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洁
德阳市人民医院 四川德阳618000
【摘要】目的:观察食管癌患者孤立性肺结节性质与原发性肿瘤的关系。方法:以32例食管癌合并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探讨其与原发性肿瘤的关系。结果:胸部CT观察提示19例左肺结节,13例右肺结节,结节直径0.5-3.1cm,其中18例结节直径≤1cm,14例结节直径>1cm。病理检查提示22例良性肺内结节(4例结核、2例胶原变性、2例纤维组织、14例炎性组织)、10例恶性肺内结节(原发肺腺癌),未发现癌灶转移。结论:食管癌合并的孤立性肺结节多为肺内原发肿瘤或是良性肺内结节,临床需谨慎诊断。
【关键词】食管癌;孤立性肺结节;原发肿瘤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恶变程度较高,在我国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位居第六,预后欠佳,五年存活率只有20%左右,晚期不足1%。目前,临床上治疗食管癌以外科根治性手术为主,在疾病初期进行外科手术可以较好的根治,若是其他器官出现转移,则属于手术禁忌[1]。新发病例在手术实施前一般会通过CT检查进行分期,可发现部分患者合并孤立性肺内结节,此类结节对于食管癌患者临床治疗、疾病分期的影响一直困扰着临床。若误诊为肺转移的食管癌,将会影响到肿瘤准确分期,使患者得不到正确的治疗。基于此,本研究以32例食管癌合并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为观察对象,探讨疾病特点,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参考。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9年8月-2020年7月收治的32例食管癌合并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包括19例男性和13例女性,年龄50-77岁,均龄(63.8±5.9)岁;17例饮酒史,18例吸烟史。通过病理检查、手术实施前胸部CT增强扫描确定为食管癌伴孤立性肺内结节;临床资料完整齐全;术前不曾接受过任何辅助治疗。排除标准:病历资料缺失、不完整而影响临床统计;非自愿参与,未签署研究同意书。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方法
同期切除食管癌、孤立性肺内结节,病变切除后给予免疫组化、病理检查,将食管癌类型与肺癌类型对比,进一步明确肺癌是否为食管癌肿瘤转移或原发肿瘤,如果证实为原发肿瘤,应当与重复癌标准相符,即:每种肿瘤存在于不同器官或者不同部位;每种肿瘤需确定为恶性;转移性肿瘤必须排除。
1.3数据统计处理
将本课题研究获得的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导入spss22.0统计学软件中并进行数据检验处理,通过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n(%)]计数资料,检验水准α设置为0.05,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以(P<0.05)为主。
2.结果
2.1食管癌特征、病理类型
食管恶性肿瘤好发于中段,有22例(68.75%),其余位于下段,有10例(31.25%)。食管癌多为Ⅱ-Ⅲ期,其中17例Ⅲ期(53.13%)、13例Ⅱ期(40.63%)、2例Ⅰ期(6.25%)。分析病理类型,其中23例鳞癌,其中16例高分化、4例低分化、3例中分化。9例食管腺癌患者均属于中分化。
2.2孤立性肺内结节特征、类型以及与食管癌相关性
胸部CT增强扫描观察发现19例左肺结节,13例右肺结节。结节直径0.5-3.1cm,其中18例结节直径≤1cm,14例结节直径>1cm。病理检查结果提示多为良性肺内结节病变,共22例,其中4例结核、2例胶原变性、2例纤维组织、14例炎性组织,另外10例为恶性肺内结节病变,均属于原发肿瘤,未发现癌灶转移。
2.3良恶性肺内结节与临床体征之间的相关性 见表1
.png)
3.讨论
食管恶性肿瘤新发患者通常会在术前行胸部CT增强检查,部分患者会发现肺内结节,此类结节的性质对于临床分期及后续治疗的意义显著,因此需要综合判断、谨慎处理。若患者食管癌为局限期,基础情况良好且未发现远处转移,可考虑外科手术根治,若发生有远处转移,就只能考虑姑息治疗[2]。肺内结节的出现会直接影响到肿瘤的临床治疗、疾病分期,甚至预后恢复。食管癌远处转移位置通常以肝脏、淋巴结、腹膜为主。食管鳞癌肺转移风险高达30%。肺转移在全身大范围转移肿瘤患者中比较多见,而无大范围转移者中肺内孤立性结节极少为原发肿瘤的肺转移。本研究证实22例良性肺内结节病变者、10例恶性肺内结节病变者,原因分析:肿瘤处于食管上段一般会通过上腔静脉、奇静脉侵袭肺部,肿瘤处于食管中下段一般会通过门静脉、胃静脉系统先侵袭肝脏[3]。本研究发现所有观察对象均为中下段病变,在全身多发转移证据不足的状况下,临床应当慎重诊断,以明确肺内孤立性结节是否为原发肿瘤的远处转移[4]。
除此之外,本研究根据肺内结节的良恶性进行了分组对比,结果良恶性肺内孤立性结节的年龄、性别、结节直径大小以及吸烟饮酒史无明显差异,可能与本研究纳入样本量偏少有关。但是需引起注意的是,有吸烟史、有饮酒史且年龄较大的患者,肺内结节恶变的可能性更高。
参考文献:
[1] 方文涛. 通过食管癌TNM新分期(第八版)解读2017年NCCN食管鳞癌诊疗指南[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7, 20(010):1122-1126.
[2] 何炜, 樊青霞. 局部晚期食管癌的围手术期治疗策略[J]. 中国肿瘤临床, 2016, 43(012):511-515.
[3] 范博士, 宋伟安, 龚太乾. 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预测模型研究进展[J].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 13(03):188-192.
[4] 宋帅, 常栋, 崔永,等. 食管癌患者孤立性肺结节性质与其原发肿瘤的关系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16):1751-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