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斌
苏州市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 江苏苏州 215000
【摘要】立足于疫情背景来看,推动小学生信息技术信息化发展以提高其学习和应用能力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当下新冠疫情驱动下,引发的k12阶段学生学习方式变革,而其基本信息素养的缺位或不足引起的”新教育不均衡“,进而分析提出在新形态学习环境中,学生所需提升的基本信息素养及教师相关培养指导策略,进而为后续的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主要从现状,必要性以及具体举措几个方面对文本课题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疫情 小学信息技术 信息化发展 基础设备支持
[也可以放在摘要中,内容可以调整删减]
2020年的春节中国遇到了今年第一场全国性“灾难”——新型冠状病毒在湖北省武汉市引起疫情并扩散至全国各地。新冠疫情的发生给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方面的变化。不仅催生了各种新的行业,同时也推动了包括教育行业在内的既有行业的发展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创新。立足于新冠疫情背景来看,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主要转变为线上教学模式。在这种线上教学模式之下,教育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包括教师,家长,学生在内都需要在革新自身理念的前提之下,[1]学习新的方式方法来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当中,这对其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同时在线上教学模式开展过程当中,学生可以在课堂当中体会到更多的趣味性,学习效率和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这启示我们线上教学模式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在互联网信息时代背景下,有关部门及人员应当着力推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信息化发展,使得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可以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及教育需求。
一、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第一,推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信息化发展需要相关教育工作人员能够灵活熟练地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及网络资源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然而,受我国长期以来僵化的应试教育体制机制的影响,大多数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未能在革新自身教育教学理念的前提之下对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育活动当中的应用提起相当的重视,从而在此基础上自觉学习多媒体技术等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小学信息技术老师大多停留在使用传统性的教育方法阶段,而未能立足于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不断革新,扩充自身对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专业能力的掌握。就教育活动自身构成特点来看,小学信息技术老师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导者,其职业素养及专业能力的水平对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水平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从这一层面上来看,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对于先进网络技术掌握的欠缺,对于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发展会产生一定的阻碍性影响。
第二,要想推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信息化发展,就要为其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包括多媒体设备在内的基础设施及先进技术的支持。但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未能为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完备的多媒体等基础设施,也未能为其提供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缺少设备和技术的支持使得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信息化活动的开展缺少基础支撑,就会给教师教学活动以及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造成一定的阻碍性,影响极其难以利用先进的网络设备及技术来查找学习资料,有效开展教学和学习活动。
二、推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
1.有利于扩大课堂知识容量
伴随教育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其趋势主要表现为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融入更多的知识。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要完成这样的教学任务是十分困难的。而在线上教学模式之下,对于互联网技术的使用以及对网络资源的挖掘。可以有效地扩大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知识容量,同时,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可以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从这一方面来看,推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发展有一定的必要性。
2.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信息技术线上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可以统筹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丰富的网络资源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在这一过程当中,新的形式和内容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更好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举例来讲,相对于传统课堂来讲,线上互动方式更加多样,包括红包、随机点名等等。这样一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此之外,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当中的动画短片等形式来引导学生对课堂内容加以理解,使得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当中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三、疫情中暴露出的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领域
由疫情看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养成,主要在以下领域需要着力提升:
第一个是信息获取能力,随着疫情的爆发,很多学生只能在家中进行学习,或者是了解社会,了解世界,那么获取信息的渠道以及辨别信息的真伪,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个是平台以及工具的使用能力,疫情的爆发促使学生只能使用更多的信息化平台进行在线学习,那种学生是否掌握了使用这些平台的能力呢?尤其是有一些平台是具有互动交互的功能,那么,学生能否使用这些功能进行自主学习,或者是在线学习,笔者在观察很多学生学习的状态时,发现这部分能力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也是我们平时信息技术课程以及日常的一些综合实践活动,应该关注学生去提高的。
通过这次疫情也充分地发现,学生应该而且很有必要使用信息技术来实现自主化的学习,个性化的学习,那么我们课程的形式,课堂的形式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变革。课程如何有效的构建能够激发学生自主使用,并且引导学生有效使用,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东西很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平台的使用能力,我觉得应该包括打字输入的基本能力,浏览器使用能力,密码管理及基本的信息安全能力,课程检索及查询能力,视频播放器的简单操作能力,鼠标操作的基本能力,信息媒体及数字媒体的表达能力,拍照上传及基本的图形处理能力,语音输入表达能力,记事本编辑能力,通讯交流工具的基本使用。除此之外,也包括信息化设备的科学使用能力,这方面主要是针对的一个眼视力的保护,以及坐姿坐态的自我保护,数字教学与线下操作的整合能力。智能化终端设备的自我管理能力,这方面主要包括系统的一些管理,电源的管理,应用的管理,安全性的管理,网络设置的管理能力,各类应用的综合应用能力,时间效率的管理能力等等。
四、推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信息化发展的具体举措
1.提供完备技术支撑
首先,正如我们上述所说,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在于有充足的基础设施和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因此,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应当从思想层面上对这一观念提起相当的重视。立足于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及需求,革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破除传统的固化的教育观念。即充分意识到新时代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进行。从而在这一思想前提之下,自觉学习并利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方式来开展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同时,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将这一理念传达给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信息化学习活动及发展趋势当中。为此,相关负责部门可以组织教师定期开展网络学习活动。[1]举例来讲,可以组织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观看学习包括大学生网课等在内的网络课程体会线上教学特点,并从中学习教学方式。
2.教师占据主导地位
就传统意义上来讲,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的推进和具体开展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但是,在线上教学模式之下,由于师生之间不能面对面交流,教师难以直接对课堂进度及教学内容加以有效控制。尤其学生自身的学习状态也难以得以有效监督和引导。因此,相关教师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增强对线上课堂的掌控能力。在线上教学模式之下,同样可以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占据主导地位,保障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以及每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为此,可以充分利用线上随机减名等形式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
3.适度把握课堂教学内容知识量
在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小学信息技术线上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使得课堂内容知识量大大增加。但是就小学生自身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来看,在一定的课堂时间内掌握过多的知识有一定的困难,负担会比较重,可能会对课堂学习效率起到反向的阻碍作用。因此,教师在这一过程当中要适度把握课堂教学内容知识量。尽量做到在一定的时间内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又要避免因任务过重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增加课堂趣味性
正如我们上述所述,在线上教学模式之下,师生之间隔着屏幕沟通往往不利于调动起课堂学习气氛,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度会大大降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相关教师可以采取一定举措增加课堂趣味性,引起学生对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知识内容的学习兴趣,更好地配合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自身学习效率。举例来讲,可以在课堂开始带领小学生开展线上信息技术游戏活动,如利用画板进行绘画创作等等。
参考文献:
[1]曾子权.试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如何渗透德育核心素养[J].电脑迷,2018(8):179-182.
[2]查德清.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信息技术课例分析[J].华夏教师,2018(15):60-61.
[3]李梦萧.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03):133.
[4]唐瑞虹.数字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的现状研究与趋势分析[J].新校园(中旬),2016(10):171.
[5]高叶.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6(33):6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