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10期   作者:孙进超 慕永敏
[导读] 目的:探究醋酸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应用价值。
        孙进超 慕永敏
        山东省荣成市人民医院??山东?荣成264300
        【摘要】目的:探究醋酸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应用价值。方法:选自2018年3月起至2019年9月止于我院治疗的瘢痕疙瘩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学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30)与对照组(n=30)。对于实验组患者使用醋酸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治疗的方法,对于对照组使用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进行治疗,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瘢痕疙瘩患处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瘢痕疙瘩治疗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3.3%),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瘢痕愈合时间较于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结论:通过我院本次实验可得出结论,醋酸曲安奈德联合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治疗方式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可以减少治疗次数、增强患者瘢痕疙瘩的治疗有效率。此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醋酸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局部注射;瘢痕疙瘩。
        瘢痕疙瘩,又名结缔组织增生症,是结缔组织在皮肤损伤之后持续处于亢进状态,过度增生的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有瘢痕处有隆起的斑块,触感较硬,常伴有瘙痒、疼痛等症状[1]。治疗瘢痕疙瘩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尚没有过于理想的治疗效果,故我院在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开展探究醋酸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应用价值的研究活动,现实验阶段已结束,整理数据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挑选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于于我院治疗的瘢痕疙瘩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30)与对照组(n=30)。实验组中的患者共17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分布为14岁至51岁,平均年龄(34±5.65)岁,病程分布为3个月至2年;对照组中的患儿共16例男性,女14例性,年龄分布为16岁至48岁,平均年龄(31±4.71)岁,病程分为为3个月至2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瘢痕疙瘩症状以外患者无其他明显症状,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同意参加本实验。
        1.2研究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疤痕处涂抹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并轻轻按揉直至完全吸收,每天涂抹3次。
        对实验组患者采用醋酸曲安奈德(广东恒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202,规格:10ml*1瓶/盒)联合利多卡因局部注射的方式。将醋酸曲安奈德与2%利多卡因以1:1的比例混合为混悬液,常规消毒后,在瘢痕处局部注射直至瘢痕处呈现苍白色。因患者年龄、瘢痕大小等因素控制每次药量<40mg,10天注射一次,40天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
        1.3观察指标
        疗效判定标准[2]
        治愈:瘙痒、疼痛等症状全部消失,瘢痕平坦,完全与皮肤处一同一水平面,质地明显柔软,组织明显萎缩,瘢痕颜色几乎接近淡红色,表面无血管增生。
        显效:瘙痒、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瘢痕平坦,略微高于周围皮肤平面,质地柔软,组织萎缩,瘢痕颜色较为接近淡红色,表面仅有少量血管增生。
        有效:瘙痒、疼痛等症状有所缓解但仍存在,瘢痕明显高于周围皮肤平面,组织表面明显有毛细血管增生,颜色仍较红。
        无效:瘙痒、疼痛等症状仍然存在无任何改善,瘢痕与治疗前相比无任何变化。
        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记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资料的分析和统计均使用SPSS 20.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表现形式为(n/%),用()表示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计数资料利用X2检验。若P<0.05,则表示在数据对比中差异显著,此次研究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实验组患者总治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总治愈率为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3  讨论
        瘢痕疙瘩患者通常为瘢痕体质,该病在10-45岁女性群体中多为常见,通常在机体皮肤受到损伤时立即或数月不等出现,多见于上背部、肩胛部、颈、耳垂等部位[3]。处于暴露位置的瘢痕直接影响患者外表形象,患者往往具有强烈的治愈愿望。该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有手术切除、生长因子与基因治疗、液氮冷冻治疗等等,治疗效果均不佳[4]。我院采用醋酸曲安奈德联合利多卡因瘢痕内局部注射,可以有效阻抑成纤维细胞的活动,从而导致胶原纤维生成减小,成纤维细胞发生退性变,阻抑成纤维细胞的增生[5]。在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时会产生疼痛感,因此应联合利多卡因起到麻醉效果。局部注射副作用更小,效果明显,且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负担小,采用醋酸曲安奈德联合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且并未出现副作用,非疤痕体质无复发病例。综上所述,根据我院的实验研究可知,该治疗方式在提升瘢痕疙瘩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上,具有积极的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帆,张扬,高竞逾,等.耳部瘢痕疙瘩切除术及术后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疗美容,2018,4(04):5-7.
[2]刘茹太洋,范金财.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的治疗流程[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8,28(10):636-638.
[3]曲春安,李敏,李东岳,等.维拉帕米与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比较[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8,29(6):366-368.
[4]王洲冰,何乐人.耳部瘢痕疙瘩的临床研究及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18,24(9):1796-1801.
[5]化红霞.醋酸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注射治疗瘢痕疙瘩效果评价.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5):118-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