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银 吴华通讯作者
重庆市南川区妇幼保健院 408400
【摘要】目的:研究个体化心理护理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的62例子宫肌瘤病人。随机分为各31例的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经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后负面情绪改善显著,该护理方式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个性化心理护理;子宫肌瘤;护理效果
子宫肌瘤为良性肿瘤,患者往往无明显症状。该疾病对身体危害较小,其生长缓慢、恶化风险低[1]。但由于部分病人对疾病缺乏足够认知担心疾病对身体、生育存在较大影响,质疑手术风险等。常有病人因心理负担较重影响病情及治疗。本研究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其对负面情绪的影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的62例子宫肌瘤病人,均为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各31例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年龄25-60岁,平均43.61±5.13岁。观察组年龄27-62岁,平均44.91±5.43岁。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入院后常规健康教育,药物治疗者指导用药方法,手术病人宣讲手术知识,监督复查工作。观察组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如下:
1.2.1 个体化护理方案
病人治疗方式对心理情绪影响较大,手术治疗病人的负面情绪比药物治疗、脐带治疗患者更突出。未婚未孕、已婚未孕患者比经产患者更担心疾病对生育的影响。护理人员应当综合考虑治疗方式、婚育情况、肌瘤体积、数量,并进行心理评估,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
1.2.2 健康教育
多数病人心理情绪是因对疾病的了解程度较低所引起。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说明子宫肌瘤诱因、症状以及对身体的影响,需强调大部分情况下子宫肌瘤体积无生长且病人症状,对身体无影响无需治疗。同时介绍子宫肌瘤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的前提,根据病人的诊断结果对其进行针对性宣教。
1.2.3 心理护理
手术患者在术前心理问题严重,需针对不同手术方法进行个体化护理。肌瘤挖出术保留了子宫,对生育无影响,术后复发率低,坚持复查能够及时发现复发。子宫切除者心理问题较严重,护理人员则需对患者以及配偶强调手术的必要性,获得其支持,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同时也要理解病人的心情,更要说服病人面对事实。
针对微创手术病人需重点介绍微创优势,阐述该手术方式对机体损伤较小。针对常规手术病人强化术前术后的心理疏导,积极安抚、鼓励病人,减轻心理负担。
1.3 评价指标
治疗前后通过SAS、SDS评价心理问题严重程度。评分越低,心理越健康。
1.4 统计方法
SPSS17.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P<0.05)表示数据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SAS、SDS:观察组62.45±5.36、63.35±5.84,对照组62.54±4.28、63.81±3.72。t=0.073,P=0.942;t=0.370,P=0.713。护理后SAS、SDS:观察组49.15±2.54、49.31±1.54,对照组50.17±1.24、51.27±2.44。t=2.009,P=0.049;t=3.782,P=0.004。观察组护理前评分与对照组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大部分子宫肌瘤无需治疗,但也有部分病人存在明显症状需进行药物、肌瘤切除术治疗,甚至有少数患者因瘤体体积过大,数量过多需将子宫切除[2]。在治疗期间病人负面情绪往往影响其依从性,甚至影响激素水平干扰子宫肌瘤发展。
由于不同病人的心理状况有所差异,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干预,护理效果不佳。无症状者往往担心肌瘤的增大、恶化风险,药物治疗者对治疗效果存在一定担忧,肌瘤切除术患者则担心术后复发,子宫切除病人通常难以接受身体残缺。本研究中患者均为手术病人,因此其负面情绪较为严重,且未生育妇女心理负担更突出,因此根据不同病人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尤为重要[3]。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通过分析病人实际情况,重视病人差异性,围绕实际制定护理方法。因此该护理方法具有个体化、人性化,突出了对事实的尊重,能切身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
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个性化心理护理更具有针对性。
研究证实,子宫肌瘤患者经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后负面情绪改善显著,该护理方式有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林苏娟. 心理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饮食保健, 2019, 6(008):198-199.
[2]王英霞. 基础护理下心理护理在子宫肌瘤术后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饮食保健,2019年6卷20期, 2019, 6(20):197-198.
[3]陈凌岚. 子宫肌瘤患者个体化心理护理研究进展[J]. 吉林医学, 2018, 039(002):361-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