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三色校园”打好人生底色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1月   作者:张小军
[导读]

张小军   公安县杨家厂小学  433322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1-117-01

        近年来,杨家厂小学秉承“快乐学习,快乐生活”的办学理念,以党建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核心引领,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营造育人文化、优化内部管理、引领教师成长、深入课堂教学改革、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核心素养,推动了“三色校园”创建进程。
        一、“盛世和谐人为本,党旗引向坦途通”
        学校党支部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师德教育为抓手,以行为示范引领为重点,加强民主监督管理,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抓典型,树新风,不断发现优秀教师爱岗敬业事例,追寻他们的足迹,扩大他们的辐射力,真正做到“师魂向党,立德树人”,用高雅忠诚的职业情操为学生打下“众心向党”的红色烙印。
        1、“国歌嘹亮”是我校党建引领红色校园的重要活动部分,每天清晨国歌响起,此时身处学校各个地方、无论干什么事的学生、教师都庄严肃立,让嘹亮的国歌声指引人生使命。
        2、开展“牢记历史、珍惜现在、开创未来”校园熏陶活动,我校充分利用晨间早餐、午餐、晚间等碎片时间,播放和阅读《我和我的祖国》、历史故事等革命传统文化音像,红色的火炬润物无声的传递给学生,让孩子们潜移默化了解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奋斗、抗争到崛起的艰难历程,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环境,努力学习!
        3、“夕会自省”是学校开展的德育微课程,学生一天的行为习惯改进的关键时刻,班主任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一天的行为自查,由“体验对比“到“自省改进”,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的意义在于良好习惯养成。
        二、“绿意盎然风拂面,和谐共存众心齐”
        杨家厂小学是富有人文情怀、师生共享快乐的精神家园,点燃教师的激情创业之火,丰富教师美丽人生,给学生铺就最厚重的底色,最美好的童年。探索出了一条和谐共存的绿色发展之路。
        1、在环境文化中彰显绿意盎然。学校充分发挥校园每一寸土地、每一面墙壁、每一个橱窗、每一块展板的育人功能。围绕学校核心理念统筹规划,让墙壁会说话、让花草会传情、让温馨提示伴随师生。一是校园文化与管理相结合。


少先队的“笑声飘满园”和餐厅、宿舍的快乐评价牌与学校环境相互融合;二是班级文化与个性相结合。学校大力支持和理解班主任各自的班级理念,发挥个性创建特色班级。三是各功能室文化与学科知识相结合。根据各功能室的学科特点,在走廊、楼道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介绍。
        2、在特色文化中凸显和谐共存。(1)传统教育“校本化”。为了诵读经典、传承文明,学校开发了两本校本教材:《梅香稚语》《荷香满堂》,并在少年宫开设了诵读班举行指导学习。(2)、艺术教育“本土化”。学校结合地域特点,常年聘请民间艺人传授公安说鼓、道情、花棍等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项目。春风贺喜不言语,人心思进向未来。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绩,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获得“湖北省学校文化建设百强校”、“华中师范大学文化建设实践基地”等荣誉称号。
        三、“三尺讲台存日月,沉心静气写春秋”
        教师是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什么样的教师,直接决定培养什么样的人。所以,教师的专业成长直接决定着教育金色的品质,
        1、在理念中启发教师思维。校园精神是学校文化的灵魂,是主体生命力的体现。学校以东方人“家”的传统情感作为出发点,把学校当作一个大家庭来建设,把师生当作家人来关怀,工作的重点首先是引领教师思维发展,只有教师快乐面对自己的生活、工作、人生,他才能有意识将这些精神文化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起到潜移默化作用,影响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快乐勇敢面对。
        2、在“快乐课程”中打磨技艺。每位教师参与完善系列特色“快乐课程”:(1)传承“快乐大课间”—千人诵读、千人戏曲操、千人啦啦操、千人手指操;(2)深入推行“快乐课堂”,牢牢把握五大要素;(3)发展壮大“快乐足球”,实行班级联赛制;(4)丰富提升“快乐少年宫”,做到学生对经典传承和科技创新兴趣的更多选择;(5)形成“快乐科研”氛围,让更多教师享受专业提升带来的职业幸福;(6)推行好习惯成自然的“快乐指南”德育方式。
        3、在阅读中提升品质。我们不仅通过竞赛促进、培训拓展、自我提升等几个途径去着手,最根本突破就是要让教师阅读,学校制定了“书香飘满园”的读书方案,通过创建书香教师、书香团队、书香班级、书香学生、书香家庭,形成金色品质的书香校园。
        “三色校园”目前是我们全校力争打造的终极形态,更是一个有深邃教育情怀的事业。我们坚信在县教育局总体教育理念的指引、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下,一定能为学生发展打好人生底色,静待花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