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品质教育培养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21期   作者:蒋东晓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广大教育者都在思考要如何进行进一步改革创新教法,让学生们懂的更容易、学习更迅速、做的更优秀,真正实现品质教育、品质学习。
        蒋东晓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黄宅镇前陈中心小学 322205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广大教育者都在思考要如何进行进一步改革创新教法,让学生们懂的更容易、学习更迅速、做的更优秀,真正实现品质教育、品质学习。本文主要围绕笔者所教的语文学科,结合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思路,讨论如何给学生培养学习兴趣,锻炼其学习意志,创新教学教法,使学生想要学、喜欢学、善于学,从而体现品质教育的综合优势。
【关键词】品质教育;改革创新;多重教法
        品质教育的关键其实在于教师是否能不断创新改革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主动提升驾驭学习行为的能力,从学习兴趣、学习意志、学习思维和学习方法、路径几方面来综合提高学习品质,也真实反映出教师的教育品质。我作为班主任,主带语文学科,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总结出一些适合小学生学习需求的方法,并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很多教育元素,让学科教育和班级管理共同发挥作用,全面实现品质教育的优势。
        一、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管理缺乏科学性,存在形式主义
        就当前小学教学管理实际情况而言,还是有不少学校存在形式主义。在实际教学管理过程中,为了能使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得以充分展示,组织大量的公开课和示范课,课堂教学非常的流畅,在各个环节教师与学生的配合都十分的默契。对于这种课堂,表面看似比较完美,实际上存在非常浓的表演色彩,缺乏真实性。而在平时的家常课当中,还是停留在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老师讲的多,学生思考的少,思维受阻,教学活动也是片面化的形式主义,没有关注到全体学生。
(二)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教学理念落后
        一些资深教师尤其是年龄较长的教师,本身已经习惯传统教学模式,而且由于其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多年形成的教学风格,使得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会收到显著的教学成绩,因此这部分教师往往不愿意接收新事物。当前业界提倡的很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他们并不想去尝试,即便是迫于教学目标的压力,不得不对教学方法进行一些更改,也往往因为不主动理解这些教育方法理念,最终导致流于形式。
(三)教学内容单一,片面追求分数
        一直以来我们不能否认的一个现实就是我国是一个受应试教育影响严重的国家,这种影响使得考试成绩从古至今一直成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
但从越来越多的现实例子可以看出,新形势下我国综合性人才的紧缺已经成为当下教育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分数成为学习目标,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求知动机。考试使很多学生为考试而学习,成为分数的奴隶,抑制了内在求知动机的发展,这样培育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


        二、实践教学中创新改革教法
(一)立足因材施教,全面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作为人类认知这个世界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方式,提高阅读能力无论对学生个人的知识积累还是整个社会文化的进步,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如何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也一直是众多小学语文教师日常工作研究的重点。
        (二)巧用思维导图,强化写作能力
        习作是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能力、阅历等,进行表情达意的书面表达。作文教学就是以思维为核心能力和技巧的一种综合性智力活动。也可以说,作文是思维的体现,思维是作文一种先前准备。没有活跃、敏捷的思维,各种智能和技巧都不可能得到更好的发挥。然而,小学生提起写作的状态就是“挠头、咬笔头、左顾右盼、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应该从何处提笔开始写。一般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也比较强调智商性教学,忽略了学生的情商层引导,看中作文讲解过程而忽略最后能给学生带来的实质提升。
(三)创建班级文化,提高班级向心力
        小学生个个都非常聪明,思维也很活跃,但由于年龄还较小的问题,情商发育还没有到达一个境界,因此对于班级向心力,对于合作理念的认识还很不到位。虽然大家总认为学习是个人的事情,但我认为如果能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加强全班同学的集体向心力,那不论对于哪个科目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四)创设竞争机制,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周边生活环境都充满了竞争,而社会立足的基本法则就是适者生存,尤其我们从现在的新闻中可以看到小学生的心理素质越来越差,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家长和学校将孩子们保护的太好了。班主任们还应该结合这个社会背景,让学生们更加去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合理地训练学生们公平竞争的心理。比如在班干部选拔中,我选择用竞选的方法,让学生们自己自愿报名并让大家公开投票,这种方法不仅能有效避免带有个人喜好情绪的选择,还能从小给学生们就树立好公平竞争的正确心态,为他们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三、结语
        品质教育并不单纯指教学质量的提高,更是融入了学生的品性修养、道德情操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做好品质教育相当于培养出一个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品质教育的关键其实在于教师是否能不断创新改革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主动提升驾驭学习行为的能力,从学习兴趣、学习意志、学习思维和学习方法、路径几方面来综合提高学习品质。作为教师和班主任,在接下来的教学路上还应该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周婷婷.在观摩和聆听中提升——参加“互联网+创新素养教育”背景下宁夏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观摩心得体会[J].宁夏教育,2019(02).
[2]张忠华,周萍.“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变革[J].教育学术月刊,2016(12).
[3]郭志明.优化学习品质是小学教育的要务[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5(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