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如何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发展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张希贵
[导读] 摘要:伴随工业与科技水平的提升,生态环境也随之恶化。
        同江市鸭北林场  黑龙江省同江市  156400
        摘要:伴随工业与科技水平的提升,生态环境也随之恶化。在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环境是不可或缺的基础,与其生命安全存在紧密联系,因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其中,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在环保工作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基于此,文章将林业生态工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其建设和发展的具体路径,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发展;加强路径
        近年来,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度相对不足,致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为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有必要给予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必要关注,科学合理地采取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与发展路径,以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一、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重要性阐释
        (一)利于产业调整
        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的建设可科学调整产业,进而获取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很多企业均采用生态工程建设形势调整产业结构,以强化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创造可观的经济与生态效益。通过生态工程建设,有效融合了林业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加快了经济发展速度。国内很多企业在发展初期致力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忽视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使其在发展期间严重破坏了环境。为此,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十分关键,不仅使得企业生态保护意识得以增强,同样更有利于产业的调整。另外,人造林初期因过于盲目导致树种选择缺乏科学性,使其类型相对单一,增加了后期养护的人力物力负担[1]。所以,科学规划林业保护工作也很重要,通过林业生态工程的全面建设,将林业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出来。
        (二)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类在发展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因而对于自然环境一味获取,进而出现开发与使用过度的情况,直接破坏了自然环境,间接地影响了经济发展与生活环境质量。长期以来,因环保意识的缺失未正确认知生态工程建设重要作用,不利于林业的发展,同样也影响了自然生态环境的质量。为此,通过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的建设,在林业面积扩大的基础上可对既有林业资源加以保护。基于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变得更为重要,因而相关部门应正确认知林业生态工程作用,全面推广工程项目的建设。
        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发展路径研究
        (一)建设路径
        1. 准备工作的开展
        为不断优化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质量,必须高度重视准备工作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在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建设前,应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现场状况,对施工方案加以合理化制定[2]。通过对现场多种情况的统计与分析,可确保施工方案的合理化,促进项目有效落实。另一方面,有关工程项目设备与材料的准备,以免准备工作不到位对建设进度产生影响。众所周知,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大,因而实际种植的面积也广阔,材料消耗量与设备使用频率均较高。要想促进林业生态工程的正常开展,需事先对相关的施工机械设备加以准备,落实设备协调工作,进一步增强设备使用的充分性与合理性,尽可能缩减施工成本。为增强林业生态工程监督效果,需借助强大的人力支撑,进而使得监督成本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应组织当地村民自愿加入监督队伍,针对生态工程展开巡检与保护。要想使村民自觉意识不断增强,监督部门需充分利用多种宣传路径,对林业保护意识进行宣传。
        2. 资金投入力度的增加
        因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庞大,所以人力与物力资源的投入力度也较大,建设时间也相对较长。要想不断优化工程的建设质量,就应适当增加资金投入的力度,贯彻落实资金筹集工作,促进工程的顺利开展。在筹集资金方面,可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国有企业亦或是事业单位可在其备用资金闲置的情况下,投入到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


        其次,对社会资金进行筹集。因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会对人类居住环境带来直接影响,因而应加大宣传工程建设的力度,以保证村民能够正确认知林业工程的重要性,组织开展志愿捐款活动,将筹集资金投入到工程建设过程中。
        最后,可制定并出台扶持政策,给予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大力支持[3]。作为国有银行,应将林业生态建设工程贷款的利率适当调低,尽可能降低资金的筹集难度,为工程项目全面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3. 发展规划的制定
        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发展规划与当地发展实际情况脱节现象明显,因而必须保证工程发展规划制定的科学性与针对性。因国土面积相对较大,且各地区间生态环境的差异显著,因而使得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也有所区别,因而不能盲目借鉴其他地区的建设手段。生态工程项目建设之前,应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科学合理地落实发展规划。可聘用地质专家进行勘察,根据地质状况对工程种植以及施工状况作出规划。在对工程发展规划制定的过程中,需聘用当地林业工作人员参与其中,在确保规划合理的同时更好地落实项目方案,实现工程持续发展目标。
        (二)发展策略
        1. 整地模式的完善
        在不同地区,气候条件与地形条件均存在明显差异,因而整地模式也存在极大不同。对于工程项目人员,一定要对整地模式进行合理化选择,进而与当地实际情况吻合。对于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的建设重点,若自然灾害严重,应及时采取防治策略。对营林措施制定的过程中,也应当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如果是平原地区,即可建设林网,而在缓丘地区则要对林种与树种进行科学规划,尽可能缓解水土流失程度,将防护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若为山区地区,因水土流失问题严重,所以需严格控制毁林开荒的行为,确保森林覆盖率的提升。针对荒漠亦或是荒滩区域,则要借助防沙措施控制荒漠化现象的发生。由此可见,不同区域的林业生态问题不同,有必要对整地模式加以改进,借助合理的整地手段,全面提高生态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4]。
        2. 区域性树种结构的调整
        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应结合各地区土壤的类型以及气候条件,对树种做出合理化选择。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对区域树种结构做出调整,根据当地树种情况,栽种优良树种,通过对树种结构的适当调整,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
        3. 强化管理职能
        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庞大且需要较长的建设时间,因而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将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出来。管理期间要对既有经验与教训加以吸取,并对项目失败原因作出总结,根据具体状况采取解决措施,贯彻并落实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另外,工程项目建设之前,应结合各区域实际情况,选择代表性较强的区域进行合理规划与种植,在获取种植成果后即可推广种植,进而增强工程项目整体建设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积极开展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工作,能够对既有生态问题加以解决,对生态环境进行必要地保护。为此,深入研究并分析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问题十分有必要,一定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建设措施,进而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静,胡安玲.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问题及其发展对策分析[J].种子科技,2020,38(14):116-117.
        [2]孙贞贞,王立平.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及其发展策略分析[J].现代园艺,2020,43(16):162-163.
        [3]朱燕华.浅谈新形势下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J].现代园艺,2020,43(12):167-168.
        [4]洪沛娜.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及发展对策探究[J].南方农业,2020,14(17):66-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