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勇 邱建武 程倩
济南市济阳区中医医院,山东济南 251400
【摘要】目的 探讨髂筋膜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在合并高血压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脊髓麻醉前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38例股骨近端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在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的就诊先后顺序分成A组与B组各1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脊髓麻醉,B组在脊髓麻醉前行髂筋膜阻滞,并注射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比两组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各时间节点MAP与HR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AB两组患者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及T1与T3时MAP与HR指标不具有对比价值(P〉0.05);T2时B组MAP与HR指标变化显著低于A组;B组Ramsay评分高于A组;组间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股骨近端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在脊髓麻醉前应用髂筋膜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可显著的稳定患者的MAP与HR,并提升患者的配合度,减轻疼痛感,并减少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关键词】髂筋膜阻滞;右美托咪定;高血压;股骨近端骨折;脊髓麻醉
老年患者作为高血压合并股骨近端骨折地高发人群,其因为患者动脉弹性较差,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导致在开展手术麻醉前因体位摆放等原因导致患者的产生剧烈的疼痛,进而致使患者的血压出现显著升高,为手术治疗带来一定的影响[1]。而本次研究将对右美托咪定联合髂筋膜阻滞的镇痛镇静效果展开研究,并将其应用到38例股骨近端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脊髓麻醉前,以期提升麻醉效果,确保手术安全性。现将开展过程及结果做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38例股骨近端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在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的就诊先后顺序分成A组与B组各19例。其中A组女性9例,男性10例;年龄54-72岁,均值(65.65±3.84)岁。B女性8例,男性11例;年龄73-75岁,均值(66.15±4.21)岁。本次研究排除意识/沟通障碍、手术禁忌症、研究药物过敏、麻醉禁忌患者。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脊髓麻醉,穿刺点选择患者L3-4,穿刺成功后注射1.5-2ml的1%罗哌卡因原液。5min后指导与帮助患者更换至手术体位,并密切关注患者HP与MAP指标变化情况,并待生命患者生命指标变化情况平稳后在进行下一步操作。B组患者在开展脊髓麻醉前30min开展髂筋膜间隙阻滞,选择患者腹股沟韧带中点下1-2cm,平行于腹股沟韧带放置超声探头,并向内侧或外侧缓慢地移动探头,以明确股动脉、髂腰肌、髂筋膜的位置,并获取相应的影像学资料。然后在使用22Gx80mm神经刺激阻滞针穿透患者筋膜,并在髂筋膜间隙注入30ml的0.33%盐酸罗哌卡因。15min后对患者静脉进行持续泵注0.5μg/kg的右美托咪定,待髂筋膜阻滞起效后开始摆体位并进行脊髓麻醉穿刺。A组患者则在脊髓麻醉穿刺前不进行任何处理[2]。
1.3 指标观察
(1)对比各个时间节点两组患者MAP(平均动脉压)与HR(心率)指标变化情况,其中T1为患者进入手术室时间,T2为患者体位摆正即刻,T3为脊髓麻醉给药15min后;(2)对比两组患者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3)使用Ramsay(镇静评分标准)来评估患者镇静效果。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软件处理数据,采用(±s)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采用(t值)与(x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各时间节点MAP与HR指标变化情况
如表1结果所示,AB两组患者T1及T3时MAP与HR指标不具有对比价值(P〉0.05);T2时B组患者MAP与HR指标变化显著低于A组,组间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
.png)
2.2 对比两组患者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及Ramsay评分
如表2结果所示,A组患者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B组,但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及Ramsay评分高于A组,组间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
.png)
3 讨论
对股骨近端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需展开手术治疗,才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并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而针对此类患者在手术前需展开椎管注射麻醉用药,尽管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但是却会在短时间造成血流动力学波动,进而增加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3]。而髂筋膜阻滞应用到股骨近端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其通过神经刺激阻滞针将麻药注入患者的髂筋膜与髂腰肌之间,并确保麻醉药物以梭形向两端扩散,进而达到深部组织及近侧前方皮肤的镇痛,显著的缓解缓和的疼痛感。而右美托咪定属于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其不会对患者的呼吸产生抑制,并且还具体有可通过言语唤醒患者的特点,可产生较好的镇痛与镇静的作用[4]。两者联合使用可使患者可以主动地配合医护摆正手术体位,进而有效地缩短了手术时间,并减少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避免患者因疼痛及心理应激反应而导致的血压波动,显著提升手术安全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T2时B组MAP与HR指标变化显著低于A组;B组Ramsay评分高于A组;组间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就进一步说明了,髂筋膜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的镇痛镇静效果娴熟,可显著稳定患者在术中的MAP与HR变化,并提升患者的配合度,进而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股骨近端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髂筋膜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镇痛镇静,其临床效果显著,意义积极值得被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涂涛,郭帅峰,王丽.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髌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19,41(2):178-181.
[2]赵博,杨晨,高娜,等.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间隙阻滞对下肢骨肿瘤手术止血带反应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20,v.23(6):62-65.
[3]刘松华,方懿,曹理言.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股神经与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在髌骨骨折内固定取出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0,30(1):77-81.
[4]梁俊勇.左布比卡因+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在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20,v.35(7):174-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