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恒文
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山东泰安,271200
摘要:目的研究肠内营养治疗在ICU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肠外营养治疗)和观察组(肠内营养治疗),各40例。对比两组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改善情况、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改善情况、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重症胰腺炎治疗中使用肠内营养安全有效。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ICU肠内营养本文旨在研究肠内营养治疗在ICU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我院将重症胰腺炎患者8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以下是详细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肠外营养治疗)和观察组(肠内营养治疗),各40例。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6~69岁,平均年龄(50.67±7.26)岁。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7~70岁,平均年龄(50.67±7.26)岁。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7~70岁,平均年龄(50.71±7.3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肠外营养治疗,以中心静脉或外周静脉插管的方式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输注氨基酸、维生素、脂肪乳和葡萄糖等营养液。
观察组实施肠内营养治疗,将百普力通过营养输注泵经鼻空肠营养管的方式进行滴注,百普力滴注25mL/h(起始剂量),根据患者情况增加剂量至80mL/h。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改善情况、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的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1.53±5.24)h、(14.04±5.53)天,对照组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8.03±6.67)h、(20.21±6.26)天,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出现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共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7.50%(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重症胰腺炎在ICU中比较常见,由于重症胰腺炎患者存在严重的代谢功能障碍[1],消化能力差,机体缺乏热量以及蛋白质等营养,容易造成患者营养不良[2],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营养支持对于ICU重症胰腺炎患者而言十分重要。
肠内营养不仅能减轻对胰腺的刺激,还能够使高代谢的消耗得到补充,有利于机体肠粘膜完整性的维持[3],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预后效果。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可使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缩短,避免肠道内细菌出现移位等情况[4],增加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的营养不良状态,降低病死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我院将收治的8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治疗,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改善情况、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具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肠内营养营养在ICU重症胰腺炎中有利于营养不良状态的改善,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临床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赵义荣.肠内营养治疗在ICU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16,3(4):56-57.
[2]魏学武,孟红.肠内营养治疗在ICU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3):10-11.[2]魏学武,孟红.肠内营养治疗在ICU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3):10-11.
[3]吕丽燕.肠内营养治疗在ICU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5):280-281.
[4]林生,林新山,龚小兵.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外营养支持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8):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