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典型影像表现肺癌1例报告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10期   作者: 斯琴1,马天啸2
[导读] 目前世界范围内,肺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尽管当前诊断技术及治疗方法的
       斯琴1,马天啸2
        赤峰市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要】目前世界范围内,肺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尽管当前诊断技术及治疗方法的发展,但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病死率仍居高不下。肺癌致人类生命健康受到威胁,同时也会加重经济负担。有少部分肺癌患者的影像学不典型,又因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结果对影像学诊断不支持而误诊。现报告1例影像表现不典型肺癌,经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小细胞肺癌。
        【关键词】肺癌;肺部致密影;经皮肺穿刺活检
        患者,男性,71岁,因右侧胸痛2个月于2019年08月21日入院。胸痛范围为右侧肩甲区、前胸部及右侧腋下为主,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咯血,无气短。于当地县医院行肺部CT检查提示右肺上叶致密影,炎症可能性大,血常规提示单核百分比10.3%。予青霉素、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5天未见好转,遂就诊于我院。既往史:无吸烟、饮酒史。无肿瘤家族史。病程中体重未见减轻,饮食、睡眠正常。
        入院查体:体温36.0℃,脉搏5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 141/89mmHg,神清语利,步入病室,查体合作,皮肤黏膜未见皮疹、黄染及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口唇无发绀,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红肿,颈软,气管居中,胸廓对称,触诊语颤正常,双肺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粗,呼吸音略减弱,心界叩诊大致正常,心率56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入院后予完善辅助检查:胸部增强CT提示右肺上叶尖段后部及相邻后段可见大片致密影,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病变内可见片状低密度区及小钙化灶。相邻右肺上叶后段可见星芒状索条影,牵拉周围肺结构,考虑炎症合并脓肿可能。两肺内多发大小不一薄壁或无壁透光区,右肺下叶背部可见少许索条影(图1)。血常规:白细胞 3.5*109/L,单核16.50%,中性粒细胞数1.5*109/L ,红细胞4.21*1012/L ;支原体IgM(+)、衣原体IgM(+),支原体IgG(+);白蛋白38g/L,前白蛋白120g/L,总蛋白66g/L,谷丙转氨酶68 IU/L,谷草转氨酶54 IU/L ,谷氨酰转肽酶IU/L ,腺苷脱氨酶23U/L。CRP、PCT未见升高。癌胚抗原 126.8 ng/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25.46 ng/ml,鳞状细胞癌抗原0.6 ng/ml,糖类抗原199 27.47 U/ml,糖基抗原125 12.0 U/ml。
        因患者年龄大,且并肺气肿、肺大泡,感染指标不高考虑与当地抗感染治疗可能有关,与家属沟通后继续予抗感染治疗10天,患者胸痛症状明显缓解,但复查癌胚抗原 125.0 ng/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26.01 ng/ml。肺CT提示右肺上叶病变未见改变,建议CT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回报提示小细胞肺癌(图2)。免疫组化:AE1/AE3:(+),TTF-1(+),Syn: (+),CD56: (+),CK5/6:(-),Ki-67:80%+。腹部增强CT:肝右前叶上段结节灶,转移瘤可能性大,双侧肾多发囊肿,前列腺钙化灶。头部核磁增强:颅内未见异常强化灶。全身骨扫描:右侧2-6肋骨考虑骨转移。

        讨论:目前世界范围内,肺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尽管当前诊断技术及治疗方法的发展,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病死率居高不下【1-3】。其解剖类型中的周周围型肺癌,主要是指起自三级支气管以下和呼吸细支气管以下的肺癌。由于其解剖位置的原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很多患者发现有明显症状时已进入中、晚期【4】。从而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国内肺癌5年生存期仅为16.1%【5】。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肺癌诊断率,控制其病死率的基础条件。胸部X线、CT是最常用的早期发现肺癌的技术手段,但有各自的局限性。对于不典型肺部疾病、复杂肺部疾病仍需积极早期的有创病理活检。目前有支气管镜病理活检、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超声引导等诊断手段。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经皮肺活检的成功率和阳性率均显著提高【6-7】。文献报道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的敏感性为67%-97%,特异性为90%-100%,诊断的准确性达74%-99%【8-9】。
        肺癌的典型影像表现常为肿块、结节影,边缘有毛刺征及分叶状、胸膜凹陷等。可继发发生肺不张、气管截断、堵塞、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转移迹象等改变。该病例临床表现单纯以胸痛为主,无咳嗽、咳痰、发热等感染症状,无咯血,病程中无咯血,无体重减轻,既往无吸烟史等肺癌典型症状及病史。入院后感染指标不高,但肿瘤标志物升高,又因肺部增强CT提示考虑炎症合并脓肿可能,再之患者及家属对进一步行有创操作表示拒绝,经抗感染治疗后胸痛症状明显缓解,无其他不适症状出现,但复查后未见肿瘤标志物未见明显降低,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后肺部影像未见改变,反复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同意行肺穿刺活检明确病理。临床工作中,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不少见,应多方面考虑疾病特征、病因可能,扩展思路,积极行相关组织病理活检,尽快做出明确诊断及治疗方案,避免因误诊、漏诊而导致耽误病情的情况。
        

作者简介:斯琴(1989.08-),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单位:内蒙古赤峰市医院,研究方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重症感染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