图纸以及配料表、钢筋尺寸等要素进行检查。如果钢筋原材料质量达标,那么才可以依据图纸对钢筋实施加工工作。在材料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才可以进入建设现场,实施钢筋绑扎工作。在绑扎的时候可以选取焊接或者绑扎连接、机械连接等方式。有关作业人员可以以钢筋的级别为依据,选用适合的绑扎方式。
3.5混凝土浇筑
在完成钢筋绑扎以及模板搭建等工作之后,方可实施混凝土施工。以原材料的变化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适当调整,把各类原材料根据一定的程序进行搅拌。在搅拌过程中,冷却拌合或者加冰拌合等方式可以让混凝土的出机温度更低。然后应当由专门的混凝土质量检测员对搅拌好的混凝土进行检测。然后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如果混凝土的质量达标,方可开始下料。当完成混凝土的施工以后,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在振捣的时候,要对振捣的频率,以及进入混凝土的深度进行把握,在梁或者柱等节点部位,可以采用一些小型直径振捣棒。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钢筋混凝土在工程建设实践中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因此,工程承建企业应当强化对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和质量通病的解决,让钢筋混凝土能够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浩堂.探究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J].居舍,2020(25):23-24.
[2]孙锡强.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20(08):209+211.
[3]刘元一.探究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16):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