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检验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效果观察及CHE、ALB、TP水平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10期   作者:窦明月 葛青华 高雪
[导读] 目的:探究硬化疾病病人进行生化检验及对CHE、ALB、TP水平值的影响价值。
        窦明月    葛青华    高雪   
        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    252000
        【摘要】:目的:探究硬化疾病病人进行生化检验及对CHE、ALB、TP水平值的影响价值。方法:纳入硬化疾病病人59例和健康体检人员59例为研究对象,就诊时间2019年2月~2020年7月。将59例肝硬化疾病病人,设为α组;将59例健康体检人员设为β组。2组均进行生活检验。探究2组受检者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值、血清胆碱酯酶CHE水平值、白蛋白ALB水平值、血清总蛋白测定TP水平值。结果:α组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值(57.83±11.28)U/L、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值(87.11±9.05)Umol/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值(97.65±11.32)u/L,明显高于β组的(14.78±1.32)U/L、(11.89±4.17)umol/L、(14.71±2.36)U/L。(P<0.05);α组血清胆碱酯酶CHE水平值(2018.58±92.64)U/L、白蛋白ALB水平值(21.45±2.24)g/L、血清总蛋白测定TP水平值(53.17±7.13)umol/L,均明显低于β组的(8915.36±114.13)U/L、(43.13±5.09)g/L、(76.42±9.14)umol/L(p<0.05)。结论:硬化疾病病人进行生化检验及对CHE、ALB、TP水平值的影响价值更加显著。
        【关键词】:肝硬化疾病;生化检验;血清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测定TP;
        肝硬化疾病(hepatic sclerosis)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症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进行性肝病[1],临床上较为常见,早期检查与诊断,对于明确病情与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2]。我院纳入肝硬化疾病病人59例和健康体检人员59例为研究对象,探究肝硬化疾病病人生化检验血清胆碱酯酶CHE水平值、白蛋白ALB水平值、血清总蛋白测定TP水平值的影响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纳入肝硬化疾病病人59例和健康体检人员59例为研究对象,就诊时间2019年2月~2020年7月。将59例肝硬化疾病病人,设为α组。组内男性25例,女性34例,最小年龄54岁,最大79岁,平均(63.25±5.26)岁。将59例健康体检人员设为β组。组内男性26例,女性33例,最小52岁,最大80岁,平均(63.16±5.22)岁。
1.2方法
        2组均接受生化检验。叮嘱患者清晨空腹情况下经穿刺肘静脉取5mL静脉血,置于抗凝管中,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生产厂家:山东博科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型号:博科BK-1200)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值、血清胆碱酯酶CHE水平值、白蛋白ALB水平值、血清总蛋白测定TP水平值。相关试剂盒由北京九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3 评价指标
        (1)探究2组受检者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值。
        (2)探究肝硬化疾病病人和健康体检者血清胆碱酯酶CHE水平值、白蛋白ALB水平值、血清总蛋白测定TP水平值。
1.4数据探究
        应用SPSS 22.0进行数据探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代表数据具有明显差异性。
2 结果
2.1探究2组受检者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值。
        α组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值(57.83±11.28)U/L、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值(87.11±9.05)Umol/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值(97.65±11.32)u/L,明显高于β组的(14.78±1.32)U/L、(11.89±4.17)umol/L、(14.71±2.36)U/L。(P<0.05)。见表1。
表1 探究2组受检者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值。

2.2 探究2组血清胆碱酯酶CHE水平值、白蛋白ALB水平值、血清总蛋白测定TP水平值
        α组血清胆碱酯酶CHE水平值(2018.58±92.64)U/L、白蛋白ALB水平值(21.45±2.24)g/L、血清总蛋白测定TP水平值(53.17±7.13)umol/L,均明显低于β组的(8915.36±114.13)U/L、(43.13±5.09)g/L、(76.42±9.14)umol/L(p<0.05)。见表2。


3.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3-5],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受损严重,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因此做好肝硬化的预防工作很必要。尤其对于肝硬化的高发人群要更加重视,否则很容易遭受肝硬化的侵扰。因此,针对肝硬化疾病,早发现、早诊断以及早治疗尤为重要。
        针对疑似肝硬化患者,可采用生化检验。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测定TP是反映肝功能的有效评价指标[6]。本研究中,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明显高于β组(P<0.05);血清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测定T,均明显低于β组(p<0.05)。证明,生化检验方法对于肝硬化疾病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硬化疾病病人进行生化检验及对血清胆碱酯酶CHE水平值、白蛋白ALB水平值、血清总蛋白测定TP水平值的影响价值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刘文金, 梁炎源, 胡展鹏. 生化检验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方向[J]. 中医临床研究, 2016, 8(06):24-25.
[2]佘秋民, 陈嘉俊, 唐娟. 探讨生化检验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2018, 039(004):227-228,234.
[3]李成富, 罗安成, 张海业. 生化检验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 028(015):84-85.
[4]郭俊兰, 包·巴音其其格. 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医临床研究, 2016, v.8(03):24-25.
[5]杨进山, 王宏旭. 多项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探讨[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 21(008):1364-1366.
[6]陈慈丽, 郑慈燕, 余涌珠. 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估[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 8(015):105-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