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龚正文
[导读] 在初中教育体系中,数学是一门兼具逻辑性与抽象性的科目,知识传授和作业设计要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自我吸收与内化的过程,提升作业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让他们体会到作业的价值与乐趣.初中数学教师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精心设计作业内容与形式,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契合,帮助他们巩固数学知识与技能,推动核心素养的形成。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三中学 龚正文  679100

摘要:在初中教育体系中,数学是一门兼具逻辑性与抽象性的科目,知识传授和作业设计要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自我吸收与内化的过程,提升作业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让他们体会到作业的价值与乐趣.初中数学教师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精心设计作业内容与形式,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契合,帮助他们巩固数学知识与技能,推动核心素养的形成。基于此,本文对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作业设计
        引言: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不但要经常和学生沟通交流,制定出有价值的数学教学计划,还要改变原有的作业观,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特点,教师必须从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角度考虑,才能建立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观性思维,达到强化巩固、融会贯通的教学效果。当学生意识到作业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时,便能自主自觉地跟随教师的引导,训练自己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技巧。
        一、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展现出的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了教师思考的主要问题,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教师将作业与核心素养培养相结合,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对学生未来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首先,初中数学作业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相结合,有助于促进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提高他们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品格与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实力,让学生更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中,从实践作业中找到数学与生活、社会之间的联系,形成较高的实践能力。其次,初中数学作业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相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强化他们的建模能力,增强他们的运算能力及直观想象能力,让学生从作业出发,思考各个问题背后的文化内涵,以作业作为依托形成较高的核心素养。最后,初中数学作业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活跃的思维,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探究的机会,强化他们的探究能力,让学生通过作业问题自主研究问题答案,理解答案背后的文化内涵,将所学知识内化吸收。



        二、核心素养下提高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实施的具体措施
       (一)灵活设计实践性作业,促使学生手脑并用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以书面纸质作业为主,这难以满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而且数学课程本身就具有实践性与工具性的特征,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应用能力是根本任务.在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设计一些实践性作业,为学生制造和提供更多参与实践操作的机会,可以是课上动手操作,也可以是课下调查,促使学生手脑并用完成作业,增强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掌握和运用,锻炼动手能力与思维活力.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先带领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操作、交流、推理等形式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使他们掌握对应角、边、中线、角平分线、高、周长、面积等的关系。在作业环节,教师可围绕“用相似三角形测高”设计.先设计随堂练习:身高1.6米的小明在阳光下某一时刻地面上的影子长度是1.2米,同一时刻一根木桩在地面上的影长是7.5米,求木桩的高:一个人的身高是1.8米,同一棵大树之间有一标杆,标杆的高度是2.4米,人与标杆之间的距离是2米,标杆距大树底部是18米,求大树的高度.指引学生根据题目信息在草纸上画出几何图形,结合图形解题.之后,教师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习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测量校园内树木、旗杆、路灯、篮球架等物体的高度,利用课下时间观察和操作,寻求最佳测高方案。
        (二)设计注重结合教材,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
        教材是数学教学的根本依据,也是教师预留作业的主要参考资料。基于核心素养,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注重结合教材,以教材为依据设计课后作业,将教材上每一个知识点都体现在作业中,让学生从作业中探索出课堂所讲解的重点内容,从作业中查漏补缺,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学生从与教材相关的作业中,掌握了基本知识,学生要多多联系这些作业内容,形成巩固的文化基础,扎实自我对文化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三)完善作业布置的实例,促进学生的核心数学观念发展
        数学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能局限于教材,而是要从现实生活空间中选材,给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生活型作业,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促进学生的核心数学观念发展。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与生理特征处于平稳发展的阶段,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双手与大脑结合起来,提升作业布置的质量,促进学生的核心数学观念发展。比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多面体,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灵活运用,了解各种图形的构造。每个学生都可以突发奇想地制作数学模型,既完成了课外作业,也能在做中激发兴趣,在做中加深理解,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水平。
        结束语
        作业设计已经成为教师思考的主要教学任务,注重以学生为本的设计理念。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层次,设计出联系生活、问题的作业内容,创设出变式作业,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强化他们对文化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增强他们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姚燕华.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11):79.
[2]李小璞.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09):41.
[3]李建军.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教学探究[J].考试周刊,2019(75):73-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