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10期   作者:庞佳宁1 祝丰成★
[导读] 目的:分析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效果。

        庞佳宁1  祝丰成★
        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云南 昆明  650204
        摘要:目的:分析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参与研究的为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接诊的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患者73例,研究过程中,所有患者均同时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患者的交锁症状、疼痛情况、关节功能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评分。结果: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多数患者交锁症状、疼痛情况等方面的情况的评分都有所下降,关节功能方面的评分有所上升。结论:在针对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方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关节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临床效果

        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在临床上并不常见,滑膜增生是患者主要的发病原因,以往在治疗此类疾病的过程中多采用切开手术的方式,但是,由于这样的治疗方式会对患者身体造成较大的创伤,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往往需要较长的恢复时间,因此,随着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现阶段手术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方式正在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较大损伤的关节镜手术技术,文章就针对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具体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择的对象为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接诊的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患者73例,其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3例,患者年龄16~52岁,平均年龄(32.6±1.7)岁。患者病程7~90个月,平均病程(3.1±2.5)月。
        1.2方法
        在患者正式开始手术之前,入路的选择方面常规选择患者的前外以及前内位置,少数情况特殊的患者需要加入后外、后内位置进行入路辅助。关节镜沿入路进入患者体内后,需要针对患者的后关节间隙、关节间隙、髌上囊、内外侧沟等进行探查。针对探查过程中发现的可疑病变组织,需要提取部分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个别情况下,在采用关节镜对患者的膝关节位置进行探查的过程中可见带蒂软骨瘤与患者的滑膜位置相连,在诊断的过程中,出现这种情况直接确诊即可,无需额外进行病理检查确诊[1]。结束针对患者膝关节的关节镜探查后,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将患者的游离体取出,针对体积较大的游离体,通过手术的方式将游离体夹碎成小块,分别取出。在患者带蒂滑膜软骨瘤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刨削过程中直接使用刨削仪器进行操作,将患者膝关节位置已经发生病变增生问题的滑膜组织直接清除。而在针对生长于患者后关节囊位置的游离体进行清除的过程中,若通过前内入路以及前外入路均无法取出,需要增设后外入路以及后内入路,通过后外入路以及前外入路取出。在清除患者病变滑膜组织、取出游离体之后,需要使用关节镜,对于患者膝关节位置进行二次探查,确保病变瘤体完全清除后,为患者安置引流管,将手术切口关闭,包扎好患者的患肢。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交锁症状、疼痛情况以及关节功能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评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临床症状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滑膜软骨瘤病多发生于患者的滑膜位置,此类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属于良性病变的一种,患者膝关节位置的发病率最高,也有部分患者肘关节位置、踝关节位置、肩关节位置、髋关节位置会发生滑膜软骨瘤病,与此同时,从临床的角度来看,也有颞颌关节滑膜软骨瘤病、跖趾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个案出现。
        从临床研究的角度来讲,滑膜软骨瘤病的发生目前尚无明确的病因,现阶段多数医学研究人员更倾向于认为是轻微外伤导致滑膜软骨瘤病问题的出现,患者膝关节位置反复发生外伤的问题进而导致滑膜增生问题的出现,患者发生滑膜增生问题之后,增生部分的滑膜组织会逐渐转化为软骨细胞,进而导致出现软骨瘤的问题[2]。从本次参与研究患者的情况来看,73例患者中,60例患者存在外伤史的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上述假说,虽然外伤不是患者滑膜软骨瘤病发生的唯一原因,确是患者有滑膜软骨瘤病发生的一个重要诱因。患者滑膜软骨瘤病发病的初期阶段,滑膜组织会与软骨瘤蒂组织相连,随着软骨瘤的逐渐生长,部分软骨瘤会脱离患者的滑膜组织,进而产生关节游离体,此时,在通过对患者的X线平片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会清晰的看到患者的游离体组织。
        由于患者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表征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但是,并无显著的临床表征,患者发病早期很难通过X线平片检查出来,因此,在针对此类疾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同时还需要辅助病理检查以及放射学检查的方式进行确诊。医学研究认为,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可分为三期,一期,患者的病症主要产生于滑膜组织内部,肉眼很难发现异常,但是能够通过病理检查的方式进行确诊。二期,患者正常的滑膜组织会与已经发生病变的滑膜组织发生合并,此时,通过肉眼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多个骨软骨小体或多个带蒂的软骨,但此时的病变组织并未发生脱落。三期,患者发生病变的滑膜组织会逐渐趋向于静止,骨软骨小体或多个带蒂软骨会逐渐脱离滑膜组织,形成游离体。随着关节镜技术在临床应用的日益普遍,滑膜软骨瘤病的诊断有效率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医生可通过关节镜直接观察患者发生病变的滑膜组织,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病变组织进行清除,实现整体治疗效果的提升。通过早期诊断,要真正做到针对患者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问题的早发现早治疗,避免患者因得不到有效治疗而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进而给日常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以往,在针对患者的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多采用手术的方式,虽然能够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治疗过程中会给患者身体造成较大的损伤。而采用关节镜手术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不仅能够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与此同时,还能有效减轻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的痛苦,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孔令瑶,李韬,曾星霖,李箭,熊燕.滑膜软骨瘤:如何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治疗中肿瘤细胞的清除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23(28):4570-4575.
[2]李冀,李众利,苏祥正,刘春晖,张浩,王克涛,杨以萌.局麻下关节镜术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5(21):1973-19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