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阳
广东省中医院 广州番禺 510000
【摘要】目的:探究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到月2020年1月内收治的60例老年痴呆患者,所有患者以护理差异分为参照组(30例,常规护理)和研究组(30例,常规护理+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ADL)、生活质量(SF-36)、认知功能(MMSE)。结果:相比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ADL、SF-36、MMSE评分明显更高,所有对比指标护理前后均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字】老年痴呆;个体化护理;生活质量
老年痴呆症是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属于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性疾病。作为临床常见的老年疾病,其人体神经系统衰退,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生活行为能力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常常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记忆衰退、生活自理能力不佳等症状[1]。由于该疾病的发病原因复杂,病程较长,在临床治疗上具有一定的难度,给患者以及家庭带来了较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2]。目前,临床上的治疗方案以药物干预为主,但单一的使用药物治疗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辅助有效的护理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治疗效果[3]。本文就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意义展开研究,具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将我院2019年1到月2020年1月内收治的60例老年痴呆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所有患者以护理差异分为参照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71.25±5.31岁)和研究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70.36±5.7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所有患者均了解本研究内容后自愿参与本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纳入标准:经临床诊断符合老年痴呆症的患者;MMSE评分在24及以下;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及家属对检查和治疗方式均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患有脑卒中、帕金森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合并其他脏器功能不全患者;参与后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1.2.1参照组
对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给予日常病情监测、环境护理、用药指导、饮食干预、输液巡视、健康宣教等常规护理干预措施。
1.2.2研究组
对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增加使用个体化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为:(1)整体评估: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且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及时的沟通,充分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患者的个性、认知能力、精神状态及身体素质等基本信息,并使用护理量表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况进行评估;(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实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伴有急躁、抑郁以及出现幻觉等不良情绪进行疏导,主动和患者沟通,增进和患者之间的信任感,让患者能够主动配合工作。对于有家属的患者,护理人员要鼓励家属多和患者进行交流,让患者感受到关心和爱护;(3)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合理制定:根据患者的具体信息,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根据患者的认知能力及兴趣爱好,多让患者参与各项趣味活动,以丰富其生活;认真、仔细地指导患者进行生活能力的训练,包括洗漱、进食及大小便等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定期为患者开展集体训练项目;(4)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指导患者进行认知训练及记忆康复训练,以帮助其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使其能够积极地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提高其临床疗效;(5)锻炼指导: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活动手指、穴位按摩等锻炼;整个指导过程的态度和语气要温和,多鼓励患者,完成效果好可以给予奖励,增强自信心,促进康复;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鼓励其多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做保健操等,以促进其大脑功能的进一步恢复[4]。
1.3 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ADL、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完备)、生活质量(SF-36、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认知功能(MMSE、满分为30分,分值越高表明认知功能情况越好,分值≤24分则判定为认知功能障碍)。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ADL、SF-36、MMSE评分比较
相比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ADL、SF-36、MMSE评分明显更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png)
3 讨论
老年性痴呆症的病情比较复杂,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记忆丧失,认知功能出现损伤,对患者有很大的心理负担,有效的护理可以减缓病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5]。
老年痴呆患者会出现生活能力减退等,既影响患者的肢体行为,也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拖累,增加患者其他家庭成员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因此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重点应该是改善患者的生活水准,舒化病情[6]。
常规的护理服务,通常注重患者的用药、健康、生命体征等生理保障,未对患者的心理和家属的心理进行合适的干预和疏导,且缺乏对患者的行为锻炼,对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生活能力未起到积极作用。而个体化护理干预,作为一项根据患者个体化差异为患者定制护理服务的新型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贴合患者的个体特点,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相关护理,可最大限度给予患者身心的全面护理,为患者提供根据人性化色彩的护理服务,并通过相关健康锻炼,侧面缓解患者家庭的各项负担,是一项可改善患者认知水平,提供生活质量和生活能力的优质护理。
综上所述,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梁小玉, 刘才连. 预见性个体化护理干预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 心理月刊, 2019, 000(001):82-83.
[2]邓丽丽, 徐萍, 李华,等.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J]. 心理医生, 2018, 024(011):265-267.
[3]商利利. 老年痴呆住院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护理[J]. 实用老年医学, 2015, 029(002):169-171.
[4]张智, 葛兆霞, 邓小岚. 中医循证护理结合个体化护理干预在老年痴呆病人中的应用效果[J]. 护理研究, 2017, 31(009):P.3460-3461.
[5]吴丽杰. 预见性个体化护理干预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 2(24):46-51
[6]孙婉贞, 李红丽. 老年痴呆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J]. 中国老年学, 2019, 039(009):2167-2170.
作者简介:
姓名:杨阳,性别:女,出生年月:1991.1.28,学历:本科,民族:汉,籍贯:湖北省武汉市,研究方向:认知障碍,职称:护理师,职务:护士,单位名称:广东省中医院,科室:综合一科,邮箱: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