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情境体验导学的实施策略 宋文慧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1月   作者: 宋文慧
[导读] 道德与法治(以下简称“道法”)的知识与现实紧密结合,通过创设情境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有助于其理解和运用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分配角色、划分小组、设置任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充满趣味,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宋文慧   亳州学院实验小学  236800
【摘要】道德与法治(以下简称“道法”)的知识与现实紧密结合,通过创设情境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有助于其理解和运用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分配角色、划分小组、设置任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充满趣味,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情境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1-112-01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产生自我价值观最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因为欠缺丰富的社会经验,树立社会道德与选择个人价值的时候都需要老师主动指引。小学教师不但需要给学生讲解教材知识,而且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法治以及道德观念,帮助学生创建正确的人生观,这是学生持续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思想保障,也是学生成为人才的前提。于是要重视小学的法治以及道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创设,不但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进一步提升学习水平,还能使学生充分认识道德与法治,进而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创设情境,为讨论做铺垫
        教师可以用布置任务、提出问题的方法创设情境,借助场景启发学生思考,这有助于师生之间进行互动。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知道学生关心哪些问题、逃避哪些问题,然后结合现实预设场景,为接下来的讨论做铺垫。比如,在教学“学会反思”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自习课情境,选一个活泼好动的学生做纪律委员,再安排几个学生表演说悄悄话、做小动作的行为,让纪律委员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其他学生负责找出每个人存在的问题。扮演纪律委员的学生要用自己的方法劝导其他学生,可以指出不良行为对他人的影响,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方法管理班级纪律。学生都很熟悉自习课的场景,他们看到这些不守纪律的行为会进行反思,思考自己是否也做出过这些行为,最后还会对纪律委员的做法进行评价。反思是一个人对过去行为进行总结的过程,可以让人从成功中收获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当学生成为旁观者时,能清楚地发现问题,有助于改正自身的问题。
        二、结合现实生活开展情境教学,使学生充分运用知识
        由于小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的范围很小,于是更加熟悉附近的一切,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老师如果可以将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开展情境教学,就可以让学生愈发直观、有效地理解知识,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使学生可以巧妙地使用知识,提升学生的法治和道德意识。


于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结合现实生活,把教学和现实生活进行整合,有效提升学习质量。比如,在《花儿草儿真美丽》的教学中,老师带着学生来到外面,指引学生对植物进行深入认识,为学生创建情境,花草都有自己的情绪以及生命,在下雨的时候,它们浑身发抖,这表明它们十分害怕,当微风缓缓吹来的时候,它们迎风飘扬,这体现了它们的快乐,我们应该尊重每个生命。经过情境教学让学生懂得植物的生命也值得被细心爱护,不能随便采摘,再指引学生对带刺的植物进行观察,让学生懂得不是全部的植物都不具有危害性,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让学生进一步探索植物世界[。经过把活动情境以及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懂得了书本知识,并将书本知识结合起来实施探索,进而使学生有效运用知识,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品质。
        三、创设表演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传授给人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个年龄阶段的小学生有着极其强大的好奇心,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促使他们对事物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与求知。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表演情境,用角色扮演来进行教学。例如,在讲到“该怎样花钱”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模拟各种买卖活动,要求学生分别扮演成顾客和售货员,这样学生通过亲自体验购物,明白钱到底该怎么样花才是正确的。同时,学生还可以触类旁通的明白购买食品类物品时应该注意其保质期和生产日期,如果购买文具类等日常用品时则应注重其物美价廉和实用性,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而且还可以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和观察力。
        四、深挖教材,强化道德与法律意识
        创设情境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组织学生体验不同的情境时,教师要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分析问题,逐渐使其养成道德与法律意识,让其学会用理性、客观的态度分析事情。教材不仅提出了正确的观点,而且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深入分析问题。
        结束语
        总之,情境体验教学法能为学生带来表演、交流的机会,可以让教学变得更有趣,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在教学中逐渐渗透正确的思想观念,纠正学生成长中存在的认知问题,以促进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惠珠.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78-79.
[2]吴芳.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活动情境创设初探[J].华夏教师,2018(06):56-57.
[3]葛雪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活动情境创设初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9):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