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娟
宁津县第一中学253400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 文言文复习是对知识的巩固和查缺补漏,有些教师仅侧重对文言文字词的再现,依旧逐段逐段地读,逐句逐句地讲,逐字逐字地解,复习如同上新课,让学生整堂课都处于被动状态,忙于做笔记,记录每一个词语内容,缺乏互动。有的教师以试卷练习为主要形式,全盘以练代讲,搞题海战术。这些复习方式使教学过程相对单调,学生的个体差异无法全面关注,最终导致课堂复习效果不理想。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复习;提纲分析;课外读物
引言:文言文是每年高考必考,重在考查考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和识记能力。《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了解并掌握”,这是考查的层级;“常见”,这是指考查的范围。考生熟悉的古代文化常识是命题者出题的侧重点,生僻的文化常识是考查能力的重点。但高中语文文言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
1.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由于文言文学习难度较大、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等,学生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较低,教师在教学中习惯采用口头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逐字逐句地对文言文进行翻译,翻译完成后对文言文的结构、人物形象及文章结构,学生缺乏充足的时间及独立的空间对文言文进行欣赏、自主探究及体验,久而久之导致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其次,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采用单一及枯燥的教学方式,一篇优美、经典的文言文在教师单一的教学模式下显得苍白、破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自主地体会到文言文具体的含义及篇目之间的联系,即使掌握了文言文的表面含义,但文言文的深刻含义及重点和精髓也未能很好地掌握学习。最后,大多数教师未能认识到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对文言文进行逐步地口头讲解及教学,学生们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生硬地记忆知识,导致学生们无法深入其中,无法对文言文的精髓及重点进行思考及探究,导致学生们丧失了自主学习及阅读的能力。
2.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措施
2.1分析“课标”,构建计划
不管是哪一科目,《课程标准》对我们的教学与复习都具有着极强的指导作用,语文复习同样如此。为此教师一定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掌握其中具体的要求还有细则,同时将其作为起点与坐标,由宏观至局部对高三语文尤其是文言文的复习进行细致地安排布局。
综合考虑,掌握高考大方向。在研究《课程标准》的过程中,知识系统完整性是首要的考虑目标,在设计复习方案与流程时必须要从整体层面进行规划。除此之外,还应当对难易等考点的设置做全面分析,重视题目类型和难度的区分。
落实考点,进一步延伸知识点。
《课程标准》将高考的考点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同时对于学生不同能力的层级也做了针对性要求,为此教师一定要深入研究和分析其中的细则,最终将考点切实有效的落实到不同类型的题目之中。
优化复习时间,制定全面的复习计划。按照《课程标准》来制定一个全面的复习教学计划,对复习时间的安排进行优化,具体的复习计划应当细化至每周甚至是每一节课。通过计划式的复习教学能够让教学过程更为有序,同时复习知识的重点也可以更加突出显著。
2.2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外文言读物
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成千上万,优秀作品更是数不胜数。教材中所展现的文言文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紧抓学生对教材中经典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并且鼓励学生,在课外丰富自己的文言文阅读经历,推荐给学生一些文言文的经典之作,在课下进行阅读。学生增加文言文的阅读量,有助于学生体会文言文的精髓,积累文言文中出现的一些生僻的词汇及涵义,对文言文中出现的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进行理解和记忆,从而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们阅读和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通过文言文阅读内容的丰富,对各种文体的风格、结构也能有更深刻的理解。文言文作为古典文学,有他自己独特的魅力,很多学生到后来喜欢上了文言文的这种表达形式,在自己的写作中融入了文言文的经典语句,提高了自己作文的文学素养;也有很多学生将一些经典的语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甚至有些同学在课下尝试自己去书写文言文或者是古诗,这些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文言熏陶中理想性目标。总之,文言文是语文中的经典之作,是中国古代语言的表达形式,教师在教学文言文的时候,不能只让文言文表达于课本之上,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写作中、精神上都融入中国古典的精髓。学生把文言文融入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才是学生真正表现出了对文言文的良好理解和对文言文的热爱,这才是文言文课堂高效性的表现。
2.3精心备课,丰富课堂
想要提高语文文言文课堂的教学和复习效率,教师在上课之前,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进行准备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当前三步备课法是语文复习教学最常见且效果较为出色的一种方法,具体方案如下:首先按照课程标准要进行备课,制定出具体的教学思路。教师在备课时要按照文言文的考试要求,结合课后的学习指示,认真分析教材之中的重点与难点,同时将此作为依据制定出对应的复习思路和计划。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接受情况开展备课工作,凸显课堂学习和考试的重点。在备课时,将考点作为切入点能够有效提高备课的针对性,深入研究各个考点的具体内涵和要求,进行细致地分析,做到有的放矢。
结论:总之,在高中文言文教学和复习实践中,教师应努力探索出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文言文教学效能与水平,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日后进入社会做铺垫。
参考文献:
[1]吴美芳.兴朗读齐合作激兴趣——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J].高考,2020(33):61+63.
[2]苏进奉.浅谈开展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14):52-53.
[3]黄林清.高中文言文群文阅读个性化阅读教学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0(21):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