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小学语文对话教学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1月   作者:毛泽帅 毛德永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深入,中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语文教学作为各学科中重要学科之一,其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文知识的积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等内容。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对话教学,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专注度,还可以通过合理的引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毛泽帅   毛德永   贵州省钟山区第七小学  553537  贵州省盘州市第九中学  553537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深入,中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语文教学作为各学科中重要学科之一,其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文知识的积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等内容。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对话教学,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专注度,还可以通过合理的引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对话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1-009-01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对话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以及思维活跃程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从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本文简单分析了语文对话教学的特点,并简单阐述了核心素养下中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语文对话教学的特点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对话教学,是建立在师生之间相互平等的关系基础上,而不是传统的讲解者和聆听者、灌输者和被灌输者的关系。而且,随着学生思维的不断发展,学生对于自尊等概念有了更多的理解和重视,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对话教学模式,并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是师生在共同探讨陌生的知识领域,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课堂学习乏味和抗拒心理,从而让学生由原本的被动接受语文知识转变为主动的了解知识,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并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也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等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较为重视学生的感悟能力以及感悟效果,比如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所蕴含情感的感悟。与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相比,对话教学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从而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想象和联想,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和理解程度,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所蕴含的情感的感悟,所以,对话教学方式对于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和感悟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主要是知识的单向输出,虽然也可以实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效果,但是这种较为单调、乏味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创新欲望。而对话教学方法更加重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不仅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并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将学生放置于探究者与发现者的位置上,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观察和自主思考效果,更容易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独特的认识和见解,再加上语文老师的合理引导,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创新欲望的培养。
        (四)对话教学的发展性
        对话教学改变传统教学十分重视结果的格局,非常注重对学习过程的关照,讲求在学习中对话,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建构,在建构中发展,然后又通过新的生成和建构,达到新的发展。


如此循环往复,学习也就促进了人的发展。对话教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符合人的本质发展的教学方式。对话的教学使教师和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最终目的是促进师生共同提高,全面发展,最终产品是能动的、创造的、富有对话理性和健康心理的现代人,发展是对话教学的第一要务。对话并不排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不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但它却能使师生双方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互相激励批判,使每一个人不断自省,获得完善自身、自我超越的动力,不断使自己“成人”。
        二、核心素养下语文对话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重视民主对话原则让学生敢于发言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对话教学模式,语文老师首先应重视民主对话的原则,也就是无论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习能力如何,都应给于学生阐述个人见解的发言机会。所以,老师应建立一个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合理的引导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并鼓励学生说出各自的见解。
        (二)重视平等对话原则让学生愿意发言
        对话教学方法并不是简单的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教学模式,而是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探讨。所以,语文老师应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以平和的话语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不仅有助于学生交流兴趣的培养,还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感情和距离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语文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文中选择出感受最深的段落以及对段落的理解和感悟,而老师则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并说出自己对相应段落的感受。这种语文课堂对话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缓解课堂教学单调、乏味的氛围以及学生的抗拒、畏惧等心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发言欲望以及思维活跃程度,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语言组织和语言运用等能力的培养。
        (三)围绕教学主题进行对话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对话教学方法,语文老师应注意的是交流话题的开展应围绕课堂教学主题,从而在确保课堂教学目标完成质量的前提下,让学生获得更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文言文时,让学生们了解和积累文言词汇,并培养学生解读文言文的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对文章中的词或短句进行翻译、解释,由其他学生对发言同学的错误或不足之处进行记录,并在发言学生翻译完成后将各自的见解进行阐述,而老师则对解读和点评学生的发言进行指点,这种对话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效果,也有助于学生语文知识积累以及语言理解等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对话教学,可以使不同学习层次、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同时获得培养和锻炼,特别是对于语文学困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语文老师在运用对话教学时,不仅要有足够的细心与耐心,还应贯彻平等、民主的原则,并根据教学主题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合理的对话环节,从而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杨邱淼.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策略浅析[J].课外语文. 2018(21)
[2]师志刚.基于对话展开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05)
[3]孙青.语文教学高效对话策略探析[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8(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