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村初中体育足球教学的因地制宜与因材施教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1月   作者:穆世民
[导读]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深受乡村学生的喜爱,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教学任务。经常踢球对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勇敢、机智、坚强的意志品质及团结合作精神,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农村初中体育课的足球教学现状,探讨如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创新完善教学方法,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让学生在快乐中有效掌握足球基本技能,发展身心健康。

穆世民    湖北省巴东县东瀼口镇初级中学  444300
【摘要】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深受乡村学生的喜爱,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教学任务。经常踢球对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勇敢、机智、坚强的意志品质及团结合作精神,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农村初中体育课的足球教学现状,探讨如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创新完善教学方法,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让学生在快乐中有效掌握足球基本技能,发展身心健康。
【关键词】农村初中;体育教学;足球运动;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1-055-02

        当前教育教学的目标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在培养出各方面素质达标的优秀人才。现在的教育越来越从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转向体育和德育相融合的综合能力培养。因此,体育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学生要想提高身体素质,就得在体育课上认真学习,加强锻炼,才能通向全面发展的途径。因此,体育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创新完善教学方法,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新形势下,农村学校的足球教学环境有望得到改善,作为体育教师有必要更加重视体育课的足球教学。针对农村初中的足球教学,笔者通过实践和研究,从教学的几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与各位同仁探讨。
        一、深刻认识目前农村初中体育足球教学中的问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学生的综合素质虽然在足球课的教学中有明显提高,但是就目前我国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来看,由于很少有学校将足球列入体育教学,因此上足球课的好处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体现。这就说明足球教学实践还有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的改善,这些问题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首先,学生对足球运动没有多大的兴趣,大多数学生在课余时间都不喜欢体育运动更别说踢足球。这就导致足球教学没有多大的效果,也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足球技术。再者,学校没有完备的教学设施,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空间来练习足球,也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足球的积极性,制约了足球教学作用的施展。最后一点,在进行足球课的教学中,老师一般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没有办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因为体育课老师受传统观念的制约使得足球课的教学不是很规范,学生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也对足球课的效果有一定的负面作用。
        二、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充分体现教学重难点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其实就是“用什么教”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足球教学的内容非常广泛,如何取舍?首先,以《体育与健康》为蓝本,依据教学目标,合理筛选需要的足球教学内容,但不拘泥于教材,敢于创新,将足球运动中适合农村初中生的运动技能进行简易化和游戏化改造,使其返璞归真,还其本来面目,使得这些运动技能容易被学生接受,经过简单练习能够很好地掌握。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使学生在足球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快乐、满足与成就感。其次,根据农村初中学校场地器材,以及学生的体质、心理等因素,从实际需要出发,想学生之所想,选择农村特色的多样化、新颖化、自由化的足球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农村初中生处于身心还不成熟和迅速成长阶段,虽然足球学习的基础比较薄弱,但认知能力、心理特征的可塑性都很强,而且初中各阶段的学习能力有一定差别,因此把筛选出来的教学内容,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初中的三个阶段合理安排年级教学内容。
        三、优化足球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与健康中提高足球技能
        1.运用鼓励教学,增强学生的足球信心。


初中生在小学和幼儿园阶段一般没有进行过足球训练,只参加过单一的足球活动,没有任何技巧可言,因此学生普遍在学习足球的过程中缺少信心。这也就导致了对学习效果有不好的影响,尤其是当学生在学习时碰到比较难的技巧动作而没法很快学会时,不仅会减弱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严重的是有的学生会有抵触心理从而渐渐不喜欢足球课,严重约束了足球教学的顺利进行。所以在进行足球教学时,初中老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教育,及时看到学生学习进步的结果并且进行夸奖,增强学生对学习足球的信心,进一步让学生积极加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运用游戏教学,让学生享受快乐足球。游戏是少年儿童非常喜爱的活动,他们在游戏中感到轻松愉快。而人往往在心情愉快的时候最容易获得知识、提高技能。因此,在足球教学时运用游戏教学手段,效果常常较好。农村初中体育课的足球游戏教学,应充分考虑场地大小及安全因素,农村初中生的身心及男、女生的生理特点,运动负荷大小等,根据教学内容和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运用足球游戏;也可以结合情境教学,根据课堂需要改进或创编足球游戏。趣味性是足球游戏应当遵循的原则之一,一定程度上讲,游戏竞争越激烈,它的趣味性就越强。农村初中生由于体力与智力的增长、运动技能的提高,已能胜任一些激烈竞争的足球游戏。从初中生的心理状态分析,足球游戏中所采用的动作过于容易,会让他们觉得没意思;而太复杂、太难,又会让他们丧失信心。
        因此,运用一些有适当难度、学生通过自己努力才能完成技术动作的足球游戏,可以激发学生主观参与和学习。用趣味性较浓的足球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淡化技术要求,才能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享受快乐足球。
        3.运用比赛教学,提高足球技术的实战运用。足球运动的本质就是比赛,脱离比赛的教学不可能收到理想效果。当然,这里的比赛指的不一定是正规比赛,可以是3、5 个人的小场地比赛或足球对抗游戏。学生在比赛时如果能够成功地用上自己所学的技术,便会获得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还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所以教学比赛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之一。有些农村初中学校受场地等因素限制,较少安排教学比赛,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足球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四、增加校园足球文化活动,参与足球运动交流
        初中阶段学生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学生身体变化比较明显,部分学生短时间内身体发生迅速变化,尤其是部分女生随着身体变化,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就会缺乏参与到体育教学中的兴趣,而且足球运动本身具有较强的竞争性与实践性,初中足球教学如果只局限于动作技巧学习,往往就会导致课程比较枯燥,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动作技巧,足球比赛规则的基础上,就可以组织班级内的学生展开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在足球运动中不断加深学生对足球运动的理解,不断提升学生的足球运动能力。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足球活动机会,在学生的足球活动中了解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保证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可利用坡地等特殊地形,鼓动学生训练其敏捷、弹跳、力量、柔韧性、协调性、启动速度等,提高身体素质,在日常教学中,应训练运球技术,如传球训练,二人一球做一过一练习。训练踢球技术,还可以进行踢远、踢准等练习,训练截抢球训练过程中,可选择跨步抢球训练,练习在同时夹住球的提拉动作,并进行冲撞抢球。
总之,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化繁就简地制订比赛规则,在教学过程中多安排一些本校特色的小场地教学比赛或足球对抗游戏,改变传统的单一枯燥、过细的技术技能传授,更多地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足球教学方法很多,“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可根据需要,创造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也可以同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一种为主,多种为辅,相互补充,相互配合。
参考文献:
[1]李发军.农村初中足球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J].体育与健康,2016(9):128-135.
[2]李俊良.浅探校园足球教学开展的现状及对策[J].才智2015(28).
[3]董淑芳.浅谈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J].学周刊,2014(2).
[4]孔毳.浅谈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J].当代体育科技,20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