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生整本书阅读有效性途径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21期   作者:张利霞
[导读] 新课标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读、写、听、说四个技能。
        张利霞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中学511400
        摘要:新课标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读、写、听、说四个技能。语文教师应提高对阅读教学的关注度。教师通过阅读教学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整本书阅读对于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阅读情感、态度、方法、动机、目标等,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从而让学生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整本书阅读;现状
        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出发,分析整本书的阅读内容,为学生构建合理的阅读教学课堂,以保证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高中生要从根本上认识到阅读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教师要从学生整本书阅读的现状出发,为学生提供阅读建议、策略,并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整本书阅读获得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阅读技能,提升自身的阅读水平。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在高强度学习多个学科的情况下,高中生的阅读时间受到了限制,他们很少有时间进行整本书阅读。在具体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一些认知偏差也阻碍了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进行。第一,部分教师保持传统的阅读教学形式,突出强调自身的教学地位,并不关注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在开展字词教学的时候,这些教师所采用的方法通常比较单一,讲解的内容比较乏味,不会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这样,学生在学习课堂知识的时候,就难以获得较高的效率,从而影响他们语文素养的提升。第二,部分教师所持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并不能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知识的创新和升华。在缺乏个性化教学手段的课堂中,学生并不能够深入开展阅读探究,也不能够把握阅读的度,以至于成了阅读的局外人。第三,阅读教学缺乏针对性、系统性。有些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做不到因材施教。这样,学生便难以学习到自己感兴趣和需要的内容,读不到适合自己的书;而阅读教学系统性的缺乏,则让教师难以判断不同阶段的学生应该读什么书,以致无法对不同思想境界的学生给予适当指导。
        二、选择有效的阅读文本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感知能力,在读到一篇文章的时候可以理解其中的一些含义。所以,教师在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时候要从全局出发,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效果,让学生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上,合理设计整本书教学活动,从而确保教师能够操控全局,使整本书阅读活动顺利开展。而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师选择有效的文本。
        那么,什么样的文本才算是有效的呢?鉴于课堂教学围绕教材内容开展,所以,教师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的时候也要考虑到教材内容,要选择符合教学实际的文本。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将课内外阅读文本有效融合,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集中进行整合,从而让学生做到融会贯通。如在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时候,虽然学生阅读了不少苏轼的作品,却仍旧无法明白为什么说苏轼的诗作属于豪放派。

为了使学生深入了解苏轼,了解他的写作风格、特点,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与苏轼有关的传记作品,比如《苏东坡传》。
        教师在讲解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向学生推荐这本书,然后大致地讲一下苏东坡的人生经历,他身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写出了怎样的文学作品。历史故事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这时引入更深层次的内容,学生会认真听讲、思考,会快速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并在心中记下《苏东坡传》这本书,利用课余时间书阅读。
         三、立足于文本主题
         受高考的影响,高中生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学习内容,课余时间十分有限,教师想要让学生跟上教学进度、内化知识,想要让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能力得到培养,就需要注意文本主题的划分。
         若是教师不管不顾地为学生推荐厚厚的一本书,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阅读任务产生排斥心理,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对阅读任务产生懈怠情绪。而教师通过文本主题划分,可以快速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文本,而将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文本推荐给学生,可以有效地突出阅读的专题性,也可以增加学生阅读的动力,为学生的终身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制定阅读计划
        在语文教学课堂中,高中语文教师需要以整本书阅读指导任务为依据,将相应的阅读学习计划为学生制定出来。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整有效地阅读一本书籍。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促进学生整本书阅读任务目标的高度落实。首先,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将一些文章当中的某一段落选取出来,其次教师需要在引导学生阅读这段文章内容的同时,指导学生将相关的阅读笔记做好。然后教师还需要在学生的阅读当中,将学生的阅读模式和方法进行规范,并在课后对学生阅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出和纠正。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方式既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阅读效率的提升,还能够实现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从而在学生阅读能力的增强当中,达到学生阅读学习质量和效果的提高。
        五、重视师生互动交流,提升学生积极性
        新课程标准倡导在高中阶段要多使用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法,作为语文教师要积极响应这一倡导。比如高中的整本书阅读安排在《语文》必修上与下(高一),共有两本书,分别是《乡土中国》和《红楼梦》。如下图所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学有所获,才能提高阅读效率,才能让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紫璇.高中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20.
        
        [2]荀航.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学术著作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